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滿鄂南行動

綠滿鄂南行動

綠滿鄂南行動暨關於加快推進綠滿鄂南行動的實施意見,是為了為全面貫徹落實湖北省委、省政府《關於加快推進綠滿荊楚行動的決定》和鹹寧市委四屆四次全體(擴大)會議精神,確保三年實現綠色全覆蓋,制定的意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綠滿鄂南行動
  • 綠化任務:121.45萬畝
  • 森林覆蓋率:56.78%
  • 綠化通道:63440.29公里
  • 綠化品種:楠竹、桂花、油茶等
  • 行動期限:2015年-2017年
行動背景,行動指南,表彰先進,

行動背景

綠滿鄂南行動暨關於加快推進綠滿鄂南行動的實施意見,是為了為全面貫徹落實湖北省委、省政府《關於加快推進綠滿荊楚行動的決定》和鹹寧市委四屆四次全體(擴大)會議精神,確保三年實現綠色全覆蓋,制定的意見。
綠滿鄂南行動

行動指南

一、統一思想認識,明確目標任務
(一)指導思想。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觀,牢固樹立綠色決定生死的理念,圍繞實現綠色全覆蓋目標,用改革的思想和市場的辦法,全面深化國土綠化,增加森林資源總量,改善生態質量,增強生態功能,提升生態產品供給能力,為“打造中國綠心、全國領先綠色發展示範區、國家生態保護與建設示範區”,“實現綠色崛起”提供強有力的生態支撐。
(二)基本原則。堅持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相統一,以生態效益為優先目標,以經濟和社會效益為根本保障;堅持統籌規劃與分類指導相結合,因地制宜,分區施策,體現區域特色;堅持政府引導與市場主體相促進,政府補貼與造林業主投入相結合,以造林業主自籌為主;堅持“誰造誰有、合作共有”、“誰投資、誰受益”的政策,鼓勵各類市場主體參與國土綠化;堅持造林綠化與資源管護相協調,擴大新造林,管好現有林,形成造管一體的良性機制;堅持科技興林與改革活林相一致,強化國土綠化的科技支撐和改革推動。
(三)總體目標。用3年時間,到2017年,實現全市宜林地、無立木林地、通道綠化地、村莊綠化地應綠盡綠,新增有林地面積121.45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56.78%,活立木蓄積達到1850萬立方米,林地保有量達到910萬畝。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最佳化生態空間布局,增加森林面積,提高森林質量,鞏固綠化成果,提升生態承載能力和生態產品供給能力,初步形成森林生態安全體系。
全市2015-2017年要完成121.45萬畝國土綠化任務,其中宜林地綠化67.53萬畝、無立木林地綠化31.97萬畝、通道綠化折合面積7.22萬畝、村莊綠化14.73萬畝。按年度分,2015、2016、2017年分別完成49.30萬畝、36.44萬畝、35.71萬畝。按縣市區分,鹹安區8.83萬畝、嘉魚縣8.88萬畝、赤壁市14.67萬畝、通城縣18.16萬畝、崇陽縣27.34萬畝(含桂花林管局)、通山縣41.64萬畝、九宮山自然保護區1.93萬畝。
綠色通道建設包括鐵路綠化、高速公路綠化、國道綠化、省道綠化、縣鄉道綠化、河道綠化等六方面建設內容。全市綠色通道總里程6344.29公里、可綠化總里程5307.38公里、已綠化總里程1538.16公里、規劃新綠化總里程3769.22公里、改造升級綠化里程1046.85公里。
綠滿鄂南行動
二、突出工作重點,推進綠色全覆蓋
(一)加快良種壯苗準備。各級林業部門要以鄉土樹種為主,發動國有苗圃、中心苗圃、骨幹苗圃和個體苗圃,採取播種、扦插、容器育苗等方式,著重抓好油茶、茶葉、水果、馬褂木、欒樹、楓香、意楊、香樟、銀杏、馬尾松等苗木的培育。科學制訂苗木採購預案,搞好苗木採購和調劑,確保苗木供應。加強種苗調運管理,嚴格實行“三證一簽”制度,依法打擊生產、銷售偽劣種苗行為。要適量準備油桐、苦櫧、青岡櫟、青楓等良種,在高山遠山及石漠化地區實行播種造林。
(二)加快荒山造林步伐。加快推進宜林荒山(地、灘)及採伐跡地、火燒跡地、已整地還未造林地等無立木林地造林綠化,結合國家林業工程項目,大力發展生態防護林和速生豐產林。提倡環保整地,高山遠山採取挖穴整地,低山丘陵以帶狀整地為主,緩坡地帶(15度以下)採取機械化作業全墾整地。打破常規造林方式,改冬春造林為四季造林(夏秋整地);改植苗造林為植苗造林、播種造林、容器苗造林相結合。高山遠山以栽植楠竹、香椿、酸棗、楓香、木荷、馬褂木、柏木、馬尾松等用材林為主,低山丘陵以栽植油茶、茶葉、水果、香樟、欒樹、桂花等經濟林和綠化苗木為主。
(三)加快鄉村綠化美化。採取整村推進的方式,全面整治農村“四邊三化”,統籌推進村旁、路旁、宅旁、水(溝、渠、塘、堰)旁及零星閒置地綠化。大力開展“綠色示範鄉村”創建活動,房前屋後以栽植桂花、香樟、銀杏、馬褂木、杜英、廣玉蘭、紅葉石楠、水果等綠化苗木和經濟苗木為主,做到房前有景、院中有果、屋後有林。建設環村綠化帶、村莊風景林、水源涵養林、果木經濟林,形成森林入村、繞路、依水、圍田,建設美麗鄉村,力爭用3年實現“綠色示範鄉村”全覆蓋。
(四)加快通道景觀建設。加快境內京港澳高速、杭瑞高速、武深高速、大廣高速、鹹通高速、鹹黃高速、鹹潘一級公路、武廣高鐵、京廣鐵路、武鹹城鐵、106國道、107國道等高速公路、鐵路、國道、省道綠化。加快對城區及鐵路、高速公路、國道和省道兩側可視範圍內受損山體的生態修復,打造高質量生態經濟型綠色長廊。新建高速公路、鐵路等與通道景觀林帶建設做到規劃、施工、驗收同步。各縣(市、區)要高標準建設通道景觀林帶,確保高速公路、鐵路兩側林頻寬度、植樹排數分別大於30米、5排,國道、省道兩側林頻寬度、植樹排數分別大於20米、3排,縣鄉公路兩側林頻寬度、植樹排數分別大於5米、1排。鐵路、高速公路、國道和省道路堤兩側排水溝以外或路塹坡頂截水溝以外1米的用地範圍內的宜林地,由鐵路、高速公路經營管理單位和交通部門負責綠化。到2017年,全市鐵路、高速公路、國道、省道、縣鄉公路沿線可視範圍內實現綠色全覆蓋。
(五)加快水源涵養林建設。加快陸水河、富水河、金水河、斧頭湖、西涼湖、黃蓋湖、富水水庫、陸水水庫、青山水庫、南川水庫等河流、湖泊、水庫水源涵養林建設,確保重大水系的安全。加快各地城鎮和農村居民飲用水水源涵養林建設,確保廣大人民民眾喝上乾淨水。河道兩側林頻寬度、植樹排數分別大於10米、2排,主要栽植垂柳、池杉、水杉、意楊等樹種。河流、湖泊、水庫可視範圍所有宜林荒山(地、灘)、坡耕地、火燒跡地等應綠盡綠。
(六)加快綠色城鎮創建。重點抓好“一心、五區、20鎮、200村”的綠化美化。園林部門要積極抓好城市公園、廣場、街道兩旁、公共綠地、城市綠化帶、城區空地綠化,對死樹及生長不良的樹木要及時更換,補植大規格樹木;結合香城泉都建設,在市人民廣場、桂花公園等主要休閒地,補植四季桂優良品種,增加月桂及芳香植物色塊,增加立體綠化。有關城郊鄉(鎮、辦)要營造城郊森林,構建城郊風景林、彩色片林和環城綠化帶。各級機關事業單位要抓好本單位辦公區、宿舍區、門前四包責任區及城鎮綠化美化,每年在園林部門指定地點栽植大樹5-10棵。全面加強街道、社區、單位綠化,在城鎮及其周邊見空增綠、見縫插綠。各縣(市、區)及市直相關單位要打好今冬明春創建森林城市攻堅戰,切實搞好國家森林城市考核驗收路線兩側可視範圍及考核點的綠化,力爭2015年獲得“國家森林城市”稱號。
(七)加快推進退耕還林工程。全面啟動25度以上非基本農田坡耕地退耕還林,按照“目標、任務、資金、責任”四到縣原則,切實做到組織領導、責任落實、宣傳發動、規劃設計、種苗準備、技術培訓、檢查驗收、補助兌現、村級公示和後續政策等“十到位”。對水土流失嚴重、未納入國家退耕還林工程的坡耕地要有計畫地開展退耕還油茶、茶葉。
(八)加快森林撫育。積極引導造林業主開展中幼林撫育管理,保證近3年新造林每年撫育兩次,造林後4-8年每年撫育一次,徹底改變“重造輕管”和“只造不管”現象。加強油茶林撫育管理,採取清除雜灌、墾復撫育、補植補造、高枝換冠、修剪施肥、病蟲防治等技術措施,促進達到豐產林標準。加快實施國家級楠竹生產綜合標準化示範區項目,全面推廣楠竹深翻墾復、竹腔施肥、號竹鉤梢、覆蓋增溫、配方施肥、自動噴灌等技術,改善竹林生長環境,提高林分質量。對邊遠山區、江河上游、水庫集水區、水土流失嚴重地區和生態公益林區,要建立最嚴格的封山育林管理制度,全面實行封山育林。
綠滿鄂南行動
三、完善政策措施,建立保障機制
(一)加強統籌規劃。堅持適地適樹、生態優先、生態與經濟兼顧的原則,將綠色全覆蓋與“三大百億產業”基地建設、低丘崗地改造、景觀林帶(櫻花、桃花、杜鵑、紅楓等)建設、壯大村集體經濟、封山育林相結合,合理選擇造林樹種和栽植方式,科學編制綠色全覆蓋規劃。鹹安重點發展楠竹、油茶、茶葉、桂花、紅豆杉;嘉魚重點發展油茶、意楊;赤壁重點發展楠竹、茶葉、油茶;通城重點發展油茶、楠竹、木本藥材;崇陽重點發展楠竹、雷竹、油茶、茶葉;通山重點發展楠竹、油茶、茶葉、香榧。各縣(市、區)要按照輕重緩急,先通道可視範圍後高山遠山原則,將“綠色全覆蓋”的任務分解到年度,落實到山頭地塊,落實到責任單位和責任人;搞好年度作業設計,做到先設計後施工。
(二)加大資金投入。要積極爭取國家和省項目資金,想方設法擠出財政資金,廣泛發動社會資本、金融資本投資造林。縣級政府要統籌整合發改、國土、交通、林業、水利、農業、移民、扶貧、農業綜合開發等部門涉農資金,因地制宜確定造林補助標準、補助方式,實行先造後補。據測算,全市完成121.45萬畝造林任務共需投入10.15億元,其中省政府整合項目資金(按70%比例整合)和省財政補貼資金共2.37億元、省政府未整合項目資金0.69億元,地方財政和造林業主自籌7.09億元。各級政府要加大財政支持力度,推進綠色全覆蓋。市、縣、鄉三級黨政機關要大力支持造林綠化,原則上市級經濟主管部門每年要拿出10萬元以上資金支持“三萬活動”聯繫點,其他部門每年要拿出5萬元以上資金支持“三萬活動”聯繫點。金融機構要加大對林業生態建設項目的信貸支持,探索創新信貸管理模式和林業信貸產品,積極開展金林搭橋、銀企對接、小額擔保、林權抵押和森林保險等業務。
(三)發動全社會造林。大力開展招商引資造林,積極引導專業合作社、造林公司、工商企業、造林大戶及千家萬戶造林。鼓勵城鎮居民、私營業主、企業單位人員等參與林業開發。積極推進森林資源有序流轉,特別是要加大宜林地的流轉力度,實行規模化、基地化造林。鼓勵村組採取多種靈活機制,引入各類市場主體,將沒有承包到戶的林地建立村組林場或聯辦林場,確定所有權、經營權和收益權,保護投資人的積極性。對已承包到戶的林地,可根據農戶意願規範流轉,創辦村組林場或聯辦林場。對宜林地和無立木林地3年沒有造林綠化的,要限期造林或由村委會與林權當事人協商流轉綠化。
(四)建立健全管護機制。堅持誰造林、誰所有,誰投資、誰受益,確保造一片、成一片。積極做好森林防火工作,落實森林防火行政首長負責制,政府“一把手”對森林防火負總責;抓好火源管控,森林防火期內嚴禁野外用火;配足村組護林人員,搞好護林巡查,各級政府要想方設法解決村組護林員的工資待遇,建立護林防火的長效機制;加強撲火突擊隊建設,備足防火器材,落實撲火經費;編制防火預案,一旦發生森林火災,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做到打早、打小、打了。嚴格實施林地定額管理、用途管制和林木限額採伐、憑證採伐,強化生態紅線管理。加強林業有害生物防治,依法懲處盜伐濫伐林木、毀壞和非法占用林地、綠地、濕地的行為。
(五)建立林業產業化機制。全力推進油茶、楠竹和茶葉 “三大百億產業”工程,在土壤和氣候條件適宜地區,大力發展楠竹、油茶、茶葉,建設一批桂花、香榧、紅豆杉等地方特色產業基地,提高林業產出效益。支持林業龍頭企業採取流轉林地開發、股份合作開發、“公司+合作社+農戶+基地”的模式,建設原料林基地。發展特色林業經濟,不斷增加農民收入,實現生態建設與產業發展、民眾利益協調兼顧。
綠滿鄂南行動
四、加強組織領導,確保取得實效
(一)強化領導責任。開展綠滿荊楚行動,我市任務最重、難度最大,要建立分級負責工作機制,成立綠色全覆蓋領導小組,與加快實現綠色崛起領導小組實行一套班子一起抓。各級領導小組要成立宣傳組、技術指導組、督辦組和檢查驗收組,負責造林綠化宣傳、指導、協調、督辦和驗收工作。市政府與縣(市、區)政府簽訂目標責任書,縣、鄉、村層層簽訂責任書,做到責任到位、措施到位。建立聯繫點包保制度,市領導負責包保所聯繫的縣(市、區),市直有關單位要包保“三萬活動”聯繫點造林綠化。
(二)實行部門聯動。各部門按照職責分工,齊抓共管,上下聯動,形成合力。宣傳部門要加強宣傳引導,提高全民愛綠、植綠、護綠意識;林業部門要搞好規劃設計、種苗供應、技術指導、信息發布、檢查驗收等工作;發改、財政、國土等部門要完善扶持政策,整合涉農資金,加大對造林綠化的投入,國土部門還要抓好主要交通幹道兩側可視範圍內礦山的整治和修復綠化;住建、教育等部門,要做好城鎮街道、社區和校園綠化;交通、水利部門要完成管轄範圍內的道路、河堤綠化,加強各類通道、濱水區域生態修復;農業、移民、扶貧、農業綜合開發等部門要結合涉林項目建設,大力開展植樹造林;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發揮各自作用,紮實有效地動員和組織民眾,通過捐資、認建、認養、義務植樹等多種形式,開展造林綠化。
(三)加強檢查督辦。各級黨委、政府要建立檢查督辦制度,加強對造林綠化的檢查督辦。市委、市政府將從市直單位抽出70名副縣級以上幹部組成6個工作團、70個督辦組,分別對6個縣(市、區)70個鄉(鎮、辦)的造林綠化進行駐點督辦。各督辦單位要加強對所聯繫單位的督促檢查,協調解決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林業部門要加強能力建設,發揮協調作用,承擔專業職能,牽頭組織綠滿鄂南行動的指導、檢查和督辦。
(四)嚴格績效管理。各級林業主管部門要抓緊制定綠色全覆蓋檢查驗收辦法。各級政府要將綠色全覆蓋納入政府政績考核體系,實行導向鮮明、評價科學、獎懲分明、問責嚴厲的績效管理。市政府每年將組織開展一次造林綠化任務完成情況檢查,評選綠化先進縣(市、區)、綠色示範單位、綠色示範小區、綠色示範鄉鎮和綠色示範村,對任務完成好的給予表彰;對政策措施不到位、工作進度緩慢、年度任務未完成的地方和部門進行通報;對不能如期實現綠色全覆蓋的,要約談問責。市政府每年拿出200萬元,對作出突出貢獻的先進個人給予表彰獎勵。
綠滿鄂南行動

表彰先進

2015年3月20日,在鹹寧市綠滿鄂南行動暨第五輪“三萬”活動現場推進會上,鹹寧市表彰了一批“綠滿鄂南”行動先進鄉鎮和一批“綠滿鄂南”行動先進企業。
被授予“綠滿鄂南”行動先進鄉鎮的分別為鹹安區汀泗橋鎮、嘉魚縣陸溪鎮、赤壁市官塘驛鎮、通城縣四莊鄉、崇陽縣白霓鎮、通山縣大畈鎮,被授予“綠滿鄂南”行動先進企業的則分別為湖北金珠油茶開發有限公司、通山縣石嶺油茶種植專業合作社、崇陽縣偉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通城縣黃袍山綠色產品有限公司、鹹安區萬山紅種植專業合作社。
為鼓勵先進,樹立典型,綠滿鄂南行動工作領導小組對受表彰的鄉鎮和企業分別給予5萬元和2萬元的獎勵。
綠滿鄂南行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