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金育才國際學校

織金育才國際學校

貴州省織金育才國際學校隸屬於四川省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瀘縣二中及其教育集團,創建於2015年9月,於2016年秋季正式開學。學校由四川省瀘州市名禹投資有限公司投資4億元人民幣興建,是一所集幼稚園、國小、國中、高中為一體的全日制民辦公助寄宿制學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貴州省織金育才學校
  • 英文名:Guizhou Zhijin Yucai International School 
  • 校訓:育德廣才、弘毅篤行
  • 創辦時間:2015年
  • 所屬地區:四川省 瀘州市
  • 類別:民辦高中
  • 學校屬性: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
  • 現任校長:王東
學校介紹,基礎設施,教學規模,師資力量,治校方略,學校領導,

學校介紹

2015年9月,貴州省織金育才國際學校與織金縣人民政府簽約辦學,並獲貴州省政府、畢節市政府、織金縣政府、各學校、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目前,學校中學部主體工程全部完成,已進入內外裝修和設備採購階段,招生報名火熱進行中!
織金育才國際學校

基礎設施

學校位於貴州省織金縣新城區,區位優勢突出,風景秀麗,氣候宜人,校園緊靠全國旅遊避暑勝地世界地質公園織金洞風景區;交通便利,廈蓉高速杭瑞高速穿境而過,省道、縣道四通八達。
學校夜景圖學校夜景圖
學校占地335畝,將建成集綠色生態、山水園林、歐式風韻為一體的現代化學校。教學區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運動區寬闊平坦,設施齊全;生活區環境舒適,生活便利。

教學規模

學校擬招收教學班級110餘個,學生5000餘人,學校中學部主體工程全部完成,已進入內外裝修和設備採購階段,招生報名火熱進行中!
織金育才國際學校

師資力量

在全國範圍內招聘優秀教師350餘人。學校強化專家治校、名師治教、改革立校、特色興校、質量強校的戰略。突出名校引路、名師導航;小班教學、精品培養;課堂互動、自主學習;多元課程、社團擴展;導師導學、結對培養;“四開”教育、提升素質;文明禮儀、人格塑造;勞動實踐、歷練品格;對外交流、便捷留學等特色。讓學生既全面發展又彰顯個性,既鍛鍊能力又快樂成長,既思維優秀又身體康健,既著眼國內又放眼世界。

治校方略

伴隨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攜帶著廣大人民民眾對優質教育的渴求,織金育才國際學校以其靈活的辦學機制、先進的辦學理念、一流的設施和師資,高舉教育改革的大旗,於2016年秋在織金縣這片熱土上隆重掛牌正式招生。
這裡是培養傑出人才的搖籃,是走向世界名牌大學的起點,是未來科學家、政治家、企業家的母校。
這裡培養的是有中國靈魂有國際視野的創新人才。
這裡將創造適合每一個學生的教育。實施個性化素質教育,為每一位學生量身定製教育方案,為每一個學生做好升學、就業、走向國際和成功人生四個準備,追求讓每一個走進織金的“金子”都具有鑄大德、求大智、做大事的大視野、大境界,都具有高貴的教養、美好的心靈、淵博的知識、智慧的頭腦、健壯的體魄、寬廣的胸懷、活潑的個性、出色的才能,都能成為社會的精英人才甚至領袖人才。
這裡是既育桃李,又育園丁。將為教師創建幸福生活的港灣,讓織金教師身體健康,心情愉快,專業發展,事業成功,前途美好,成為最快樂最幸福的人。
這裡將辦成一個有靈魂的學校,負責任的學校,有公信力的學校,辦有發展力的學校,將辦成一個“貴州一流,全國知名的中華名校”。
我們莊重承諾:打造卓越團隊、構建卓越平台、鑄就卓越品牌。
織金育才國際學校
一、辦學理念
辦學思想(學校精神、校訓):育德廣才 弘毅篤行
註解:育德廣才(育德,培養德性。《易·蠱》:“君子以振民育德。”《禮記·中庸》:“故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 鄭玄註:“德性,謂性至誠者也。”孔穎達疏:“‘君子尊德性’者,謂君子賢人尊敬此聖人道德之性,自然至誠也。”廣才,即使每位學生都能成為博學廣聞、多才多藝的人才。三國·諸葛亮《誡子書》:“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文中一句,意指不學習就無從增長知識,提高才幹。)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弘毅”出自《論語》。曾子說:“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弘”是寬廣之意,“毅”是強忍之意,“弘毅”指的是寬廣、堅忍的品質、態度,這是育德廣才必須具有的精神狀態。朱熹說:“非弘不能勝其重,非毅無以致其遠”程頤認為:“弘而不毅,則無規矩而難立;毅而不弘,則隘陋而無以居之。”可以看出,弘和毅對於一個人成就道德品質和學習知識提升才幹的重要性。“弘毅”與“出則任重道遠”暗合,體現出學生對國家、社會所應負的責任。“篤行”出自《中庸》:“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篤”厚而有力之意,“篤行”即忠實、全心全意地去實踐“育德廣才”的兩大任務。
辦學目標:培養有民族精神國際視野的創新人才
辦學理念:為終身發展奠基,為幸福人生導航
辦學定位:辦一代名校,興一方教育,育一代精英
學校定位:貴州一流、全國知名的中華名校(十年規劃)
辦學個性:
辦有靈魂的教育,辦負責任的教育,
辦有公信力的教育,辦有發展力的教育。
辦學追求:立德樹人,全面優質,追求卓越,和諧發展。
二、辦學目標
1、民族精神
一是中國文化:以儒家文化為代表,這是中國文明的精神瑰寶。
二是中華美德:以“仁義禮智信”為主要精神元素,這是持續不斷地綻開在華夏子孫心靈深處的美麗花朵。
三是民族靈魂:這是縱橫激盪於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世界裡,常唱常新的浩然正氣歌、進取拼搏曲,是繁衍哺育子孫萬代的最佳的精神營養品。
2、國際視野
有國際視野方有人生境界。
一是國際意識。看問題有從全球出發的眼光,思考問題有立足於世界多元化的立場,解決問題有全球一體化的思維路徑。
二是全球技能。這是參與國際交流與國家競爭能立足並成功發展之本。包括外語能力、動手能力、心理素質、複合型知識結構和綜合素質等。
三是世界質量標準。人才質量標準應該是東方教育和西方教育的優勢互補和美妙結合。既繼承民族教育的優秀傳統,又借鑑外國教育的好的東西,最終打造出更先進更鮮活的理想教育體系。
3、創新人才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是個人保持蓬勃朝氣和昂揚銳氣的力量源泉。創新是一種銳意進取的精神面貌,是一種不斷追求卓越、追求進步、追求發展的理念。
一是培養創新意識。
包括培養學生的創造動機、創造興趣、創造情感和創造意志。
二是培養創新思維。
包括培養思維的流暢性、變通性、獨特性、敏感性。
注重四種類型思維的培養:差異性創造思維、探索式創新思維、最佳化式創新思維、否定型創新思維。
三是培養創新技能。
培養原則:個性化原則,系統性原則,實踐性原則,協作性原則。
為此,我們鄭重承諾:
關愛孩子身心健康,磨鍊孩子堅強意志,塑造孩子美好心靈,
養成孩子良好習慣,樹立孩子必勝信念。
(1)高素質人才培養
五項修煉工程:品性修煉、心智修煉、智慧修煉、能力修煉、體能修煉。
素質弱點矯正工程:針對每一個學生的素質弱點實施弱點矯正,促進每一個學生健康成長。
五個一素質工程:每個學生一門活動選修課,參加一個學生社團,一個管理崗位,一套高效率學習方法,一項終身相伴的體育運動。
(2)有效的個性化教育
堅持“進來一個,設計一個、發展一個,成功一個”的育人理念。
一是落實對每個學生的發展設計和每周反思評價。
二是落實每個學生的個性化課程,優秀學生實行基礎+拓展+奧賽;中等生實行基礎+拓展+興趣特長;後進生實行基礎+拓展+補償。
三是實施個性化輔導。對學困生、特長生、特優生實施導師制,落實全面輔導,實現從普通到優秀,從優秀到卓越的轉變。
三、育人
1、德育工作強調學生四大發展:身心發展、品德發展、能力發展、綜合素質發展。
培養目標是:培養學生的民族精神和國際視野,具體包括四方面的內容:
有理想追求:勤奮學習,學會生活,崇尚奮鬥,勇於探索,善於追求知識和發展成功的精神信念、拼搏進取的學習動力,自信快樂的生活態度。
有文明修養:行為舉止文雅,談吐表達文明,有審美修養,彬彬有禮,落落大方。
有道德原則:守紀律,講誠信,明是非,知榮辱,弘揚中華傳統美德,發揚民族精神,有中國靈魂。
有大家風範:自信灑脫,樂觀開朗,大氣豁達,意志堅強,有大境界、大視野,有世界眼光。
2、落實“一二三四五”德育工程:
一是指一個堅持,要堅持德育的首要地位,沒有德育就沒有教育,樹立大德育理念。
二是指兩個健全,健全德育工作隊伍,健全德育教育制度。
三是指三個融入,將德育融入課堂,將德育融入校園文化,將德育融入課外活動。
四是指四個結合,常規德育和專題德育相結合,校內德育和親職教育相結合,理論說教與行動體驗相結合,傳統美德與時代精神相結合。
五是指開展五節活動,讀書節、科技節、德育節、體育健身節、藝術節。
3、固化九大常規德育活動
沒有活動就沒有教育,沒有活動就沒有體驗,沒有體驗就沒有升華。
用活動點燃激情,用活動啟迪智慧
用活動凝聚力量,用活動陶冶情操
用活動淨化心靈,用活動提升素質
軍訓,培養基本習慣和執行力。
演講賽,培養知校愛校的品質。
辯論賽,培養學生膽識和表達能力。
德育課,讓學生眼淚在飛。
野營拉練,培養學生吃苦耐勞、堅忍不拔的意志品質。
大課間跑,成為校園的一道風景。
升級典禮,讓學生體驗成長幸福。
文藝晚會,讓學生展現藝術才華。
社會實踐,拓展學生視野,關注社會、關注生活。
4、自主管理教育模式——讓自主管理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1)校級自主管理委員會職責
(2)班級自主管理委員會職責
(3)四自教育:自主管理、自主學習、自我教育、自我創造
5、激情教育模式
(1)讓激情成為常態:榜樣:衡水中學和衡水二中
(2)快樂中考、快樂高考一周系列活動
6、社團、俱樂部活動
成立各種社團和俱樂部,豐富學生課餘活動。

學校領導

彭明俊,教育總監:中共黨員,中學語文高級教師,四川省知名教師,四川省知名校長,瀘州市優秀校長,瀘州市“中語會”常務理事,連續兩屆瀘州市人大代表;長期從事教育教學管理,擔任中學校長15年,其中,擔任百年名校四川省示範性普通高中校長10年,優秀的人品、人性化的管理、嚴謹的作風深受師生愛戴,曾多次參加全國中學校長高級研修,多篇論文多個課題榮獲省市教育教學成果獎。
王東校長:特級教師,高考命題專家組成員,全國中學語文優秀教師,全國教育科研先進個人,四川省高中新課改語文專家組成員,四川省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評審,四川省教材編審委員會成員,四川省首屆教學名師,省首屆骨幹教師,瀘州市學術和技術帶頭人;曾任瀘縣二中常務副校長,弘毅學堂校長,所教班級和管理年級有近30名學生考入清華、北大。
王小槐,副校長:特級教師,高考命題專家組成員,全國中學語文優秀教師,教育部中國小骨幹教師遠程培訓課程專家,四川省高中新課改語文專家組成員,四川省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評審,四川省教材編審委員會成員,四川省中國小教學名師導師,德陽市有突出貢獻的專家;送畢業班21屆,高考成績優異,所教學生曾獲得四川省高考語文單科高分第2名。
賴曉兵,副校長:中學物理高級教師,長期擔任川南名校——瀘州天立國際學校年級主任,班主任及國中物理教學,先後獲得瀘州市優秀共產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瀘州市優秀班主任、天立教育集團十佳中乾、瀘州天立國際學校特別貢獻獎等稱號;管理能力突出,四屆中考各項指標在全市遙遙領先,為瀘州天立國際學校實現“川南第一、省內第一、全國知名”做出了卓越貢獻。
段君華,副校長:中共黨員,西南師大畢業生,西南大學教育管理研究生進修班結業;中學高級教師,四川省優秀教師,瀘州市骨幹教師;曾擔任瀘縣二中年級副主任,瀘州二中招生辦、後勤處副主任,畢節梁才學校校長助理;從教近30年,教學業績突出,多名學生考上清華、北大、復旦等名校。多篇論文獲省、市級獎。
張海,副書記:中共黨員,中學高級教師,西南大學本科畢業,西南大學教育管理研究生課程進修班結業;曾任四川省省級示範性普通高中黨委副書記;從事教育管理工作20年,積累了豐富的管理經驗,分管三屆高三畢業班工作,取得了優異成績,榮獲瀘州市優秀共產黨員、四川省優秀教育工作者等光榮稱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