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南形意拳

終南形意拳

終南形意拳起源於中國道教聖地——陝西省長安縣終南山,是中國道教全真道派內修外煉,養性強身的主要功法之一,由終南形意拳俗家弟子第一代掌門人張喜斗先生自陝西省長安縣終南山三聖宮,竹林寺,隨全真派懷南子道長習得而傳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終南形意拳
終南形意拳介紹,終南形意拳傳承年表,終南形意拳拳法特色,終南形意拳歷代人物表,

終南形意拳介紹

終南形意拳起源於中國道教聖地——陝西省長安縣終南山,是中國道教全真道派內修外煉,養性強身的主要功法之一,由終南形意拳俗家弟子第一代掌門人張喜斗先生自陝西省長安縣終南山三聖宮,竹林寺,隨全真派懷南子道長習得而傳承。還俗回鄉後,張喜斗曾任山西省長春會所鏢師和會長。後傳侄張士林,在晉軍號稱"活周侗",曾任山西閻錫山、東北張作霖、天津傅作義等部隊任武術教官(軍銜至團長級)。五十年代初,張士林應邀來到上海,先受聘中華武術會教拳,1954年6月21日,與武術界前輩在上海陝西南路體育館表演,張士林此番表演的是蟠龍三節棍和形意鴛鴦八卦足,技驚全場。這次上海武術界聯誼會同時表演的上海武術老前輩有王子平、王禧奎、蔡鴻翔、馬岳梁、王菊蓉、盧嵩高等人。張士林在上海教拳期間與盧嵩高、姜容樵、郝湛如、褚桂亭、王禧奎等老師交流來往密切。張士林在上海期間曾住在衛春元老師家中。(衛春元老師已於2007年離世)。因此衛春元老師完整地傳承了張士林大師的終南形意拳。
終南形意拳
形意拳本無門派之分,為有別於社會流傳之“心(形)意拳”,故稱之為“終南派”。張士林先生晚年有獨子張標,現在山西省形意拳協會任職。 有關張士林先生生平及終南派心意拳有關資料,請參閱《武林》編輯部1985年特刊《武林精粹》中《山西派形意拳》一文和王禮著《形意拳精義》一書(書前有 名家資料照片“著名形意拳家張士林與張占魁格鬥像”)

終南形意拳傳承年表

從終南形意拳傳承的拳譜來看,衛春元先生傳承的終南形意拳在馬氏年代之後才有明確記載並有證可查,按拳譜上記載終南形意拳源自姬氏後由李政傳張丹士(清代一武將,終南山道士)。中國武術已有幾千年的歷史了,在冷兵器時是捍衛國家民族生存的主要武裝手段,到明清時期中國武術發展達到一個頂峰,各門各派內容都發展比較豐富完善。從終南形意拳的內容來看說明明清時代武術不論從套路、技法和武術理論已經十分發達了。
終南形意拳
目前所流傳的終南形意拳主要有三支,一支是由張士林嫡子張標先生為代表的山西交城一脈;一支由張士林高足蘇進明為代表的山西太原一脈;一支則由張士林所傳,以衛春元為代表的上海一脈,衛春元於2007年過世,繼衛春元之後尚有其弟子郭鴻麟等在上海傳承終南形意拳術。

終南形意拳拳法特色

終南派心意拳根據岳武穆脫槍為拳之意拳雛形經歷代真人不斷實踐和完善,形成一套科學的拳術體系。全名“十二形意十大形拳”。為有別於民間流傳之心(形)意拳,故現稱之為 “終南派形意拳”。其中十二形為十二個套路,每個套路包含十個技擊形態,暗含“十天干,十二地支”之理,與其他拳種不同的是,套路中每個動作均可拆出單個動作反覆演練,而套路編排又非常連貫、科學,實屬武之瑰寶。
五行拳暗合五行之理,拳勢變化遵循“九變”之法,處處體現出道家哲學思想和武穆拳學要義。 樁功有六合樁,盤龍樁 內功:養靈根,修基根,盤泉根 器械:十三英戰槍,盤龍棍,八仙劍,纏絲刀 獨門器械:子母鴛鴦鉞,日月乾坤圈,地躺雙刀(此功為岳家軍破鐵甲連環馬之術,左手刀格擋兵器,右手刀砍馬腿,此功現已失傳)
終南形意拳
衛春元先生所傳的終南派形意拳特點可歸納為十八個字:拳架嚴謹、酣暢;內容豐富、多彩;發勁獨特、完整。拳架嚴謹、酣暢主要表現在每招每式一絲不拘,來龍去脈演練得極其完整。以劈拳為例其總結為"四圈一併排十三勁"將劈拳每一個變化都演練的非常清楚。似教科書般嚴謹,而整個動作又極其順暢、淋漓,將形意拳的特色表現得淋漓盡致,內容豐富、形象。衛春元先生所傳的終南派形意拳除十二形、五行拳外,尚有八肘八膝、三十六肘、八翻掌、七十二插掌、龍形八卦、鴛鴦腿、盤根等內容。器械有八仙劍、盤龍根、五行刀、地躺刀、十二形匕首、虎頭鉤、流星錘、十三步槍、十三馬槍、蛇形九節鞭、金錢圈等,種類多且內容豐富。以十二形中龍形為例,其有不同形態的十二條龍組成,編排完整、形神兼備,技擊性與觀賞性高度統一。

終南形意拳歷代人物表

【終南派形意拳歷代傳承人物】
張喜斗
終南形意拳
終南形意拳俗家弟子第一代掌門人張喜斗先生自陝西省長安縣終南山三聖宮,竹林寺,隨全真派懷原子道長習得而傳承。還俗回鄉後,張喜斗曾任山西省長春會所會長、上海大義鏢局鏢師。
終南形意拳
張士林
張士林先生有當代"活周侗"之稱,其拳技相當精湛,先後在張作霖、馬占山等部隊擔任武術教官,並以家傳的形意拳作為部隊的訓練科目。終南形意拳特點:實戰性強、注重發勁,象形取意。
終南形意拳
衛春元
衛春元隨形意拳名家張士林先生學習終南形意拳。衛先生的拳架嚴謹求精、功力深厚,特別是蛇形、虎頭鉤、形意八法盤根,上海市體委有關方面專門為其錄像,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加以保存。
終南形意拳
張標
 張標是張士林先生的獨子,為終南形意拳第三代傳人。目前為太原市晉源區武協主席,山西省形意拳協會委員,一級武術裁判員,武術七段。其近古稀之年,仍積極帶領弟子們弘揚全民武術健身運動。
郭鴻麟
終南形意拳
郭鴻麟師承形意名家衛春元老師。深得真傳,行拳風格與衛老師極為相似。曾多次獲獎上海市傳統武術比賽以及太極拳推手、散手比賽,並先後在《武林》《柔道與摔跤》等雜誌發表文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