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政

聽政

聽政,拼音:tīng zhèng ,漢語辭彙。詞義指(帝王或攝政的人)上朝聽取臣子報告,並決定政事或坐朝處理政務;主持國政的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聽政
  • 拼音:tīng zhèng
  • 釋義:主持國政的人
  • 典故:《禮記·玉藻》
詞目,拼音,出處與詳解,相關連結,

詞目

聽政

拼音

tīng zhèng

出處與詳解

坐朝處理政務;執政。
1、《禮記·玉藻》:“君日出而視之,退適路寢聽政。”
2、《左傳·昭公元年》:“君子有四時,朝以聽政,晝以訪問,夕以脩令,夜以安身。”
3、《史記·周本紀》:“故天子聽政,使公卿至於列士獻詩,瞽獻曲,史獻書,師箴,瞍賦,蒙誦,百工諫,庶人傳語,近臣盡規,親戚補察,瞽史教誨,耆艾修之,而後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
4、《新唐書·高祖紀》:“癸巳,立秦王世民為皇太子,聽政。”
5、《宋史·寧宗紀四》:“尊皇后為皇太后,垂簾聽政。”
5、《東周列國志》第七十九回:“定公與季斯新得女樂,各自受用,日則歌舞,夜則枕席,一連三日,不去視朝聽政。”
6、《清史稿·禮志七》:“於是仲冬月朔,帝奉兩宮皇太后御養心殿聽政。”

相關連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