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孔子學院

美國孔子學院

美國國務院以“在學院教中文的教師違反了美國的簽證規定”為由,阻擾孔子學院,連開設孔子學院的美國大學都對這一通告深感驚訝。有知情人士透露,孔子學院在美國搞得很成功,影響很大,美國學習漢語的人很多,美方對此有所擔心。再加上美國的大選年,美國出台這些措施有政治方面的考量。總的來說,美國嚴查孔子學院就是擔心中國文化打通了美國的“任督二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美國孔子學院
  • 外文名:United States Confucius Institute
  • 國家:美國
  • 學校:孔子學院
內容,令人困惑,看重交流,

內容

美國國務院的通告說,學院內教中文以及文化的教師是以J-1簽證入境(註:J-1簽證是一種非移民簽證,供外籍人士申請在美國作為交換學生或者訪問學者進行學習、教學活動),雖然孔子學院教師是以教師、研究學者的身份到美國,但是他們教授的對象包括國小和國中的學生,違反了J-1簽證持有者不得在高中、國中以及國小教書的規定。
通告還稱,“為確保孔子學院的教育符合和保持適合的規定標準,孔子學院必須申請美國認證”,“美國國務院的初步審視並不清楚這些孔子學院是否得到美國認證”。
美國國務院阻擾孔子學院的意圖十分明顯,因為孔子學院本身不計學分,不授學位,不具認證的前提。美國官方迄今也從未說明孔子學院應該向誰認證,也從未聽說德國的歌德學院、法國的法語聯盟等在美文化交流機構須得到美國認證。

令人困惑

美國國務院簽署的這個公告,已發往全美孔子學院,聲稱儘管孔子學院可能有利於促進文化交流,但其所從事活動必須符合正確的交流規範、遵循相關法規。教授、研究學者、短期訪問學者,或學院、大學的學生均不允許在公立和私立國小、中學進行教學,否則便與有關交流訪問項目的法規相悖;只有在得到認證的中學以上機構內,才可安排中文課程;並且,持有J—1簽證的教授只能在這些機構的外語院系內進行授課。
J—1簽證是一種非移民簽證,簽發給來美國參加美國國務院批准的“交流訪問者計畫”的各類外籍人士。人民日報記者了解到,今年年初,美國官方曾對持有J—1簽證人員情況進行過調查。
最令人費解之處是,美國官方要求對孔子學院進行所謂的“認證”。公告聲稱:“目前,國務院正在審查孔子學院的學術資質……孔子學院必須申請美國的認證,才能在其所在大學開展教學。”美方稱,基於初步審查結果,“沒有明確證據顯示這些學院已獲得美國的認證”;而之所以需要美國認證,是為了確保教育符合併保持相關既定標準。
知情者告訴記者,孔子學院本身不計學分,不授學位。換言之,孔子學院不具認證的前提;而美國官方迄今也從未說明孔子學院應該向誰認證。橫向比較一下,德國的歌德學院、法國的法語聯盟等在美文化交流機構都毋須得到美國認證。美國第一家孔子學院——馬里蘭大學孔子學院及喬治·梅森大學孔子學院的負責人均對記者表示,他們對美國官方的這一新要求感到困惑,校方均在就“認證”一事進行討論與溝通。

看重交流

來自中國的韋薇老師在華盛頓約翰·伊頓國小教授一至五年級漢語課程。她告訴記者,學生家長都非常希望學校能繼續提供漢語教育,學校其他教師也很配合漢語教學,因為他們意識到中國經濟發展速度很快,漢語將會是十分有用的交流工具。
韋薇的學生莉博蒂的母親呂德斯夫人對記者說,在華盛頓地區,開設漢語課程的中國小校不多,她和丈夫很是費了一番功夫,才給女兒找到一所開設有漢語課程的國小。呂德斯夫人和其他一些家長紛紛表示,孩子們很喜歡漢語,韋薇老師教學水平也很高,希望她能在學校繼續教下去。
喬治·梅森大學孔子學院一位負責人表示,希望國務院出台的新規沒有政治方面的考慮,畢竟美國總統歐巴馬提議的向中國派遣留學生的“十萬強計畫”也鼓勵美國學生學習漢語。
孔子學院總部負責人指出,中美雙方建立了“人文交流機制”,“十萬強計畫”就是其中一個重要內容。中國政府對此給予了大力支持。為了幫助計畫的實施,漢辦資助了其中1萬名美國學校師生來華。而幫助招募這1萬人的服務者,正是這些美國國務院要求6月30日離境的中國教師
人民日報記者了解到,美國有關大學的校長對於國務院簽署的這個公告非常反感,認為這是在干涉學校的教學自主權,他們正與國務院聯繫並交涉。面對強烈的質疑,美國國務院官員23日將赴馬里蘭大學,與馬里蘭大學校方、孔子學院負責人進行面對面的溝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