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外液滲透壓

滲透壓、酸鹼度(pH值)和溫度是細胞外液理化性質的三個主要方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細胞外液滲透壓
  • 單位:mmol/L
細胞外液滲透壓,血漿的滲透壓,

細胞外液滲透壓

滲透壓是溶液本身的一種性質,所謂溶液滲透壓,簡單來說,是指溶液中溶質微粒對水的吸引力。溶液滲透壓的大小取決於單位體積溶液中溶質微粒的數目,溶質微粒越多,即溶液濃度越高,對水的吸引力越大,液滲透壓越高;反過來,溶液微粒少,即溶液濃度越低,溶液滲透壓越低。常用mol/L或mmol/L或kPa表示。

血漿的滲透壓

血漿滲透壓的大小主要與無機鹽、蛋白質的含量有關。在組成細胞外液的各種無機鹽離子中,含量上占有明顯優勢的是Na+和Cl-,細胞外液滲透壓的90%來源於Na+和Cl-。在37℃時,人的血漿滲透壓約為770KPa,相當於細胞內液的滲透壓 。
血漿的滲透壓與0.9%的NaCl溶液或5%的葡萄糖溶液的滲透壓大致相等,故0.9%的NaCl溶液或5%的葡萄糖溶液為血漿的等滲溶液,前者又叫生理鹽水。梵谷於0.9%的NaCl溶液者稱為高滲溶液,低於這則成為低滲溶液。
血漿滲透壓有兩部分構成:一部分是血漿中的無機鹽、葡萄糖、尿素等小分子晶體物質形成的血漿晶體滲透壓;另一部分是血漿蛋白等大分子物質所形成的血漿膠體滲透壓。由於血漿中小分子晶體物質非常多,因此血漿滲透壓主要是晶體滲透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