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統帥級輕巡洋艦

羅馬統帥級輕巡洋艦

羅馬統帥級輕巡洋艦(義大利語:Classe Capitani Romani)是一級曾服役於義大利皇家海軍的輕巡洋艦。設計之初是為了應對法國海軍空想級驅逐艦與莫加多爾級驅逐艦所造成的威脅。義大利海軍於1939年下旬訂購了12艘本級艦,但最終僅有四艘完工,其中更僅有三艘是在1943年義大利投降前完成的。本級艦的命名依據均來自古羅馬的知名人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羅馬統帥級輕巡洋艦
  • 英文名稱:Classe Capitani Romani(義大利語)
  • 研製時間:20世紀30年代
  • 服役時間:1942年5月
  • 國家:義大利
研製背景,技術數據,服役事件,二戰,戰後法國,戰後義大利,本級艦,

研製背景

羅馬統帥級輕巡洋艦最初被歸類為“偵查艦”,雖然一些學者認為他們是大型驅逐艦。實際上,二戰後仍在義大利海軍服役的兩艘本級艦被重新分類為驅逐領艦
該型艦的設計其實是在毫無防禦的船體上加裝了大型動力系統和巡洋艦風格的武備,為了保證對速度和火力的要求,最初的設計經過了修改。由於其動力系統93210千瓦(125000馬力)的機械功率,相當於17000噸得梅因級重巡洋艦的動力系統,該型艦的目標航速超過了41節(76千米/小時),但是其裝甲非常薄弱。因此,三艘完工的該級艦在海試中達到了43節(80千米/小時)。
火力方面,羅馬統帥級搭載了8座135mm主炮,射速每分鐘8輪,射程超過了19500米。同時攜帶了8具533mm魚雷發射管。

技術數據

排水量
3810噸(標準)
5510噸(滿載)
全長
142.2米
全寬
14.4米
吃水
4.1米
動力
4具鍋爐
2具變速渦輪機
航速
41節
43節(海試)
續航力
18節下4350海里(8060千米)
乘員
418
雷達
Gufo雷達
武備
8門135mm艦炮
8門37mm艦炮
8門20mm防空炮
8具533mm魚雷發射管
70枚水雷

服役事件

二戰

二戰中該級艦中只有“西皮奧恩·阿弗里卡諾”號參與了戰鬥。1943年7月17日夜,裝備有意制EC.3 Gufo雷達的該艦在穿越墨西拿海峽時發現有四艘英國魚雷艇潛伏在其前方五英里處。該艦在雷焦卡拉布里亞和佩拉羅之間擊沉了MTB316號魚雷艇,重傷MTB313號魚雷艇。是役有12名英國水兵陣亡,這次交火持續了不超過三分鐘。在隨後的交火中該艦受輕傷,並有兩名成員受傷。隨後該艦收到命令從拉斯佩齊亞前往塔蘭托,並於次日早晨九點四十六到達。該艦的高航速對這次戰鬥的結果至關重要。
在到達伊奧尼亞海後,從8月4日到8月17日,該艦和舊式輕巡洋艦“呂吉·卡多爾納”號在塔蘭托灣和斯奎拉切灣布下了四片水雷區。
西皮奧恩·阿弗里卡諾西皮奧恩·阿弗里卡諾
1942年11月7日,該艦被皇家海軍潛艇“平靜”號(HMSUnruffled)發射的魚雷所擊中。由於其龍骨被嚴重破壞,在接下來的幾月內該艦一直停留在乾船塢中。在1943年9月9日義大利投降後,該艦被囚禁在西班牙梅諾卡島上的Mahon港。

戰後法國

戰後,作為戰爭賠償,“阿蒂利奧·萊戈洛”號和“西皮奧恩·阿弗里卡諾”號被移交給法國。這兩艘船被分別重新命名為雷諾堡和吉尚。在1951年到54年,這兩艘船濱在海拉塞訥船塢進行改造,加裝了對空武備和火控系統。這兩艘船在1961年退役。
武備:
6門105mm主炮(三座雙聯裝炮塔);
10門57mm防空炮(五座雙聯裝炮塔);
12具550mm魚雷發射管。
D606雷諾堡,前阿蒂利奧·萊戈洛D606雷諾堡,前阿蒂利奧·萊戈洛
雷達系統:
DRBV 20 A型雷達,,DRBV 11型雷達,DRBC 11型雷達,DRBC 30型雷達,聲吶系統。
乘員:353

戰後義大利

“朱利奧·格馬尼庫斯”和“龐皮奧·馬格諾”被重新命名為聖馬可和聖喬治,在戰後重新加入了義大利海軍。兩艦都在1951年到55年間進行改造,加裝了美制武器和雷達:
6門127mm高平兩用炮(雙聯裝炮塔)布置在A、X、Y炮位,具備防空能力;
梅農反潛迫擊炮布置在B炮位;
加裝了20門40mm博福斯防空炮;
SPS-6和SG-6B雷達, SQS-11聲吶。以及適配127mm主炮的Mk37型火控系統。
聖馬可,前朱利奧·格馬尼庫斯聖馬可,前朱利奧·格馬尼庫斯
在1963年到65年,聖馬可加裝了柴燃聯合動力系統(CODAG),新型76mm艦炮替代了40mm和127mm艦炮,作為訓練艦使用。聖馬可於1971年拆解,聖喬治於1980年拆解。

本級艦

12艘本級艦中,4艘在下水前被拆解;5艘在建設中被德軍俘獲(1943年9月),全部沉沒于海灣中,其中一艘被打撈起並最終完工;只有3艘在義大利投降前完工。
中文名
意文名
建造廠
開工日期
下水日期
完工日期
本艦戰史
阿蒂利奧·萊戈洛
Attilio Regolo
OTO,里沃那
1939年9月28日
1940年8月28日
1942年5月15日
42年8月入列後作為布雷艦使用。11月被魚雷重創,48年賠償於法國,重命名為雷諾堡。
卡約·馬里奧
Caio Mario
OTO,里沃那
1939年9月28日
1941年8月17日
/
在拉斯佩齊亞被德軍俘獲,只有艦體完工,用作浮動儲油設施,1944年拆解。
克勞迪奧·德盧索
Claudio Druso
CDT,里瓦特里戈索
1939年9月27日
/
/
1940年6月取消建造。41年到42年2月間拆除
提庇留大帝
Claudio Tiberio
OTO,里沃那
1939年9月28日
/
/
1940年6月取消建造。41年11月到42年2月間拆除
科內利奧·西爾拉
Cornelio Silla
安薩爾多,熱那亞
1939年10月12日
1941年6月28日
/
在熱那亞舾裝時被德軍俘獲,從未完工,1944年7月沉沒於空襲。
朱利奧·格馬尼庫斯
Giulio Germanico
皇家造船廠,斯塔比亞海堡
1939年4月3日
1941年7月26日
/
在斯塔比亞海堡被德軍俘獲,1943年9月28日被德軍破壞沉沒。戰後打撈並完工,重命名為聖馬可號作為驅逐領艦加入義大利海軍,1971年退役。
奧古斯都大帝
Ottaviano Augusto
CNR,安科納
1939年9月23日
1941年4月28日
/
在安科納建設中被德軍俘獲。1943年11月1日沉於空襲
保羅·埃米利奧
Paolo Emilio
安薩爾多,熱那亞
1939年10月12日
/
/
1940年6月取消建造。41年10月到42年2月間拆除,。
偉大的龐貝
Pompeo Magno
CNR,安科納
1939年9月23日
1941年8月24日
1943年6月4日
戰後重命名為聖喬治,作為驅逐領艦加入義大利海軍直到1963年。1965年變更為訓練艦。1980年退役拆解。
西皮奧恩·阿弗里卡諾
Scipione Africano
OTO,里沃那
1939年9月28日
1941年1月12日
1941年4月23日
1948年賠償給法國,首先重命名為S7,隨後命名為吉尚。1979年拆解。
圖拉真大帝
Ulpio Traiano
CNR,巴勒莫
1939年9月23日
1941年11月30日
/
1943年1月3日在巴勒莫舾裝時被英軍人操魚雷擊沉。
維皮薩謬斯·阿格里帕
Vipsanio Agrippa
CDT,里瓦特里戈索
1939年10月
/
/
1940年6月取消建造。41年1月到42年8月間拆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