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寺(西藏昂仁縣紫金寺)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紫金大寺,位於西藏日喀則地區昂仁縣,是一座藏傳佛教寺院。21世紀初,該寺已定為藏傳佛教覺囊派300餘年後返藏中興的祖庭。稱之為“香波孜阿”城堡距今有2000多年歷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紫金大寺
  • 地理位置:西藏高原
介紹,文物,歷史,

介紹

紫金大寺,位於西藏日喀則地區昂仁縣,相傳吐蕃第七代君主止貢贊普曾在此修建王宮,稱之為“香波孜阿”城堡距今有2000多年歷史,後來藏傳佛教覺囊派創始人篤補巴大師(1292-1361)親臨此地。發現紫金山顯現出香巴拉神宮之幻影,預言其高徒聶溫·貢噶貝(1285-1379年)將來此建寺講經布道。曾僧眾多達一千多人,距今也有700多年。此後,在此殊勝古剎培養出無數高僧大德,其中著名的有覺囊派大成就者貢嘎羅追、仁達瓦、覺墊·索南桑布、降央·貢卻桑布、覺囊·貢嘎珠確、大堪布·龍日加措上師、覺囊·多羅那他和喇嘛圖旺。黃教創始人宗喀巴大師,曾在此學習三年。著名的佛學大師泊東·卻列朗傑等。該寺金剛法師之座主傳承是聶溫·貢嘎貝大師,貢嘎羅追、降央·貢卻桑布、成卻·南卡沃色、班欽·南卡貝桑、覺囊·貢嘎珠確、大堪布·龍日加措上師、覺囊·多羅那他和圖旺上師。傳承不斷,法脈昌盛。

文物

該寺有諸多文物,其中最珍貴的是十八僧院之主供像“能言釋迦牟尼佛”和“能言綠度母”在紫金寺的周邊山坡上顯現出天然形成的“蓮花生大師像”“十六羅漢”和“觀世音菩薩”等許多勝跡。紫金寺的前面有天然泉水“紫金玉措”及著名藏戲劇本《朗薩文波》中記載的紫金橋等。

歷史

1904年4月11日英軍侵入了江孜。攻占乃寧寺後,6月28日的一天早晨,一部騎兵和大批步兵,從加仲方向迂迴到紫金寺北面的噶西拉木地區,另一部分敵兵也於同時到達邦玉寵堆和卡熱地方,然後集中全力攻占了紫金寺後山頭。一場紫金寺爭奪戰打得異常激烈,不料噶西拉木的敵軍也突然出現在寺院前發起攻擊,後山的敵軍也向下壓來,敵人以密集的炮火摧毀了寺院。
在紫金寺保衛戰中,9個扎倉和擁有40根柱子的大殿,還有9座樓房和60所僧舍,均毀於英軍的炮火之下。寺內的文物被侵略軍洗劫一空,有高達4米、小至14厘米的銅製鍍金佛像1000多尊;唐卡、鍛繡佛像、金粉書寫的《大藏經》“甘珠爾”,蒙古地方和祖國內地以及尼泊爾出產的各種佛事樂器,金、銀、銅質的大小神燈和聖水碗等大小器皿,有銀制曼扎、銅製嗩吶,以及各種神龕和祭品等。這伙英國強盜甚至連該寺大殿內僧眾坐的長墊子也搶走了。侵略軍搶劫完寺院後就放火燒掉了紫金寺,至使倖存下米的扎巴(寺院無地位的普通僧人)到處流浪行乞。英軍在駐紮紫金、江熱各地期間,任意將戰馬放於農民的莊稼地里,造成當年千萬克青稞絕收,英軍更是恣意強姦婦女,搶奪藏族民眾財物、牛羊。”
摘自:中國國學網——《西藏軍民抗英戰爭:捍衛國家主權 血染雪域高原(4) 》的一段記載
紫金寺也是當地主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紫金寺已定為藏傳佛教覺囊派300餘年後返藏中興的祖庭。
寺廟重建工作已由國家宗教部門審批通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