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吾爾搖床

維吾爾搖床

維吾爾族的每一個家庭,都少不了一張小搖床。這種高60公分,長1米,寬40公分的木製駝轎式搖床,製作相當講究,極富裝飾性,床幫和床腿都雕有精緻的花紋,漆成紅、綠、黃、白、藍等各種顏色。橫向兩端的床腿用一弧形木條連結,可以左右搖晃,寄託著母親對嬰兒的一片溫情。維吾爾婦女分娩後40天,才把孩子放在搖床上。這一天要舉行一種意為“搖床上的喜事”的家庭禮儀,為搖床里的嬰兒祝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維吾爾搖床
  • 規格:高60公分,長1米,寬40公分
  • 特點:製作相當講究,極富裝飾性
  • 顏色:紅、綠、黃、白、藍
搖床特點,搖床意義,

搖床特點

有一則諺語說:搖床里的孩子是別克(有地位的人)孩子,說明搖床舉足輕重的作用。事實上搖床的科學性和實用性,經過一代代維吾爾族人的不斷實踐,已經顯現出來。首先是有利於生長。睡在搖床里的嬰兒,手腳一直處於伸直狀態,這對以後身材挺拔奠定了基礎。還能減輕母親的疲勞。搖床省去了母親長時間懷抱孩子之累,勞作間隙適時照料片刻,即養精蓄銳又兼顧了其他事情。
維吾爾族搖床維吾爾族搖床
除此之外,搖床還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衛生。既然是用綁帶將孩子“束縛”在搖床之中,就要解決大小便問題。聰明的維吾爾人在搖床板上設計了一個洞口,且男女有別。只用一根羊腿骨和一個容器,就讓孩子躺在搖床上舒服方便了。同時,也讓大人從反反覆覆的洗尿布當中解放出來。

搖床意義

在維吾爾族人聚集的地方,睡搖床有專門的禮儀,也就是“比須克托依”。凡是“托依”都帶有喜慶色彩,“必須克托依”其實就是搖床上的喜事,類似於漢族人過滿月,歡歡喜喜,其樂融融。都說孩子的出生日,就是母親的受難日。所以搖床禮含有慶賀產婦康復和嬰兒步入人生的雙重意思。
這種禮儀邀請一些女賓和兒童參加。當嬰兒被放入盛有溫水的澡盆之時,每個小客人都會舀一勺水,輕輕澆在嬰兒身上。之後,女賓們輪流懷抱著嬰兒,在親切呼喚著嬰兒名字的同時,各自獻上一段美好的祝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