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蘇葉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紫蘇葉粥
  • 性質:藥膳
  • 功效:解表散寒,行氣寬中
  • 主要食材:紫蘇葉,大米
概況,中醫理論,注意事項,

概況

粥方組成:紫蘇葉10克,大米100克。
煮製方法:將蘇葉擇淨,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浸泡5 ̄10分鐘後,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為稀粥,或將鮮蘇葉洗淨,切細,待粥熟時調入粥中,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2劑,連續2 ̄3天。
功 效:解表散寒,行氣寬中。
適 應 症:適用於外感風寒所致的惡寒,發熱,頭痛身痛,鼻塞無汗,脘腹脹滿,噁心嘔吐等。
粥義解說:紫蘇葉,又名蘇葉、蘇梗,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紫蘇的莖、葉,臨床套用時分為莖、葉使用。

中醫理論

中醫認為,蘇葉性味辛、溫,入肺、脾經,有解表散寒,行氣寬中之功,本品辛香溫散,入肺走表而發散風寒,又能走脾行血而寬中,對外感風寒,內兼濕滯之症尤為適宜,《本草綱目》言其"解肌發表,散風寒,行氣寬中,消痰利肺,和血溫中止痛,定喘安胎"。《本草正義》言"紫蘇,芳香氣烈,外開皮毛,泄肺氣而通腠理,上則通鼻塞,清頭目,為風寒外感靈藥;中則開膈胸,醒脾胃,宣化痰飲,解鬱結而利氣滯"。藥理研究表明,本品能擴張皮膚血管,刺激汗腺而有發汗作用,能促進消化液分泌,增強胃腸蠕動。夏季,暑濕侵襲,肢體重困,胸脘滿悶,食欲不振,常用本品煮粥服食,可解表散寒,芳香化濕,起強身健體之效。

注意事項

1.紫蘇入藥宜分蘇葉、蘇梗,兩者入藥部位不同,功能各有偏重,蘇葉質輕長於宣散,故凡解表散寒宜選用蘇葉;蘇梗質重偏於走里行氣,故凡理氣寬中,順氣安胎宜選用蘇梗。
2.本品屬芳香類藥,不宜久煎;
3.本品辛溫走散,有耗氣之弊,氣虛者慎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