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成長方式研究

《經濟成長方式研究》

田春生、李濤 主編

江蘇人民出版社 2002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經濟成長史
  • 外文名:history of economic growth
基本信息,目錄信息,

基本信息

《經濟成長方式研究》
田春生、李濤 主編
江蘇人民出版社 2002年

目錄信息

序言
導論
上篇 理論基礎
第一章 馬克思主義經濟成長理論
第一節 基本概念辨析
第二節 馬克思的經濟成長理論
第三節 其他馬克思主義增長理論
第二章 西方經濟成長理論與發展理論
第一節 古典經濟成長理論概述
第二節 現代經濟成長理論:開端和早期發展
第三節 新經濟成長理論
第四節 經濟發展理論概述
第三章 經濟成長的要素、機制及其實現方式
第一節 經濟成長的要素
第二節 經濟成長的機制
第三節 提高經濟成長質量及其途徑
中篇 國別經驗
第四章 美國經濟成長方式分析
第一節 美國經濟成長的過程及因素分析
第二節 美國的“新經濟”增長
第三節 美國經濟成長過程中的政策選擇
第五章 戰後歐洲(西歐)主要國家的經濟成長方式
第一節 戰後西歐國家經濟發展進程及產業結構變化趨勢
第二節 擴大資本積累:實現戰後西歐經濟成長的物質基礎
第三節 科技進步是經濟成長最主要的推動力
第四節 國家巨觀經濟管理的作用
第五節 大力推進經濟國際化
第六章 戰後日本經濟成長方式的分析
第一節 日本經濟成長的階段
第二節 日本經濟成長的因素分析
第三節 日本經濟衰退的原因與發展潛力
第七章 亞洲新興工業化國家和地區的經濟成長方式
第一節 經濟高增長和增長方式的轉變
第二節 促進總和要素生產率迅速提高的主要因素
第三節 制約當前經濟成長方式轉變的主要因素
第八章 蘇聯經濟成長方式
第一節 蘇聯經濟成長的主要階段
第二節 蘇聯經濟成長方式的基本特徵
第三節 制約蘇聯經濟成長方式轉換的主要原因
第九章 拉美國家的經濟發展與增長路徑演變
第一節 工業化進程前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及增長方式
第二節 20世紀30年代以來的工業化進程與經濟成長方式
第三節 20世紀80-90年代的經濟改革和結構性調整
下篇 國際比較
第十章 各類國家和地區經濟成長的路徑和特點比較
第一節 美歐發達市場經濟國家經濟成長的特點
第二節 日本和東亞新興工業化國家與地區經濟成長的特點與主要措施
第三節 中央計畫經濟國家難以實現持久經濟成長的原因
第四節 拉美國家實現經濟成長的過程所提供的教訓
第十一章 從國際比較看中國經濟成長中的問題
第一節 經濟成長實績的比較
第二節 生產率的比較
第三節 產業結構變化的比較
第四節 城市化水平的比較
第五節 貿易依存度的比較
第十二章 中國經濟成長的潛力、空間與戰略選擇
第一節 中國經濟發展的動因分析
第二節 中國經濟成長的潛力和空間
第三節 中國轉變經濟成長方式的戰略選擇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