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人的行為動機

經濟人的行為動機

《經濟人的行為動機》是經濟管理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圖書。

基本介紹

  • 書名:經濟人的行為動機
  • 作者:馬姍伊 
  • ISBN:9787509616734 
  • 出版社經濟管理出版社
  • 開本:16開
基本信息,內容簡介,目錄,

基本信息

作者:馬姍伊 著
出版社:經濟管理出版社
ISBN:9787509616734
出版日期:2011 年12月
開本:16開
頁碼:211
版次:1-1

內容簡介

馬姍伊所著的《經濟人的行為動機》以經濟人的行為動機為研究對象,沿著經濟人的發展脈絡,構建了經濟人行為動機範式,比較完整地解釋了馬克思主義經濟學關於經濟人行為動機的內涵,建立了利己動機的八種新劃分,提出了衡量社會福利水平的福利輻射指數,填補了國內學者關於經濟人行為動機研究方面的空白。
《經濟人的行為動機》在許多方面都有所創新。作者對於經濟人中利己與利他關係進行了全新的界定,同時將經濟人的利己動機劃分為物質上的利己和精神上的利己,並指出經濟領域人的利己行為動機將隨著個人與物質關係的弱化而逐漸演變。這個理論框架清楚地解釋了人類社會的發展趨勢,為經濟人從抽象走向現實提供了科學的解釋。

目錄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問題起源
一、研究背景
二、理論與實踐意義
三、研究目的
第二節 國內外研究現狀
第三節 基本概念與研究範疇
一、假設
二、經濟人假設
三、利己
四、利他
五、理性
六、方法論個人主義
七、方法論整體主義
第四節 研究架構與創新
一、研究架構
二、本書的創新之處
第一章 經濟人行為動機的理論回顧
第一節 經濟人的行為動機與經濟學的研究對象
一、經濟學研究對象的七種劃分
二、分析和總結
第二節 斯密前經濟人思想的萌芽
第三節 斯密的經濟人思想一
一、斯密生活的時代與經濟人思想的形成
二、斯密的方法論
三、斯密的經濟人思想的內涵
四、斯密經濟人思想的誤解——斯密問題
第四節 經濟人行為動機的發展——各流派的觀點
一、西方經濟學界的三種觀點
二、經濟學各流派的觀點
第二章 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與經濟人的行為動機
第一節 馬克思主義經濟人的理論淵源
一、斯密
二、邊沁
第二節 馬克思主義經濟學中的經濟人思想
一、商品交換和經濟人
二、剩餘價值生產和占有與經濟人
三、自由人聯合體——作為經濟人消亡的社會條件
四、經濟人是一個歷史範疇而不是永恆範疇
第三節 馬克思經濟人階級性的歷史考察
第四節 幾個有爭議性的問題
一、經濟人具有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體現了一定的階級性
二、共產主義社會是否存在經濟人
三、馬克思經濟人的二重性:抽象人和現實人
第五節 馬克思主義的計畫經濟理論與利他主義行為
一、馬克思主義的計畫經濟理論
二、計畫經濟理論的實踐
三、我國計畫經濟體制下是否存在經濟人
第三章 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與經濟人的行為動機——中國學者的解讀
第一節 海派經濟學的觀點
一、海派經濟學:批評了經濟人的三個基本命題
二、新經濟人論:海派經濟學的一個基本假設
三、新經濟人的貢獻
四、新經濟人的不足
第二節 孟捷:經濟人與馬克思主義經濟學
一、斯密經濟人的矛盾
二、馬克思論“資本主義生產當事人”
三、孟捷教授的貢獻
四、孟捷教授的不足
第三節 楊春學:利己與利他
一、馬克思主義經濟學中的經濟人
二、利己與利他——斯密問題
三、利他主義的經濟模型
第四節 國內其他學者的觀點
一、衛興華教授的觀點
二、周福安的觀點
第四章 經濟人的行為動機——追求最大化
第一節 追求最大化
一、經濟人追求的“最大化”
二、經濟人追求“最大化”新解
第二節 “雙重最大化”的兩把利刃——利己和利他
一、西方學者論利己和利他的關係
二、國內學者論利己和利他的關係
三、利己範疇的劃分
四、利他
五、利己和利他的關係
第三節 利己和利他關係的研究與驗證
一、福利輻射指數
二、利己和利他的博弈
三、利他與財富增加的關係驗證
第四節 從經濟人視角看慈善捐贈的動機
一、慈善捐贈動機研究的幾個誤區
二、慈善捐贈動機的傳統劃分
三、慈善捐贈動機的現代劃分
四、慈善捐贈動機劃分的誤區
五、慈善捐贈動機與經濟人
第五節 經濟人與誠信危機
一、經濟人誠信危機的表現和危害
二、誠信危機的原因
三、解決誠信危機的措施
第五章 經濟人的行為動機:從抽象走向現實
第一節 結論
一、關於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問題
二、幾個特殊社會下存不存在經濟人
三、經濟人追求的最大化
四、利己的劃分
五、福利輻射指數和社會福利輻射係數
第二節 研究展望
參考文獻
致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