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師範學院信息工程學院

信息工程學院是綿陽師範學院綜合改革試點單位,現設有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信息與計算機科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物聯網工程、信息安全(2018年首屆招生)5個本科專業,其中,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為“四川省卓越工程師教育計畫”專業、綿陽師範學院套用型人才培養示範專業,物聯網工程專業為綿陽師範學院套用型人才培養示範專業。全院目前現有在校全日制學生900餘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綿陽師範學院信息工程學院
  • 創辦時間:2004年9月
  • 類別:二級學院
簡介,本科專業介紹,

簡介

學院現有教職工47人,校內在編專任教師46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含高級工程師)15人,博士7人(含在讀)、碩士25人,高級職稱教師占55%,近70%以上的教師具有博士、碩士學位,博士、碩士生導師5人,校級教學名師1人。同時,學院擁有一批來自中國科學研究院、四川長虹電子集團公司、北京優炫軟體有限公司、綿陽科技城工業研究院、西南科技大學等單位及兄弟院校的多名專家、教授、一線工程師組成的外聘教學科研隊伍。學院設有LED、網路空間套用2個研究所(中心)。近三年來教師發表論文80餘篇,其中SCI/EI收錄30餘篇,各類各級科研項目立項近40項,教研教改等教學質量工程項目立項40餘項。出版教材6部。獲四川省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校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
學院積極開展研究生教育和留學生教育及服務社會項目。2014年招寮國留學生36名,2016年首屆招收環境工程(環境信息智慧型處理方向)碩士研究生。主考信息技術教育本科與現代信息技術教育專科自考專業,在讀學員達到800餘人,與北京師範大學聯合舉辦網路學歷教育,承擔信息技術國培項目1項、四川省民培項目2項,培訓中國小教師近1600人。
學院以行業需求為導向,培養服務地方經濟套用型人才為己任,注重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目前建有實驗室30多個,實驗室面積達4000餘平米。建設有省級大學生校外實踐基地1個。同時學院不斷加強資源整合力度,開闊辦學視野,積極與地方科研院所、企業謀求合作與發展,開展校地、校企合作工作,實行開放辦學、合作辦學,不斷提高辦學質量和水平。目前與四川長虹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四川九州科技有限公司、四川虹信軟體有限公司、昊天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北京優炫軟體股份有限公司等20餘家知名企業簽訂了合作協定,開展人才培養、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合作與創新創業工作,打造學生課外科技活動和創新創業平台。
學院建有“信息工程學院大學生創新創業中心”、“3+1”工程創新實踐中心(因侖班)”、“Boss計畫--網際網路+創新精英社區”、“學生人文素質養成中心”、“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基地”,組織成立了電子設計、軟體開發、IT知言、網路安全、師範技能及生活禮儀等多個學生興趣小組,拓展學生的專業素養和人文素質,充分調動了廣大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學生學風良好,創新實踐能力強。近三年來學生在全國軟體和信息技術專業人才大賽、全國電子設計大賽、四川省蜂雲谷杯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暨電子商務專項賽、全國高等學校信息技術創新與實踐活動(高校NOC)競賽、全國VEX機器人工程挑戰賽等競賽中成績優異,多次榮獲金獎及一二三等獎。學生創業熱情高,近三年共有14項畢業生創業項目成功立項。考研報考率和上線率逐年提高,各專業就業率近年來均在90%以上。
學院遵循學校“地方型、套用型、教學型、師範型”的辦學定位,堅持“師範做強、套用轉型、協同創新、綜合改革”,育人為本,服務地方。以學生為根,以師資隊伍和學科專業建設為抓手,以制度完善、文化建設、協同創新和開放式辦學為重要舉措,深化綜合改革,實現資源共享和合理配置,積極促進學科專業間的交叉與滲透,內涵發展與外延拓展並舉。把握機遇,全力推進綜合改革與轉型發展,為建成特色鮮明的套用型學院而努力奮鬥。
也許學院發展的過去你來不及參與,但學院現在和未來的大門向你敞開!我們熱誠邀請省內外信息產業以及相關領域的高水平人才加盟學院,熱情期盼各界朋友和校友來校參觀、指導,共謀發展,熱烈歡迎全國各地的莘莘學子報考。

本科專業介紹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非師範本科)—四川省卓越工程師教育計畫專業、綿陽師範學院套用型人才培養示範專業
培養目標:培養具備電子技術和信息系統的基礎知識,能夠從事各類電子設備和信息系統的研究、設計、製造、教學、電子產品的研發與管理等工作,成為電子信息類學科的套用型專門技術人才;為高一級學校培養輸送後備人才。
主幹課程:高等數學、電路分析、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信號與系統、通信原理、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單片機原理及套用、EDA技術、數位訊號處理、嵌入式系統等。
就業方向:面向大中小型企業及電子行業,從事電子工程設計、生產管理、設備維護、市場運營、技術培訓等。
■□信息與計算科學(非師範本科)
培養目標:培養掌握信息與計算科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能在科技、教育等部門從事研究、開發及管理工作的高級人才。
主幹課程:高等代數、常微分方程、解析幾何、運籌學、數學建模、數值分析、數學軟體、離散數學、網路工程、資料庫原理、數據結構與算法、基於網路資料庫系統開發、計算機圖形學、面向對象程式設計、資訊理論與編碼。
就業方向:在科研院所、大專院校、工礦企業、經濟管理、金融領域等部門從事計算、軟體開發、計算機套用、信息處理等方面的工作。
■□信息安全(非師範本科)(2018年首屆招生)
培養目標:培養系統掌握信息安全的基本理論、專業知識、基本方法,具備信息安全工程技術能力,能在政府、國防、科研、企事業等單位從事計算機網路安全管理、數據恢復、網路管理、電子政務管理、電子商務管理、網路安全產品行銷、網路安全產品開發等崗位工作的信息安全套用型工程技術人才。
主幹課程:高等數學、離散數學、信息安全數學基礎、信息安全概論、C語言程式設計、數據通信原理、計算機網路與TCP/IP協定、計算機組成原理和彙編語言、數據結構、網路安全基礎、作業系統、資料庫原理與套用、面向對象程式設計、網路程式設計、算法設計與分析、套用密碼學、軟體工程、資料庫安全、計算機病毒原理與防治技術、安全認證技術、數據備份與災難恢復、身份認證與訪問控制技術、電子商務安全、安全掃描技術、防火牆原理與技術等。
就業方向:畢業後能在政府、國防、科研、企事業等單位從事計算機網路安全管理員、數據恢復工程師、網路管理員、信息安全工程師、電子政務、電子商務師等崗位的工作,也能在IT企業從事網路安全產品行銷、開發以及信息安全技術教育諮詢服務等工作。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師範本科)—綿陽師範學院卓越中職教師示範專業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良好的邏輯、抽象思維和軟體設計、硬體維護和網路管理能力的計算機方面的專門人才。
主幹課程:數據結構、作業系統、計算機組成原理、面向對象程式設計、資料庫原理、微機原理與彙編、計算機網路原理、大型資料庫程式設計、編譯原理、軟體工程、TCP/IP協定、路由技術、網路程式設計等。
就業方向:在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教育及科研機構等部門從事計算機教育、計算機套用及網路管理、維護工作。
■□物聯網工程(非師範本科) —綿陽師範學院套用型人才培養示範專業
培養目標: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和人文知識背景,較系統地掌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物聯網工程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具有較強的實踐套用能力與知識創新能力,能夠從事智慧型農業、智慧型交通、智慧型醫療、智慧型家居、智慧型物流、智慧型電力等行業的系統集成與物聯網協定開發工作,具有較強實踐動手能力的套用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主幹課程:ZigBee網路原理與套用開發、高頻電子線路、近場無線通信技術、物聯網移動通信技術、模式識別與狀態監控、資料庫原理及套用、多感測器融合技術、RFID技術及套用、多媒體通信技術、無線感測器網路原理、物聯網編程技術、物聯網定位技術、人工智慧、物聯網移動通信技術、網路融合原理及技術。
就業方向:在物聯網相關的企業、行業,從事物聯網的通信架構、網路協定和標準、無線感測器、信息安全等的設計、開發、管理與維護工作,也可在高校或科研機構從事科研和教學工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