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技術開發能力

經濟技術開發能力

經濟技術開發能力是指在特定區域內人們有效利用各種人力和物質資源來為社會生產和人民生活提供各種有用的商品及勞務的能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經濟技術開發能力
  • 領域:經濟
  • 概述:有效利用人力物質資源
  • 性質:衡量指標
意義,衡量指標,

意義

所謂的它表明一個社會能夠超越傳統農業經濟的程度以及致力於工業化經濟發展的水平。

衡量指標

國際上通常利用如下四個指標來衡量一國的經濟技術開發能力
(1)人均能源消費量。
主要指煤炭石油天然氣、水和核能等五類能源的人均消費水平。一國或地區人均能源消費量的多少,反映經濟發達程度的高低,工業化、科技和管理水平越高,人均能源消費量越大。
(2)人均收入水平。
通常用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來反映。它是衡量經濟發展水平的最具綜合性的指標,還可用作大致衡量購買力市場潛量的尺度。故在各國所進行的大量的投資環境評估中,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實際上成了必不可少的主要指標。
(3)非農業部門僱傭勞動力的比例。
它從人力資源的分布和利用角度反映出了一國或地區工業化程度。
(4)非農業部門的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
它綜合反映一國或地區的工業化水平。運用上述指標,便可大體弄清一國或地區所處的經濟發展階段、經濟結構和工業化水平,以及由此決定的經濟技術開發能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