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克斯F.E.2C 維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維克斯F.E.2C 維梅
  • 英文名稱:Vickers F.E.2C VIM
  • 前型/級:F.E.2Dzh戰鬥機
  • 國家:英國
中文名:維克斯F.E.2C 維梅
英文名Vickers F.E.2C VIM
機型概述
英國維克斯F.E.2C維梅是在F.E.2D戰鬥機主要結構基礎上改進而成的教練機,主要是安裝羅·羅“鷹”8發動機,重新設計改裝縱列雙座駕駛艙及連動式雙組駕駛設備,同時,保留機上武器裝掛設備。1913年8月,英國航空工程師傑夫瑞·德·哈維蘭設計出一型極具前瞻性的飛機,採用短艙式支架連線尾翼組的雙翼推進式布局,外側機翼上反,左右兩組桁梁尾撐連線機翼與機尾,長方形尾翼裝在尾撐末端。
短艙式機身前端為觀察員艙,前方裝有1挺7.7毫米口徑活動機槍,中間為駕駛艙,位置高於前艙,確保飛行員視野良好。上翼中段設定減速板,後端為發動機艙,裝用格林100馬力發動機帶動兩葉推進式螺旋槳,前三點油壓減振式主起落架。該機獲得英國軍方訂購12架,以供皇家飛行兵團使用,型號為F.E.2A。由於格林發動機推重比太低,影響飛行性能,又改為比德穆爾120馬力發動機,1915年3月首飛成功,型號改為F.E.2B。為進一步提高性能,改裝250馬力羅·羅公司最新研發成功的“鷹”3發動機,型號改為F.E.2D投產。1916年冬,F.E.2D戰鬥機替代F.E.2B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作戰,獲得顯著戰果,1917年6月15日,空戰英雄柯爾·夏弗爾駕駛的戰鬥機,創紀錄擊落德方30架飛機,同年7月6日,擊傷德國空軍王牌飛行員里希特霍芬,使其不能出戰長達1個月之久。
隨著雙方新式戰鬥機不斷推出,英軍認為F.E.2D戰鬥機潛力已發揮到極致,在新機尚未補充完備前,暫作為主力戰鬥機使用,所幸不久後戰爭結束。為有效利用該機剩餘價值,維克斯公司將其作為大維梅運輸機的過渡教練機,也稱為小維梅。
1919年,中國北洋政府決定購買大維梅運輸機40架、小維梅教練機35架,及愛弗羅教練機60架,另購相關發動機33部。
維克斯廠特為中國改制的35架小維梅高級教練機,編號自X-41至X-75號,每架4550英鎊。這批飛機於1921年運抵中國,交由北京清河飛機工廠組裝。同年4月,英籍教官米古林及坎培爾、歐狄等3人,在北洋政府聘請的英國總顧問赫特上校率領下,在清河飛行學校成立訓練小組,對中國飛行學員進行訓練。1922年,受第一次直奉大戰影響,維克斯機組裝及人員訓練受到影響。為不使運行中斷,北洋政府於10月1日成立直隸航空處,保證訓練班繼續進行。此時,軍閥曹錕藉機將已組裝的20餘架飛機運往保定,並成立保定航空隊,委派敖景文為隊長,沈德燮任航空練習班教官兼主任,培訓飛行學員。1923年,曹錕賄選當上總統後,隨即令保定航空隊改駐北京,並成立中央航空司令部,原航空練習班改為教練所,擴大招生,1924年4月改制為國立保定航校。
1924年9月,浙江及西南各地軍閥起兵反曹,引發戰爭,曹錕令南苑航校率領4架維梅教練機前往蘇州助戰。
第二次直奉大戰結束後,這批飛機遭受瓜分,流落瀋陽、洛陽等地。1926年初,奉、吳(佩孚)兩軍在英、日兩帝國支持下討伐馮(玉祥)軍,2月馮軍失利,為保存實力將飛機全部撤往張家口,不久,戰情惡化又繼續西撤,將飛機拆卸裝上火車運往歸綏,行至集寧將飛機卸下轉往平地泉機場組裝時,天降冰雹,將露天停放的飛機全部砸毀。至此,這批維克斯飛機,除奉軍所得者外,其餘全部損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