胡昂(四川大學教授)

胡昂(四川大學教授)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胡昂,男,中國公民,出生於1974年,職位是四川大學建築與環境學院教授。

旅居海外十載,執教大學20年,遊歷國家30多個,調查聚落上百個,探訪城市近200座。23歲執教四川大學,後獲日本文部科學省獎學金資助在東京大學取得建築學博士學位並留任研究員,曾任全日本中國學友會會長、中華全國學聯二十五大代表。2011年作為引進人才任四川大學教授,與東京大學藤井明教授共同成立胡·藤井研究室,合作指導碩博士研究生。2016年受聘英國牛津大學客座教授,並宣誓就任聖艾德蒙學院院士。主要從事建築學、人文地理學等領域綜合研究及城市與建築實踐。出版《日本樞紐型車站建設及周邊城市開發》、《藏族民居的平面構成》等專著,主持國家基金等各類課題進校經費數百萬元,承擔多項重大建設項目評審諮詢與設計研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胡昂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974-04
  • 職業:四川大學建築與環境學院教授
  • 畢業院校:日本東京大學
  • 代表作品:《日本樞紐型車站建設及周邊城市開發》
  • 性別:男
人物介紹,人物經歷,研究方向,

人物介紹

建築學教授,現任四川大學亞洲基礎設施建設與發展國際研究所所長、四川大學城市建築設計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牛津大學客座教授、聖艾德蒙學院院士、地理與環境學院名譽研究員、東京大學生產技術研究所海外研究員。《中國建築設計年鑑》特邀編委,《華中建築》等建築學核心期刊編委,《ABITARE》與《知日》特約撰稿人。世界銀行城建項目評審專家、四川省政府城建項目評審專家、四川省學術與技術帶頭人後備人選,成都市城鄉規劃專業委員會專家委員、成都市歷史建築和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專家諮詢委員會專家委員。四川歐美同學會理事、成都新僑聯誼會秘書長。

人物經歷

1974年生於成都,1997年至今任教於四川大學,歷任助教、講師、副教授,2011年任建築系教授。2006年由國家公派赴日留學,2007年4月-2010年3月在東京大學攻讀建築學博士課程,2010年4月-2012年3月在東京大學生產技術研究所任外國人客員研究員(Foreign Research Fellow)。其間,2009年3月-2011年5月任全日本中國留學人員友好聯誼會會長、東京地區中國留學人員友好聯誼會會長。
回國後主要從事城市形態分析與發展規劃研究、城市脆弱性分析與城市防災研究、聚落形態與民居類型研究,以及城市規劃、城市設計與建築設計實踐,積累了豐富的國際合作研究與設計實踐經驗。近年來在國內外學術刊物及國際學術會議上發表學術論文數十篇,主持科研課題累計進校經費100多萬元。
主要講授本科生《城市設計》、《建築設計6》、《畢業設計》等課程,並與東京大學建築學專業藤井明教授合作指導博士與碩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

1、當代建築與城市設計研究。基於建築規劃學與全新科學理論的設計手法開發,從事尚未實現的城市空間創造與當代建築創作。舊城改造中的城市更新規劃、歷史文化街區再生與建築改造實踐研究,新城建設中的公共運輸引導型城市開發與生態城市設計研究,以及交通樞紐建築、城市綜合體、商業建築、文教建築等公共建築設計研究。
2、城市形態與發展規劃研究。基於城市地理學理論,以其空間地域性、系統綜合性的視角和以人為中心的人地關係的觀念來研究城市。利用圖論和計算幾何學等數理解析手法,對城市形態展開定量與定性分析,解析城市空間的內在秩序。套用於城市增長邊界與綜合承載力研究、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與環境舒適度評價、未來城市形態與可持續發展規劃研究。
3、世界聚落與居住文化研究。基於聚落地理學理論,研究空間與文化的人地對應關係。以傳統聚落空間構成分析為基點,聯繫地域、民族、民俗、宗教等文化背景,展開對其設計方法論的研究。目前以分布在藏族各地域、古絲綢之路及茶馬古道上的歷史文化名村、名鎮為對象,對其空間圖式及文化意涵的對應關係展開比較研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