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繡鞋·閱世

《紅繡鞋·閱世》是一首散曲,作者宋方壺(元)。

基本介紹

基本信息,作品原文,作品注釋,作品簡析,題解,作者簡介,

基本信息

作者:宋方壺
曲牌:紅繡鞋

作品原文

【中呂】紅繡鞋
閱世
短命的偏逢薄倖⑴,老成的偏遇真成⑵,無情的休想遇多情。懵懂的憐瞌睡⑶,鶻伶的惜惺惺⑷,若要輕別人還自輕。

作品注釋

⑴短命:此處指缺德的人。薄倖:無情的,負心的。指無情無義的人。
⑵老成:世故,社會經驗多。真成:真摯老實。
⑶懵(měng)懂:痴呆,不曉事。指糊裡糊塗的人。瞌睡:糊塗,混日子。憐:愛,喜歡。
⑷鶻(gú)伶:精靈鬼,狡猾的。惺惺:機警的,聰明的。兩者都是指聰明的人。

作品簡析

這首曲子題為“閱世”,是作者人生體會的結晶,也可看作生活的箴言。作者把視角從多數元曲家關注的仕途官場移向廣大社會和人民大眾,從道德人情方面去審視人與人的關係,觀察總結出一些具有積極意義和普遍意義的人生哲理。俗話說,“人心換人心”,“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些並非虛妄,是千百年來人們生活經驗的總結,是生活的真諦。宋方壺運用散曲形式,使這些經驗得到更通俗、形象的文學表現。
曲子以三句一組分為兩層。每三句的前兩句寫人所共知的現象作為陪襯,目的是引出作為對世人警策的第三句。而每一組又是由正反兩重意思組成。全曲層次清晰,渾然一體。

題解

此首曲題為《閱世》,閱的是世態人情。全曲分為兩個部分:前三句一部分,後三句一部分。兩個部分均是前兩句談“閱"的內容、現象,後一句談作者的看法、結論。無論是“無情的休想遇多情”,還是“若要輕別人還自輕”都是警策語。即便是談現象的“懵懂的憐瞌睡,鶻伶的惜惺惺”等語,也都頗為深刻,揭示人生哲理。

作者簡介

宋方壺
元代散曲作家。名子正,“方壺”為其號。松江華亭(今上海松江)人,生卒年及生平事跡不詳。貝瓊清江集》中《方壺記》記載:“今子正居鶯湖之要,甲第連雲,膏腴接壤,所欲既足而無求於外,日坐方壺中,或觴或奕,又非若余之所稱而已。”從中可知他家產豐厚,生活富裕,未入仕途。今存小令十三首,套數五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