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針中學

羅針中學

羅針中學位於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羅針鎮,占地面積46000平方米。連續五年被臨川區教育局評為學校工作目標考評“先進單位”,六次獲得市區“先進單位”、“先進集體”等殊榮,多次被評為“和諧平安校園”。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羅針中學
  • 現任校長:付水泉
  • 郵編:344001
  • 地址: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羅針鎮
教學相關,相關新聞,辦學條件,

教學相關

有教職工127名,分初級中學和職業高級中學兩部分。
羅針中學教師本科學歷率達55﹪。五年來,該校共有87人次獲得國家級論文獎項,發表論文論著249篇(本),獲市級以上獎項的課件65個,培養省、區骨幹教師8人。

相關新聞

撫州市臨川區羅針中學發展紀實
加強培訓 提升師資
近十年來,羅針中學沒有新分配的教師,缺乏“新鮮血液”。特別是近三年來,城市中學教師的選調更導致農村優秀教師的流失。面對現實,付水泉校長決定加強培訓,打造一支“師德佳,業務強,水平高”的學習型教師隊伍。
營造競爭氣氛,向師德要高度
羅針中學經常組織教師展開大討論,引導教師加強內心世界的道德素質培養與提高,不為外界物慾所引誘而動心,進行內心修煉,做到從善如流,見賢思齊。每一個教師都嚴於解剖自己,嚴格自我批評,做到“吾日三省吾身”,對思想上沾染的灰塵進行經常性打掃和洗滌。
構建培訓網路,向師識要精度
培訓機制的完善,是教師崗位成才的有效途徑。分組輔導:讓教師自己確定科目,根據業務情況編成“小組”,共同提高思想素質,轉變教育觀念。分線要求:要求教師自我對號,分成“三條線”:合格線、骨幹線、特色線。請省內外的教育名人、專家來校進行指導,指導教師開展寫作研究,撰寫教改論文。分層活動:集中輔導,每月圍繞一個重點,安排一次學習,開展專題講座,公開課和“教科研沙龍”活動等,擴大教改信息。該校出台了多項優惠政策,積極支持、鼓勵教師進修深造和在職學習,推進教師本科化工程,要求35周歲以下教師攻讀本科及考研,45周歲以下教師進修專本課程。學校結合資格證書認證和專業技術職稱申報工作,建立業務達標制度,把業務是否達標作為申報專業技術職稱的必要條件。
強化技能目標,向師學要深度
羅針中學推行集體備課制度,要求每個教師上好五種課,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堅持上過關課、公開課、研究課、示範課、評優課。寫好教學反思和案例評析,讓教師在總結中提高。該校積極營造科研氛圍,鼓勵教師參與科研項目及課改實驗研究,撰寫科研論文。
迄今為止,羅針中學教師本科學歷率達55﹪。五年來,該校共有87人次獲得國家級論文獎項,發表論文論著249篇(本),獲市級以上獎項的課件65個,培養省、區骨幹教師8人。
注重細節 塑造品質
率先垂範,發揮領導示範作用
羅針中學有一支銳意進取、刻苦務實、求真團結的領導班子。每個行政班子成員工作上愛崗敬業,業務上務實求精,作風上廉潔自律。學校要求教職工做到的,行政領導務必先做到。每天早晨,行政人員中總有一個或幾個先於師生在晨光中迎接一天工作的到來。領導班子成員經常走村進戶進行家訪,看望慰問貧困學生、“留守少年”、“問題少年”。付水泉校長更以自己清正廉潔,大公無私的品質,贏得了全校師生員工的尊敬。為了改善學校辦學條件,他四處奔波,八方求助,鞋子跑爛了,嘴皮磨破了,臉皮豁出去了,自己帶頭捐資。一位老熟人希望付校長給他兒子擇班開“綠燈”。付校長婉言拒絕,被臭罵為“忘恩負義”,他只是一笑了之。年終評優時,他常常主動提出把屬於自己的名額讓給教學一線的教師。
實行“民心”工程,以人文關懷感動人心
考慮到很多教職員工因住房問題、水電問題等給生活工作帶來諸多不便,該校在經費異常艱難的情況下多方協商、籌措資金,進一步完善了校園的“綠化”、“硬化”、“亮化”, 興建了一幢綜合大樓,鋪設了校園網際網路。
無論是逢年過節,還是教師生日或是生病住院,學校都會發簡訊慰問或親自登門看望,一束鮮花,一聲祝福,一個蛋糕……讓教職工充分感到學校的溫暖。
實施民主管理,以主人翁精神調動人心
該校充分發揮黨組織和教代會的民主監督職能,在學校重大問題上,集體討論,民主決策,交由教代會表決,形成決議後,再實施。開設了“校長信箱”,廣納良言,對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時改進。建立校務公開制度,成立了學校監審組,全面監督學校經費的使用;成立了學校經審組,每期期末對學校賬目進行審查,將審查結果在教職工大會上公布。在物資購買上採取集體採購制,“陽光”理財,公開透明。在教師聘任上,堅持公正嚴謹、不唯資歷、不論關係,只依實績與能力。
教職工代表行使當家做主的權利教職工代表行使當家做主的權利
注重養成教育,創建和諧平安校園
從最佳化育人環境抓起,羅針中學校園衛生每天早中晚打掃三次、班級布置進行“星級評比”,設立“校園文化長廊”。從健身習慣抓起,該校開展好每天的體育活動,力求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培養學生的品質、意志和毅力。從基本的學習習慣抓起,如寫字、誦讀、預習、自習、聽課、作業、複習、記筆記、記日記、收集資料等習慣,根據各學段的不同特點,有側重地對學生進行學習習慣的強化訓練。注重文化建設和法制建設。學校利用“文化長廊”、“國旗下講話”、廣播站、宣傳欄,各班利用班會、班刊、黑板報等形式(陣地),對學生進行立體思想教育和文化薰陶。倡導並設立了校“書法興趣小組”、“舞蹈興趣小組”、“科技興趣小組”、“法制興趣小組”等十多個課外活動興趣小組,既施行素質教育,又注重校園文化建設。整個學校呈現一片力爭上遊,和諧平安的景象。
“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千人簽名活動“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千人簽名活動
羅針中學2006年被臨川區教育工會授予校務公開“先進單位”;2006年被臨川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評為“和諧平安學校”;2007年被中共臨川區委評為基層黨建“紅旗單位”;2007年被臨川區總工會評為“模範職工之家”。
校務公開校務公開
立足農村 開拓創新
羅針中學誕生於農村,紮根於農村。她立足當地,在羅針新農村建設中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學歷+技能”教學模式,為學生求得立身本領
考慮到畢業後的學生由於種種原因不能繼續學習,難於在社會上立足,付水泉校長決定推進“教師複合型人才工程”,實施“學歷+技能”教學模式。學校鼓勵和支持年輕教師參加各類實用技術培訓、考證。在學校,學生不僅能學到文化知識,還能學到一些基本的實用科學技術。目前羅針中學有10多名教師擁有不同類別、不同等級的實用技術證書。這種教學模式的推行,不僅有利於素質教育的推進,也為當地造就了一批高素質的勞動者。
快樂晨練健康成長快樂晨練健康成長
依託義務教育資源,興辦臨川區第一所農村職高
羅針中學的技能教育在臨川區“一炮走紅”,正值國家加大對職業教育的扶植力度。羅針中學的領導們決定抓住機遇,創辦羅針職業高級中學。辦學之初,羅針職業中學面臨許多困難和問題,主要集中在招生難、設施差、師資弱三個方面。通過解放思想,展開“招生攻堅戰”;借雞生蛋,校企聯姻,強化基礎設施建設;以人為本,創新教學管理機制等系列改革打破“堅冰”,終於在臨川大地盛開出第一朵“農村職校之花”。 迄今共輸送學生1550 名,就業率高達100%,被撫州市人民政府評為“職業教育培訓先進基地”。
挖掘本地資源,新農村建設中結碩果
羅針鎮人多地少,富餘勞動力多,素有“建築之鄉”的美譽,擁有建築、食用菌兩大支柱產業。
羅針中學因勢利導,聯合“臨川區食用菌基地”、“臨川區建築公司”,為農民工進行免費培訓。僅去年一年,就培訓了1346人次,據了解,培訓後的農民收入增加了1210萬元,為當地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發揮重要作用,贏得良好的社會聲譽。
“榮譽牌”“榮譽牌”
羅針中學將以更謙卑的姿態、更飽滿的熱情,銳意進取,力爭成為撫州市最具影響力、競爭力的一流農村中學!


羅針中學整體規劃鳥瞰圖羅針中學整體規劃鳥瞰圖
撫州市臨川區羅針中學依法治校紀實
羅針鎮素有“建築之鄉”的美譽,是臨川區西北邊陲一顆璀璨的明珠。近年來,該鎮中學教育工作卓有成效,在整個撫州教育界享有盛名。
羅針中學占地46000平方米,現有教職工127名,學生2436 名,是撫州市學生容量最大的農村初級中學。該校始終堅持依法治校,大力改善辦學條件,不斷強化素質教育,連續五年被臨川區教育局評為學校工作目標考評“先進單位”,六次獲得市區“先進單位”、“先進集體”等殊榮,多次被評為“和諧平安校園”。
省級校外輔導員歐陽輝先生到校上德育課省級校外輔導員歐陽輝先生到校上德育課
從“經驗管理”到“依法治校”的跨躍
  
羅針中學校長付水泉,擁有近二十年校長崗位管理經驗。剛來羅針中學時,他在學校行政班子會上就提出了一攬子先進管理經驗並建章立制,隨後逐步修改,達到依法、科學治校的效果。
付校長認為,學校的規章制度,不能只是掛在牆上,而要有效地為規範學校辦學行為服務。近年來,該校根據教育教學規律,制定並完善了各項規章制度,在實踐的基礎上兩次修訂了有關管理制度。如《教師職稱聘任制度》中要求教師對自己提供的業績材料的真實性進行書面承諾,材料需要公示並接受相互監督。在該校的制度中,刪減了空乏的語言、無力的宣教,留下的制度可操作性、可執行性較強。
該校對於重大事情的決策,與教職工權益有關的規章制度的制定都要經過教代會討論、研究或審議,由校長頒布實行,使辦學決策、管理制度科學化、民主化、規範化。該校還不斷創新評價機制,健全公正合理的教職工考評體系,對教職工的考核按照《羅針中學教師教育教學工作目標及考核辦法》實行教職工自評、學生評議、民主評議、行政領導評議、教代會評議相結合的辦法,既注重工作過程又注重教學成績,使教師工作通過認真做好每一個環節來達到良好的效果,為年終考核、評優樹模、晉級晉職提供公平合理的考核依據。
該校積極探索“以評價制度為槓桿,以考核激勵為手段,以工作實效為目標”的管理模式,先後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實現了從“經驗管理”到“制度約束”的轉變。隨著“五五普法”工作的深入開展,學校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進一步將“制度約束”的管理思路提升為依法治校的科學管理模式,在精細化方面狠下功夫,完成了從“經驗管理”到“依法治校”的飛躍。
從思想認識到管理實踐的拓展
   在依法治校工作中,羅針中學始終把普法工作作為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堅持長抓不懈。
該校以學習《憲法》、《教育法》、《教師法》、《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江西省法制教育宣傳條例》、《禁毒決定》、《行政許可法》、《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等法律、法規、條例、細則為重點,為教育改革和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教師是普法教育的主體,教師要依法治教,必須提高法制觀念和法律水平。除區普法辦組織的普法考試外,該校還每年組織兩次普法考試,每季度具體部署依法治校工作,每月組織一次教師集體學法會議,聘請法律顧問,開展法律講座,教師自覺學法,撰寫學法心得,做好學法筆記等,使普法工作上了一個新的台階。
羅針中學十分注重校園的治安防範,落實保全人員的值班制度、登記制度、巡查制度等,使日常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做好值班記錄,每天對上崗情況進行檢查,嚴格控制外來人員的進入,把不穩定、不安定因素拒之於校園之外。加強晚間值班巡邏,加強對校內流動人口的管理服務,對流動人口進行詳細的登記,定期進行檢查。同時,該校投入大量資金改善和維修各方面不利於學生安全的校舍門窗、活動器械、場地等,購置消防滅火器、應急照明裝置等設備。定期檢查學校的防雷系統,定期對學校校舍和各項安全設備進行檢查,消除安全隱患。
加強法制安全教育,增強學生法制意識,該校通過舉辦法制安全講座,對學生進行法制安全教育。每學期還舉辦法制安全教育月活動,通過國旗下講話、法制講座、安全講座、學校櫥窗、網站、掛圖、圖片展、黑板報、主題班會等形式,增強學生的法制意識和安全意識。同時,結合禁毒日、消防宣傳日、愛滋病日、交通安全宣傳月等,開展教育活動。學校加大普法宣傳教育工作的力度和針對性,增強了全校師生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每年還進行一次安全疏散演練。
加強交通安全教育,強化學生安全意識,規定每學期的第一周為安全教育周。學校每學期都要召開交通安全主題班會,張貼交通安全宣傳標語,積極宣傳交通安全,增強學生的交通安全意識。針對學生上學、放學高峰期,學生的交通安全受到威脅的實際,保衛處、值周組派出值勤人員指揮、護送學生有序出校門、過馬路,和當地政府協商指定合格營運車輛接送學生,避免了學生交通意外事故的發生,真正做到學校交通安全管理的到位。
建立了學生成長檔案,對一些問題學生做到跟蹤教育和管理,建立檔案,要求他們定期寫出思想匯報,政教處和保衛處指派了專門聯繫老師,定期找他們談心,做好思想工作,使他們能遵紀守法,不出安全問題。政教處、保衛處還及時查繳學生中的管制刀具和不健康書刊,消除了安全隱患。
加強校園周邊環境的綜合治理,該校與有關部門積極協調,加強校園周邊整治工作,嚴厲打擊盜竊、敲詐、搶劫師生財物、侵害師生人身財產安全的違法、違紀活動,切實維護學校及周邊地區治安秩序;積極開展“學生遠離網咖”的活動,建立和完善聯控聯防的長效管理機制,確保校園的安定,最佳化育人環境。
從法治保障到學校持續發展
  
近年來,該校認真落實普法工作的各項措施,積極開展普法工作,堅持依法按規辦事,提高辦事效率的工作方針,全校上下團結一心,學校各項工作都有了很大的進步。
去年羅針鎮遭遇了百年不遇的“6.21”特大洪澇災害,學校第一教學樓、實驗樓、水塔、兩層的單身教師宿舍樓成為D級危房,必須封閉停用或拆除。該校下半年預計將有2600學生就讀,即使騰出所有功能教室,教室還差四個。為此,羅針中學在7月27日就向臨川區教育局提出轉移安置學生的請求。在臨川區教育局龔國平局長的大力協調下,臨川一中伸出了援助之手,同意在老校區空出一棟教學樓供羅針中學使用。安置方案一出,“異地安置必然會給當地的老百姓增加經濟負擔”的反饋信息不斷傳來,於是第一種轉移方案被否決了。臨川區教育局尊重民意,決定儘量“就近安排”。羅針電子廠領導立即表示,可以免費提供空置的兩個大廠房。龔國平局長很快就率隊考察了該電子廠,考察組一致認為廠房結構不適宜教學使用,再者“學生進廠房有較大安全隱患”,第二種方案“胎死腹中”。最後,受汶川地震安置學生的啟發,羅針中學報請在校園內搭建板房的第三種方案。2010年8月9日,搭建板房方案敲定。在聽取各方意見後,羅針中學決定拆除兩層單身教師宿舍樓,在此位置上搭建板房。四間板房解決了學生安置問題,確保了該校秋季如期開學,三次方案的抉擇更體現了“安全第一”的原則。如今,該校救災復校教學樓建設項目在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即將封頂。
儘管受到洪災的影響,該校教育教學質量依然保持良好的勢頭。
一年來,該校共有7人次獲得國家級論文獎項,發表論文論著47篇(本),獲市級以上獎項的課件36個,學生有20餘有人次在各學科競賽中獲市級以上獎項。今年中考,該校錄取臨川教育集團人數在農村中學中依然排在前列。

辦學條件

臨川羅針職業高級中學位於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羅針鎮。羅針初級中學的基礎上經撫州市教育局批准的一所正規的公辦職業教育學校。學校自去年創辦以來,深得社會各界的關愛,各項工作正穩步、紮實、有序向前推進,各項基礎工程建設正在付諸實施,學校現有職高學生400餘人。2006年,羅針職業高級中學擬開設建築、汽車製造及維修、工具鉗工等專業。學校已聘請水平高,有經驗的專業教師任教,並與江、浙等沿海地區職業教育中心聯合辦學,確保學生學有所長,就業無後顧之憂。歡迎廣大考生報名就讀臨川羅針高級職業中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