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定美學

肯定美學

“肯定美學”(positive aesthetics)這一概念首先由芬蘭美學家阿尼肯紐恩(Aarne Kinnunen)在20世紀80年代早期提出,但是,關於肯定美學的思想則在18、19世紀就出現了。它的核心思想是強調自然的內在審美價值,特別是在與人類文化對象相對比的時候。簡言之,該理論主張,自然在本質上是美的,純自然根本就不可能有醜①。無疑,肯定美學② 對自然美學和環境美學很有意義。可是,由於它對自然積極的審美價值立論太過,容易招致邏輯上的困難,因此很少有美學家和哲學家願意接受它。 基於這一事實,艾倫.卡爾松(Allen Carlson)③ 認為,肯定美學只是一些關於自然審美價值的零星意見,它對自然美學有潛在價值,需要給這一理論以強有力的論證。所以,卡爾松為這一理論提供了一系列的論證。在作論證工作之前,卡爾松系統梳理了關於肯定美學的各種思想。簡言之,在卡爾松看來,此前關於肯定美學的三種論證,即非審美證明、崇高論證明和神學證明都是不可靠的④,因此,他決定自己為肯定美學給出新的證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肯定美學
  • 外文名:positive aesthetics
  • 提出者:阿尼肯紐恩
  • 性質:美學
概述,代表性的話,

概述

肯定美學中的自然全美:最根本的問題就是把自然物的美看成是自然物本身的超歷史的屬性,從而否定審美活動(美與美感)是一種社會的歷史的文化活動。
肯定美學的另外一個觀點,就是在自然美的領域不能有等級的區別。它的理論實質就是要把文化、價值的內涵完全從審美活動中排除出去。超越一切價值判斷,以純審美的眼光來看待自然,將自然純粹的看作自然,而不是文化世界中的價值的象徵”。也就是伽德洛維奇所說的:“解人化的自然”。
但是,完全排除審美的價值內涵是不可能的。因為,美不是自然物的客觀物理屬性,美是人與自然的溝通和契合而形成的意象世界,因而它必然受歷史的、社會的各種因素的影響,必然受審美主體的審美意識以及審美活動的具體情境的影響,必然包含審美的價值內涵。所以,完全脫離社會、完全脫離文化世界、完全排除價值內涵的所謂的純然的必然性和解人化的自然是不可能存在的。所以,“桂林山水甲天下”,“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這是帶有強烈的審美價值的高低之分的,所以,自然物的審美價值是有高低之分的,它是和人的審美意識以及審美活動的具體情境有關係的。

代表性的話

如果我們希望擺脫價值判斷的束縛而面對自然本身,我們不僅要有皆經濟化的自然,而且需要解道德化、解科學化和解審美化的自然——一句話,解人化(de_humanize)的自然。(伽德洛維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