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腫瘤

胃腫瘤

胃腫瘤(gastric tumors)是消化系統常見疾病,可分為惡性和良性。惡性腫瘤包括胃癌、惡性淋巴瘤和惡性間質瘤等。以胃癌最為常見,其發生率在消化道惡性腫瘤中居首位。胃良性腫瘤,占胃腫瘤的2%,可分兩大類:一類來源於黏膜的良性上皮細胞瘤,如胃腺瘤、腺瘤性息肉等。另一類是良性間葉組織腫瘤,如間質瘤、脂肪瘤和神經纖維瘤等。常見的症狀是消化道出血,可有上腹隱痛、不適等表現。部分患者可捫及腹部腫塊,位於幽門部較大的腫瘤,可引起梗阻。口服“胃窗”超聲造影檢查可顯示胃壁黏膜和黏膜下結構,並能了解胃周圍組織病變的情況。因此可以進一步提高胃腫瘤尤其是黏膜下腫瘤的早期診斷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胃腫瘤
  • 外文名:gastric tumors
  • 科室:腫瘤內科
概述,檢查診斷,其他相關,常見症狀,肝腫瘤分期,肝癌治療方法,治療原則,日常護理原則,

概述

胃腫瘤很少出現症狀 ,有的因腫瘤生長較大發生併發症或惡變後才發生症狀 ,所以易被忽略。常見併發症有賁門附近的良性腫瘤可出現吞咽困難症狀 ;幽門區的良性腫瘤可發生幽門梗阻或幽門梗阻現象或帶蒂腺瘤滑入幽門管和十二指腸內 ,多數自行緩解 ,少數可發生充血、水腫、甚至出現腸套疊、壞死、穿孔而發生腹膜炎。如腫瘤表現有潰瘍 ,可出現胃部不適、疼痛、甚至出血。平滑肌瘤和神經纖維瘤可發生急性大出血。

檢查診斷

對胃腫瘤靠臨床症狀很難確診。 X光鋇劑檢查可見胃內有邊緣整齊的圓形充盈缺損 ,腫瘤表現有潰瘍時可見龕影。 但是 , X線鋇劑檢查並不能鑑別腫瘤的良惡性 ,尤其更不能發現腫瘤的早期惡變。因此胃鏡的檢查尤為重要。胃鏡下可見息肉樣脈瘤呈球形、單發或多發 ,有蒂或廣基。若腺癌表面有結節、糜爛、潰瘍或菜花樣改變、色澤較周圍黏膜蒼白 ,廣基且周圍胃黏膜較肥厚者 ,則多為惡變。平滑肌瘤在間葉腫瘤最為多見 ,常較小 ,界限明顯 ,不向周圍組織侵犯 ,局部切除即可治療。 由於胃良性腫瘤在臨床上很少有症狀 ,一旦出現症狀 ,多為瘤體生長較大出現併發症或發生惡變了。所以一旦診斷確定 ,常須考慮手術治療。切除的標本一定要送病理 ,做組織學檢查 ,以免誤將已惡變或本是惡性腫瘤不恰當的按良性腫瘤處理。
驗方偏方
驗方:①藤梨根90g,水楊梅根90g,虎杖根60g,焦山餷6g,雞內金6g。製成煎劑,口服每日1劑,煎2次分服。
療效:治療胃癌等20例,總有效率80%。
②向日蔡桿剝去外皮,取其內白心作。每日6g,煎成湯,當開水喝。
療效:1例已廣泛轉移,服藥1年治癒,6年末復發。
偏方:①將5個馬鈴薯去皮去芽,剁碎後壓取其汁,用布包著過濾,每天早飯前飲用,每次150克左右,對治療胃癌有一定療效。
②斷腸草30克,水煎代茶飲。

其他相關

肝腫瘤的起病比較隱匿,早期一般沒有任何症狀,當患者出現明顯的臨床症狀時,病情往往已屬於中晚期。
肝癌的典型症狀發生率國內外報導基本相同,其首發症狀以肝區疼痛最為常見,其次是上腹部包塊。納差、乏力、消瘦、原因不明發熱、腹瀉、腹痛。右肩酸痛等。 也有部分患者表現為肝硬化的一些並發症,如黑便、嘔血。黃疸等。少數患者因轉移灶引起的症狀而人院,這些症狀多不具有特殊性。

常見症狀

絕大多數中晚期肝癌患者以肝區疼痛為首發症狀,發生率超過50% 。肝區疼痛一般位於右肋部或劍突下,疼痛性質為間歇性或持續性隱痛。鈍痛或刺痛,疼痛前一段時內,患者可感到右上腹不適。疼痛可時輕時重或短期自行緩解。疼痛產生的原因主要是腫瘤迅速增大,壓迫肝包膜,產生牽拉痛,也可因腫瘤的壞死物刺激肝包膜所致。 少數患者自發地或於肝穿刺後突然出現肝區劇烈疼痛,多是由於位於肝臟表面的癌結節 破裂出血所致。若同時伴有血壓下降、休克的表現,腹腔穿刺有血性液體,則說明癌結節破裂出血嚴重。遇此情況需緊急搶救。若無上述伴發症狀,疼痛較為局限,則表明出血位於肝包膜下。疼痛可因腫瘤生長的部位不同而有所變化,位於左葉的腫瘤,常引起中上腹疼痛;位於右葉的腫瘤,疼痛在右季肋部;腫瘤累及橫隔時,疼痛放射至右肩或右背部,易被誤認為肩關節炎;腫瘤位於右葉後段時,有時可引起腰痛;腫瘤位於肝實質深部者,一般很少感到疼痛。

肝腫瘤分期

即使是一般人,也經常會提到癌症的分期,因為癌症的治療與其分期是緊密相關的。但大多人只是簡單地知道癌症可分為早期、晚期,事實上,我們了解的分期比較詳細。
在分期上,
第一期、表示腫瘤的直徑在2厘米以下,而且還沒有發生血液、淋巴轉移。
第二期、表示腫瘤的直徑雖然不到2厘米,但腫瘤已侵犯了離它較近血管;或者是有兩個直徑不足2厘米的癌症腫塊,但沒有侵及血管;直徑2厘米以上的腫瘤,但沒有侵及血管也算此類。
第三期、表示直徑2厘米以上的腫瘤,而且已經出現侵犯了血管;或這時有幾個直徑不到2厘米的小腫塊,但已經有血管侵犯,或是有一個或多個大於2厘米的腫瘤。
第四期、是指表示直徑2厘米以上的腫瘤,兩葉肝臟都已有了腫瘤,或是腫瘤已侵犯到肝臟的門靜脈
第五期、是指表示直徑2厘米以上的腫瘤,兩葉肝臟都已有了腫瘤,或是腫瘤已侵犯到肝臟的門靜脈。並有遠端轉移

肝癌治療方法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各種治療肝癌新技術、新方法如雨後春筍,使肝癌治療效果大為改觀。
我們發現和治療的肝癌大多屬中晚期,中晚期肝癌的療效雖然不及早期肝癌,但只要科學、正規地進行綜合治療,也可有效地緩解病情,提高病人的生活質量。
肝癌(腫瘤)有多種治療方法,包括:手術、中醫中藥、放療、化療、治療等,經過多年的研究,最有效的方法或治療原則,是中醫藥等多種方法的聯合套用。因為我們發現的肝癌大多數屬於中晚期,因為近3/4的肝癌發現時已無法手術切除或病人年老體弱,或患有不適宜手術的心肺腦等疾患。

治療原則

良性息肉,直徑3cm以下者,可在胃鏡下電切。懷疑惡性者,應先多點活檢。多發性息肉,大者可在胃鏡下用圈套器電切,小息肉可採用氬離子凝固術(APC)、微波、電凝等分別灼除,並且應胃鏡隨訪。腺瘤性息肉有惡變傾向,均應胃鏡下切除。黏膜下腫瘤以大而無蒂居多,大多不能用圈套器切除,而需要外科手術,可在開腹或腹腔鏡下行腫瘤摘除。對於直徑較小者,則可在胃鏡下切除。對於無症狀良性腫瘤病人,可隨訪觀察,出現症狀方考慮手術。
對於惡性腫瘤,以早期根治性手術為本,對症治療。

日常護理原則

(1)宜多吃能增強免疫力、抗胃癌作用的食物,如山藥、扁豆、薏米、菱、金針菜、香菇、蘑菇、葵花籽、獼猴桃、無花果、蘋果等。
(2)宜多吃高營養食物,防治惡病質,如烏骨雞、鴿子、鵪鶉、牛肉、豬肉、兔肉、蛋、鴨、豆豉、豆腐、鰱魚、鯇魚等。
(3)忌霉變、污染、堅硬、粗糙、多纖維、油膩、粘滯不易消化食物。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蔥、蒜、姜、花椒、辣椒、桂皮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