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亂燒

紅亂燒

四川貢嘎山山腳下“海螺溝”有很多紅色的石頭,紅石頭聚集在一起,一直通到一個山谷山腳下,當地人形象的把這裡稱之為紅亂燒。傳說為高僧象雄東群為救百姓打破規矩,毅然出掌殺死作惡的巨蟒,鮮血噴濺,染紅四周山岩。對於其科學成因,現有微生物說,藻類說,地衣說三種認可度較高的猜測·。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紅亂燒
  • 地址:四川貢嘎山
  • 別名:海螺溝
  • 名稱由來:許多紅石頭聚集在一起
簡介,位置,傳說,紅石成因,

簡介

位置

四川貢嘎山山腳下有一個神奇的地方,叫“海螺溝”那裡有很多紅色的石頭,紅石頭聚集在一起,一直通到一個山谷山腳下,當地人形象的把這裡稱之為紅亂燒。

傳說

話說很久前,天氣異常乾旱,一條巨蟒口渴難耐,準備過“天然盆景”盡頭的大炮山到大渡河飲水。來到氂牛溝,四周青山滴翠,溝中清波蕩漾,頓覺精神好轉。巨蟒忍不住駐足放嘴憨吸。轉眼間,整條河就快要被吸盡,綠樹枯萎,青草焦黃,土地龜裂,莊稼死亡,百姓乾渴難耐,情況危在旦夕。此時,高僧象雄東群為救百姓,急中生智打破規矩,毅然出掌殺生。朝正在憨吸中的巨蟒一掌打下去,頓時巨蟒翻滾,鮮血噴濺,染紅四周山岩。巨蟒勉強移動了一下便再也不能動彈,喝進肚裡的水全然吐出,均勻地噴向受大旱的氂牛溝。頓時花草復甦,山川還原生機,土地不僅比以前滋潤,而且更加肥沃。從此,這裡連年風調雨順,百姓過上了好日子。而這條巨蟒逐漸蜷縮扭曲,最後化成頂鍋山,此地也變成了如今血紅般的山岩峽谷。

紅石成因

誰給石頭披紅袍?
通常我們看到的帶顏色的石頭,都是岩石在漫長的地質變化中形成的,它們的顏色是融在石頭裡的,可這裡石頭的紅色,不是從石頭內部透出來的,倒像是有一層薄薄的東西覆蓋在上面,石頭不是整個紅色,在和地面或其他石頭接觸的地方沒有紅色,就像是普通的石頭塗上了一層紅色。
從外形上看,這層紅色物質有點像苔蘚,可苔蘚有褐色的,綠色的,再有,苔蘚生長在陰暗潮濕的環境中,可是這些石頭聚集在山谷的空地上,而且越是有陽光的地方越是紅火,所以,“紅袍”應該不是苔蘚。在放大鏡下觀看,石頭上的紅色物質是有許多小顆粒組成,但是和地衣又不同。
到底這是什麼物質,尚無定論,比較有認可度的大概有以下幾點
一:石頭上布滿的紅色物質,是一種微生物,在高山特有的生態環境內得以繁衍,構成生命與歷史相融共存的奇特景觀。據中科院的研究,石頭上的紅色物質是一種有生命的原始藻類,但這種藻類的生長規律至今沒有圓滿的解釋。因為沙灘里的石頭都長了一層紅色的苔蘚,就好象沙灘里的石頭都穿上了喜慶的紅衣,使得燕子溝成了顏色的世界。據說只有在空氣品質很好的情況下,這種苔蘚才能夠生存,曾經有研究院的科學家為將這種石頭帶出去研究,結果剛下飛機,發現石頭上的紅色退了,因為空氣品質不好,導致石頭上的苔蘚無法生存。 2012年1月的中央電視台《走近科學》欄目,記者隨專家對四川貢嘎山下的海螺溝紅石灘做了詳細的探訪報導,到底紅石上長的生物究竟是什麼? 關於紅石上的生物究竟是什麼,網上有多種版本:1、地衣;2、真菌;3、苔蘚;4、微生物;5、藻類。事實是一種氣生絲狀綠藻---喬利橘色藻(Trentepohlia jolithus),鮮艷的血紅色是因為細胞內富含蝦青素(astaxanthin),這種類胡蘿蔔素能幫助橘色藻抵抗高海拔地區強烈的紫外線等。
二:銹紅的物質是一種極稀有的藻類(地衣的複合體),在濕度、溫度、氣候適宜的情況下,這種植物就會在岩石的表面自然生長,大概四五年後就會死亡,然後再生。其詳細的分類仍在研究中。
三:地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