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緯(漢語詞語)

經緯(漢語詞語)

經緯,本指織物的縱線和橫線,此比喻條理秩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經緯
  • 讀音:jīng wěi
  • 解釋:比喻條理秩序
  • 出處:《左傳
  1. 織物的縱線和橫線。比喻條理秩序
    《左傳·昭公二十五年》:“禮,上下之紀,天地之經緯也。” 孔穎達 疏:“言禮之於天地,猶織之有經緯,得經緯相錯乃成文,如天地得禮始成就。”
    唐 歐陽行周 《送洪孺卿赴舉序》:“觀經緯機杼,則重緜繡段,日日當成。”
    清 俞樾 《茶香室叢鈔·紙織字畫》:“ 閩中 永春州 織畫,以羅紋箋翦為片,五色相間,經緯成紋。”
  2. 道路。南北為“經”,東西為“緯”。
    《周禮·考工記·匠人》“國中九經九緯,經塗九軌” 漢 鄭玄 註:“經緯,謂塗也。” 賈公彥 疏:“南北之道為經,東西之道為緯。”
    三國 魏 曹操 《度關山》詩:“車轍馬跡,經緯四極。”
  3. 規劃治理
    《左傳·昭公二十九年》:“夫 晉國 將守 唐叔 之所受法度,以經緯其民。”
    《舊唐書·褚無量傳》:“其義可以幽贊神明,其文可以經緯邦國。”
    清 姚鼐 《揚雄目錄序》:“蓋謂聖人之道,原本盛大。以仁義中正,順播於萬事,惟變所適,而物得其理。於是作《易》以教世,錯綜萬端,經緯人事。”
  4. 指文章結構的縱橫條理。
    晉 陸雲 《與平原書》之十一:“文章當貴經緯。”
    清 薛福成 《海關徵稅敘略》:“余受而閱之,條分件系,經緯分明。”
  5. 經書和緯書。
    《晉書·隱逸傳·宋纖》:“隱居於 酒泉 南山 ,明究經緯,弟子受業三千餘人。”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勉學》:“俗間儒士,不涉羣書,經緯之外,義疏而已。”
    《宋書·禮志四》:“自經緯墳誥,都無一月兩獻,先儒舊說,皆雲殊朔。”
  6. 謀劃計謀
    宋 楊簡 《石魚偶記》:“夫士大夫幼而學,壯而行,其胸中固自有經緯。”
    明 張四維 《雙烈記·乞恩》:“我只道二賊胸中實有經緯,原來無計。”
    郭沫若 《黑貓》七:“幕後一定還有些什麼經緯的,我不知道當時的內幕是怎樣。”
  7. 經線、緯線或經度、緯度的合稱。
    鄭觀應 《盛世危言·西學》:“所謂地學者,以地輿為綱,而一切測量、經緯、種植、車舟、兵陣諸藝,皆由地學以推至其極者也。”
    黃宗英 《大雁情》:“不等到各自背囊里的雜食交換著吃完,就已天南地北、從古到今,數著地球的經緯,談個沒夠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