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達村(西藏拉薩市堆龍德慶區羊達鄉轄行政村)

羊達村(西藏拉薩市堆龍德慶區羊達鄉轄行政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羊達村位於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堆龍德慶區羊達鄉,地處青藏公路,城郊結合處,3700米的海拔高度,自然條件惡劣,全村2011人,有1400個勞動力,然而成天忙碌卻沒有多少收入。看著村民低落的情緒,村黨支部書記嘎多決心,以黨員帶領民眾,腳踏實地地解決村民的溫飽問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羊達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拉薩市堆龍德慶區羊達鄉
  • 電話區號:0891
  • 郵政區碼:851412
  • 地理位置:堆龍德慶區東南部
  • 方言:藏語
  • 氣候條件:高原氣候
  • 機場:拉薩機場
  • 火車站:拉薩站,拉薩西站,拉薩南站
  • 車牌代碼:藏A
科技致富,道路建設,黨員帶動技術幫扶,文化教育,成果及意義,地圖信息,

科技致富

道路建設

村里先是修了3條路和1條水渠。為增加糧食單產,嘎多帶領黨員把一筐筐牛羊糞背到地里,還請來縣鄉農業科技人員,傳授農田防蟲治病的技術以及科學種田的好處。良種採用、科學施肥、合理耕種的推廣改善了農業生產和村民的收入。

黨員帶動技術幫扶

為增加村民的現金收入,羊達村黨支部積極引進商品意識和市場觀念,一邊擴大銷路看好的青稞、油菜的種植面積,一邊鼓勵村民到城市跑運輸、做生意,積極組織村中富餘勞動力外出打工。在黨員們的引領下,羊達村終於開始由貧轉富,村黨支部建立了“手把手教、手拉手幫”的扶貧制度,由黨員分別承包剩餘的20餘戶貧困戶。到2002年底,這些貧困戶絕大多數脫了貧。

文化教育

大力發展經濟的同時,羊達村也注重發展教育。村委會和村民簽訂協定,不讓一個孩子輟學。黨員們一家一戶地做工作,把學齡兒童從農田草場送回學校,使全村適齡兒童入學率由5年前的70%上升到現在的98%;到縣職業中學上學的學生由幾年前的7、8人增加到現在的30多人;另外還有10多名學生走出高原,考入內地西藏中學或進入大中專院校深造。

成果及意義

一件件實事使黨員的威信在羊達村樹立起來,村黨支部的凝聚力也加強了,黨員人數增加到52名,其中12名的年齡在30歲以下,另外還有2名預備黨員。
如今,羊達村已成為堆龍德慶區有名的蔬菜基地和準“小康”村。2002年全村糧食單產由20世紀90年代初的200多公斤提高到了近400公斤,糧食自給有餘。 村里大半人家有了存款、蓋了新房、置了家電,村民的年人均收入比原來翻了一番多,達到2094元,高出自治區農牧民人均水平500多元。全村的手扶拖拉機由8台增加到35台,有的村民還買了小型卡車。2004年,全鄉發展種植戶4戶,養殖戶50戶,經商戶32戶,從事運輸業的民眾就達223戶,21戶民眾走上了多種經營致富之路。在老典型的帶動下,羊達村、通嘎村等一批新的農村基層黨組織先進典型正成為全鄉新的標兵。通過這些年來的創建活動,羊達鄉幹部民眾的思想進一步解放,黨組織凝聚力增強。
黨支書嘎多說:“黨和政府關心我們,村民支持我們,作為黨員,我們一定要更好地為村里人辦實事,帶著大家走向富裕。”

地圖信息

地址:拉薩市堆龍德慶區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