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一個叫幸福的禮物

給孩子一個叫幸福的禮物

給孩子一個叫幸福的禮物——高情商孩子培養38妙方。

本書旨在告訴年輕父母,怎樣才能送給孩子“幸福”這一最珍貴的禮物。人們的幸福感覺往往不是來自於“多”,面是來自於“滿足”,這種滿足只會被那些能夠清楚感受並體會自己情緒的人所享受,換言之,高情商的人最幸福。閱讀本書就像經歷一次愉快的“情商之旅”,我們將與你一同進入孩子的內心世界,探索孩子成長中可能遇到的種種問題,體會孩子的喜怒哀樂,探討孩子的情緒由來,培養孩子的情緒能力。“愛嘉父母教室”將以“愛家”為理念,大力倡導為人父母者將親職教育當作一門博大精深的學問來學習和感悟,歡迎年輕父母一起來做做家教的功課吧!

基本介紹

  • 書名:給孩子一個叫幸福的禮物
  • 作者:孫嘉卿 
  • ISBN:9787802181168 
  • 類別圖書>親子/家教>品格養成
  • 頁數:154 
  • 定價:19.80元 
  • 出版社:中國宇航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6年06月01日
  • 裝幀:平裝 
基本信息,作者簡介,目錄,摘要,

基本信息

作者:孫嘉卿:編著
版本:第1版
頁碼:154:頁
出版日期:2006年06月01日
ISBN:9787802181168
字數:14.8萬字
裝幀:平裝
定價:¥19.80元

作者簡介

孫嘉卿:就讀於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長期服務於雪絨花心理熱線,在兒童心理研究、青少年心理研究方面見長。

目錄

學習篇為什麼要培養孩子的情商
你想培養一個怎樣的孩子
情商與幸福
情商是可以培養的
你是一個高EQ的高長嗎
實踐篇EQ培養的經典模式
我的孩子樂觀嗎
樂觀促進健康
悲觀是這樣固化來的
樂觀是一種思維方式
日常語言中的學問
怎樣和孩子溝通
孩子究意想說什麼
怎樣跟孩子說話
怎樣讚美、鼓勵和批評
怎樣跟別的孩子做比較
怎懲罰和獎勵
解讀“問題行為”
怎樣適當懲罰
“不懲罰”也是一種懲罰
巧用獎勵
小朋友,大學問
孩子總是“欺負人”
“被欺負了”怎么辦
“好孩子”交“差朋友”
不可忽視的“同儕壓力”
談“性”不色變
童年時代的小秘密
“性家教”,從幼兒時開啟
“早戀”,我們不如換個詞
如何建立孩子的自尊心
自尊心的培養從尊重開始
告別教育中的“不公正”
應對“侮辱事件”
反思篇當代父母的“EQ時尚”
鐘聲:當代兒童的生存現狀
生活條件好了,自由時間少了
學習的機會多了,選擇的難度大了
競爭——21世紀的關鍵字
我的孩子怕競爭
解讀“考試焦慮”
壓力,不過如此
小挫折,大智慧
媒介——資訊時代的新問題
電視機前的童年
泡在網咖的孩子
掌中的“小世界”
危機篇當情緒的警報拉響
這些孩子需要愛
傷害自我的孩子
其實不想走
玫瑰,開得太早
附錄

摘要

情商出招
每個家長都會有自己的想法,這些想法無所謂對錯,因為愛孩子的心都是一樣的,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好”呢?
小梅子的爸爸媽媽也是一樣,他們找到讓人信賴的曾爺爺,想聽聽老人的想法。老人說:“我老了,沒有你們那些時髦的思想,也不理解你們這么爭有什麼意義。可是,我打小就這么想,人活在世上,追求的不就是個‘幸福’嗎?”
幸福究竟是什麼?怎么給孩子幸福呢?梅子媽媽自己不曾想過這些問題,更不曾認真體會過幸福的感覺。夜裡睡不著,她下床來,看著小床里微笑著熟睡的小梅子,突然有一種異樣的感覺,踏實、溫馨、快樂、陶醉……不知不覺,她的嘴角也掛著一絲微笑。她驚訝地想,難道這就是“幸福”?
如果你已經身為人父人母,相信你也一定體會過這種“幸福”的感覺。那你是否也希望這種感覺能與孩子一生相伴呢?再想像一下平時的一些事情,有的常常讓你氣得吃不下飯,睡不著;也有的讓你痛苦萬分,心情壓抑,你是否希望自己的孩子離開這些可怕的“情緒”呢?
幸福是一個古老而永恆的話題,可是,你是否仔細觀察過,孩子平時快樂嗎?這個小小孩兒的世界並不比你的世界簡單,他的喜怒哀樂有時過度表達,有時表達不足,有時用了比較含混的方式,有時甚至用了在你看來相反的方式。只有走進孩子內心的人才會發現,小小孩兒的世界也很豐富。
其實幸福是一種感覺,而這種感覺來源於一些正面的情緒。就如同第一次聽到你愛的人對你說“我愛你”時的感受,那些激動、興奮、喜悅、開心、驚訝等等複雜情緒就交織成了幸福的感覺。前面我們提到了很多詞語——喜、怒、哀、樂、激動、興奮、喜悅、開心、驚訝……簡單地說,這些詞語構成了一個辭彙——情緒。我們不難發現,一個人是否幸福,只要看看自己的情緒就知道了,如果我們能經常感受到快樂、激動、興奮、喜悅,即便自己不說,別人也能從我們神采奕奕的眼光中感受到“幸福”,倘若我們總是被憤怒、恐懼、抑鬱、煩悶這些情緒困擾,那我們自己也會先給自己下個結論——我們是不快樂的。
幸福這個詞含義廣泛,卻所指明確。我們最常犯的一個錯誤就是以己推人,以為在自己看來幸福的,別人也這樣感覺。像小梅子的爸爸媽媽那樣,把他覺得崇高或美好的事情強加在小梅子身上,希望小梅子成為那個自己夢想中的人。他哪知道,那些讓他開心的事,並不能讓孩子也開心,他的情緒不是孩子的情緒。其實,細想來,這些想法有些自私,畢竟小梅子不是一個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