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吉卡

米吉卡

米吉卡(原名曹娟),漢族,女,1981年出生,山東省煙臺市芝罘區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山東省作家協會簽約作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米吉卡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日期:1981年
個人檔案,人物簡介,作品,獲獎,收錄,暢銷,評論,觀點一,觀點二,觀點三,觀點四,觀點五,

個人檔案

米吉卡
原名曹娟
米吉卡
山東省作家協會簽約作家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人物簡介

米吉卡,80後兒童文學作家、山東省作家協會簽約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米吉卡
2006年起從事兒童文學創作,至今已在全國六十多家雜誌、報刊發表童話故事五百餘篇;出版童話作品集3部;兒童文學中篇小說、長篇小說、日記體小說、童話作品20餘部;幼兒啟蒙、學前兒童親職教育、學前教育教學參考資料、圖畫書等兒童文學作品10餘部(套,60餘本)。已出版作品總計:30餘部,累計:200萬字。

作品

一. 童話、童話作品集、長篇小說、中篇小說、日記體小說
編號 名稱 類別 年份 出版社1.《我是個壞心眼的女巫》 童話作品集,2007年9月,未來
2.《繡球花田》 童話作品集,2008年1月,中國社會
3.《小巫仙》 童話作品集,2008年3月,福建少年兒童
4.《長不大的小櫻子》 兒童文學 長篇小說,2009年1月,春風文藝
5.《瘋狂藍手指》 兒童文學 中篇小說,2009年6月,春風文藝
6.《別把我當小孩》 (二米哈皮日記①) 日記體小說,2010年4月,上海少年兒童
7.《拉鉤上吊一百年不變》(二米哈皮日記②) 日記體小說,2010年4月,上海少年兒童
8.《再跟你說話是青蛙》 (二米哈皮日記③) 日記體小說,2010年4月,上海少年兒童
9.《找呀找呀找包子》 (二米哈皮日記④) 日記體小說,2010年4月,上海少年兒童
10.《浴盆里的鱷魚》 童話,2010年6月,遼寧少年兒童
11.《10歲我最大。我的媽媽是公主》兒童文學 長篇小說,2010年7月,春風文藝
12.《10歲我最大。懶蛋老爸的揭發》兒童文學 長篇小說,2010年7月,春風文藝
13.《10歲我最大。家有笨狗不安寧》兒童文學 長篇小說,2010年7月,春風文藝
二.圖畫書、幼兒啟蒙、學前教育教學參考資料、學前兒童親職教育
編號 名稱 類別 年份 出版社14.《米米熊快樂認知叢書》圖畫書,2007年9月,四川少年兒童
米吉卡
(1)《米米熊的朋友們》
(2)《米米熊去看海》
(3)《米米熊的清潔日》
(4)《米米熊和自己玩》
(5)《米米熊的神奇畫筆》
(6)《米米熊的一天》
15.《好孩子是夸出來的》圖畫書,2009年1月,四川少年兒童
(1)《謝謝你》
(2)《祝賀你》
(3)《你真棒》
(4)《再想想》
(5) 《我愛你》
(6) 《別害怕》
16.《豆豆龍認知日記》幼兒啟蒙,2009年1月,福建少年兒童
(1)《豆豆龍變變變》
(2)《豆豆龍不喜歡吃蔬菜》
(3)《豆豆龍尿床了》
(4)《豆豆龍的白日夢》
(5)《豆豆餓了》
(6)《豆豆龍的怪念頭》
(7)《豆豆龍過生日》
(8)《豆豆龍去旅行》
(9)《豆豆龍捉迷藏》
(10)《豆豆龍喜歡問為什麼》
17.《我不怕上幼稚園了》學前教育教學參考資料,2009年1月,四川少年兒童
(1)《我第一》
(2)《幼稚園里朋友多》
(3)《我不哭》
(4)《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5)《我尿床了》
(6)《我不挑食》
18.《小鱷魚嘟巴》心靈成長圖畫書,2009年4月,四川少年兒童
(1)《誰的花開了》
(2)《我不喜歡說話》
(3)《你們真麻煩》
(4)《星星像什麼》
(5)《你看見妖怪了嗎》
19.《阿大和他的夥伴》 圖畫書,2009年6月,電子工業
(1)《會傳染的睡眠》
(2)《颳大風的日子》
(3)《奇怪的禮物》
(4)《阿大害怕了》
(5)《藏起來的勺子》
(6)《最後一個願望》
(7)《藏在耳朵里的歌聲》
(8)《美好的下午茶》
(9)《阿大的魔法棒》
(10)《不結束的煙花》
(11)《布朗的記事本》
(12)《32顆糖果的約定》
20.《聰明寶寶多元智慧型訓練》圖畫書,2009年11月,四川少年兒童
(1)《長糖果的樹》
(2)《丫丫的家》
(3)《青蛙一家》
(4)《兔小白的胡蘿蔔》
(5)《看不見的朋友》
(6)《月亮睡了》
(7)《小紅帽》
(8)《悲傷的小熊》
21.《寶貝入園一二三》學前兒童親職教育,2010年4月,四川少年兒童
(1)《我不想上幼稚園》(每冊125頁,定價:18.5元)
(2)《幼稚園里真好玩》
(3)《我愛上幼稚園啦》

獲獎

2007年6月,短篇童話故事《盤子、筷子、碗》榮獲第22屆陳伯吹兒童文學優秀作品獎。
2013年9月童話《床底下的妖怪》在第九屆“上海市作家協會幼兒文學獎”評選活動中榮獲優秀作品獎。

收錄

《2007中國最佳童話》收入《魔法湯》、《夾心餅乾》。
《2008中國最佳童話》收入《繡球花田》。
《2008年值得小學生珍藏的100篇童話》收入《夾心餅乾》、《遺落的熊》、《木偶》
《中國童話大師經典》收入《理髮店》、《稻草人》、《彩虹》、《朱古力街上的玩具店》、《我是個壞心眼的女巫》、《小女巫》、《魔法湯》、《阿莫的南瓜》、《兔子的冬天下白面》、《兔子哪裡去了》、《旋轉木馬》。
《2009年值得小學生收藏的100篇童話》收錄《朱古力街上的玩具店》、《丟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去》兩篇童話;
《2009年值得小學生收藏的100篇奇幻故事》收錄《兔女傭》、《魔法湯》兩篇奇幻故事;
《二米哈皮日記》(4冊)日記體小說,入選2011年新聞出版總署向全國青少年推薦百種優秀圖書、同年入選新聞出版總署2011年第三屆“三個一百”原創圖書。
《米米熊快樂認知叢書》、《我不怕上幼稚園了》先後翻譯到越南。

暢銷

2009年8月,《品格教育童話——膽小鬼》榮獲馬來西亞2009年8月中文圖書暢銷排行榜兒童類第一名。
2009年8月,《品格教育童話——吝嗇鬼》榮獲馬來西亞2009年8月中文圖書暢銷排行榜兒童類第七名。

評論

《米米熊快樂認知叢書》翻譯進越南之前,童話大師周銳就不無風趣的說:“外國人都將知道中國出了個米吉卡了”,又說:“米吉卡的作品是真正的、純粹的、一流的兒童文學。”
兒童文學博士譚旭東評論說:“米吉卡是這兩年冒出來的童話新秀,也是那種能夠寫出非常優秀的童話的作家,而且她的文字里散發出來的美感與詩意是一般作家所難以達到的。”
兒童文學評論家 唐兵說:“米吉卡用孩子的眼、孩子的心、靈動的筆,塑造真實不做作的孩子。”

觀點一

“神奇的化學反應”
陳伯吹兒童文學獎得獎作品集刊《風雨大蘆盪》2007年09月22日/譚楊紅
(譚楊紅,評論者系兒童文學碩士,《好兒童畫報》執行主編。)
《盤子筷子碗》是一篇很奇特的童話。不僅因為它有一個奇特的題目,而且因為從來沒有過一篇千把字的童話,在讀完後,會在我腦子裡同時呈現不同故事片段的疊加組合。這就如奇妙的化學反應,一種平常物質加上另一種平常物質,結果有時會令人意想不到。
“一天,三個外星人來到地球,童話是這樣開頭的。這算不得一個吸引人的開頭。在老一輩的故事裡有妖怪當道;在而今的故事中,外星人盛行。外星人來了!大家會聯想到什麼?入侵地球、陰謀、神秘武器、對抗?不要緊張,《盤子筷子碗》雖然不例外地也是寫三個星人入侵地球,可是作者沒有落入這一類題材容易犯的暴力的俗套,而是給外星人的入侵編織了一種可愛的打前站的方式,他們把自己變成了盤子、筷子和碗。可愛的理由和可愛的方式,讓要入侵地球的外星人也變得可愛起來,仿佛讓人覺得這只是三個外星孩子來地球進行一場遊戲。人的本性中大概都充滿了對陌生事物的惶恐,在惶恐面前想像的編織也會不自覺變得兇險起來。所以把外星人表現得不那么兇險、醜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其實需要很大的童心和智慧。
童話的中間部分讀起來更像是一段生活化的散文。一個叫彎彎的孩子失去了心愛的小狗,她的好朋友比特為了讓彎彎高興起來,給彎彎做了許多好吃的。當然,“做飯菜”實際上是兩個孩子的遊戲,做的菜——肉絲卷、草莓果子、煎糊的雞蛋、米飯,其實是一些彩色的石子和沙子。這是再平常不過的小孩的過家家遊戲,雖然有趣,但已被描繪會無數。大凡成人回憶兒時或有志寫兒童文學的人,往往會從這一幕寫。我們的作者是個年輕的女孩子,所以過家家的經歷對她應該可以信手拈來。
在這一場作者似乎信手拈來的過家家的遊戲中,其實包含了一條經過設計的無形的愛之鏈。彎彎為死去的小狗傷心,比特為彎彎的傷心而擔心,而讀者也會為比特著急,他該怎么做才能讓彎彎高興起來呢?在不知不覺中,愛在傳遞,從文字里,一直傳遞到了文字外。那些比特為了讓彎彎高興而特意做的食物,實際上是假的;彎彎 ,也是假裝的,可在這種假裝中,充滿著愉快、友情和愛是真真切切的。孩子的心其實很單純,愛也不需要多少華麗的包裝和敷料。
現在的孩子,父母很寶貝,花很多錢給他們買這買那,可我覺得孩子更希望能多點時間和小夥伴們一起玩,在玩耍中學會怎樣和人相處,怎樣愛人,怎樣分享。而特意為兒童而著的兒童文學中也處處充滿了這種貼心的,孩子能接受的愛的力量。在閱讀的快樂中,孩子自然而然會接受愛的教育。
在這篇童話中愛是一種催化劑,它讓文字轉化成了“心靈雞湯”。而另一種神奇的催化劑隱藏在情節結構中。請注意,過家家用的餐具是外星人變的盤子、筷子和碗,孩子們的“飯菜”被裝在了這些外星人變的盤子筷子碗裡。這是整篇童話起化學反應的關鍵一刻。外星人的故事和過家家的故事在這一刻奇妙地碰撞在了一起,一個讓人眼睛一亮的完整的新童話構建出來了。
最高潮是彎彎和比特玩得高興,開始用筷子敲起碗、盤唱起歌時,三個外星人卻被敲得腰酸腿疼,然後灰溜溜地回自己的星球去。讀到這裡真讓人忍俊不禁!
外星人就這樣被趕跑了!
傳統的情節和現代的人物,竟這樣被恰當地結合在一起,生活的原生態和童話的虛構想像竟這樣被和諧地組織在一起。從外星孩子和地球孩子各自玩遊戲,到大家共同玩一場遊戲,在一致的兒童情趣下,童真和愛把全篇統一在了一起。而原本以為的緊張和血腥在一片童真的幽默中被消解了。不恰當地想到了印度政治家甘地的一句話:非暴力並不是一件可以隨意穿上和脫下的衣服,它的地位是在心靈中……
有的時候,創作沒有新、老素材之分,也並不是越是神秘、魔幻、暴力才有看頭。故事在哪裡,在每一件簡單、平凡的事物里。而我們作者,需要去找尋多種平凡事物中可能存在的化學反應,創造化平凡為神奇的那一刻。

觀點二

“盤子裡的她”
《中國兒童文學》2008年第4期/周銳
(周銳,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現為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編輯。著作有《幽默聊齋》、《元首有五個翻譯》、《蚊子叮蚊子》、《哼哈二將》、《書包里的老師》、《中國兔子德國草》、《大個子老鼠小個子貓》、《戲台上的蟒蛇》等七十餘種,曾一百餘次獲獎,包括第二、三、五屆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第四、五屆宋慶齡兒童文學獎、新時期優秀少年文藝讀物一等獎、台灣第二屆楊喚兒童文學獎、第六屆夏衍電影文學獎等。)
米吉卡不姓米,這是個筆名。我們的童話家長輩里,除了孫幼軍老師,包蕾、賀宜、洪汛濤、金近……都用筆名。那時候大家認為作家都要抽菸的,都要用筆名的。我們這代寫童話的把這些傳統改變了,只有冰波一個人用筆名並抽菸。不過他的筆名也只是把姓去掉,挺不徹底的。可現在童話界的筆名又重新時興起來:米吉卡、流火、兩色風景,對了,這跟網路有關係吧,他們先是用網名在網上寫作,出書時網名便成了筆名。我將這猜測求證於米吉卡本人,她說確實是因為在網路論壇註冊ID的需要,普通名字都被註冊過了,就隨意編造了一個偏僻的名字,“我是一個還滿一根筋的人,所以在我身上發生的許多意外和偶然都繼續下去了,包括‘米吉卡’。”我的小讀者慈琪告訴我,她在溫州某條街上發現一家名叫“米吉卡”的服裝店,廣告牌上的畫也很像卡卡畫的。慈琪便去米吉卡的部落格留言,問她有沒有開店,卡卡否認了。那么這是一家“盜版店”。米吉卡身在煙臺,竟在溫州發現盜版,她不脛而走的名聲走得挺遠的啊。其實這還不算什麼,米吉卡的《米米熊快樂認知叢書》已經授權到越南,外國人都將知道中國出了個米吉卡了。
我知道米吉卡是在兩年前。06年4月下旬,冰波幫我在新浪開了部落格。勞動節那天,我在我的部落格上辟出一塊“新人作品展示區”,希望編輯們蜜蜂般地飛來。第一個報到的新人便是米吉卡,她介紹自己的部落格:“全是故事噢!全是!”我回答:“我會去看,但最好貼在這裡給大家看。”“好,卡卡這就去找稿子,可以貼好多嗎?”不一會兒,米吉卡攜十來篇童話轟炸展示區。第一篇叫《不會講故事的枕頭》,說所有的枕頭都會在孩子的夢中講故事,但有個枕頭因為不會講故事使小主人夜夜無夢,它挺難受。有一次這枕頭學小主人背誦課文,歪打正著地取得奇效。接著枕頭又幫小主人在夢中背外語單詞,最後小主人考場得意,皆大歡喜。讀了這故事覺得有點不是味兒,孩子們已經不堪課業重負了,還要他們在夢中複習,不太那個嗎?米吉卡的這些童話還欠成熟,但優點也是明顯的。一是有編故事的能力,二是有兒童文學的感覺。有的年輕作者在童話中表現自我,也寫得不錯,可他們從構思到語言都是成人的(或者說貌似兒童的),我覺得宗璞的童話就屬於這一類,不是不好,而是不適合孩子。米吉卡也表現自我,但得天獨厚的是她的自我很接近孩子的自我。我開闢新人作品展示區後,《文學報》的朋友便希望我在他們那兒辦個每月一期的專欄,專門推介兒童文學新人的部落格。這個專欄定在6月15日面世,第一期的稿子必須夠份量。我已在展示區里找到一些佳作,但還期待能讓人眼前一亮、心裡一動的作品。在籌備專欄的最後時限,我來到米吉卡的部落格。我一眼看見了《盤子、筷子、碗》,讀畢心底歡呼。說的是三個外星人來到地球,為了判斷地球上有沒有好吃的、值不值得霸占,他們分別變成了可以接近食品的盤子、筷子、碗。一個小男孩在安慰傷心的小女孩,他把一些石子夾進盤子,說青的是肉絲卷,紅的是草莓……還像盛粥一樣在碗裡盛上沙子。三個外星人吃了石子和沙子,恨恨地放棄了地球。這裡面有中國民間智慧故事的影子,但正反面人物都被妙不可言地兒童化、遊戲化了。米吉卡的童話這么快就臻於成熟,令人吃驚。《盤子、筷子、碗》上了我在《文學報》的首期專欄,我還在自己的部落格上特別推薦。編輯們真像蜜蜂一樣搶著飛來了……不久後這篇童話獲得第22屆陳伯吹兒童文學獎。
我那專欄每期介紹一個新人及其部落格,以後還有流火、呂麗娜、盧穎等。每期有一條
——“關於博主”,米吉卡很簡單地填了“喜歡聽故事,喜歡講故事”。後來她告訴我,她很受奶奶的影響,奶奶喜歡講故事,以至於米吉卡直到現在還認定天下的奶奶都一樣,她們是最會講故事的一個族群。夏天的晚上,奶奶會把蚊帳搭在院中,就在帳子裡開講。對卡卡來說,奶奶的故事是傳統的還是原創的都能接受,“但我會對一件事非常介意,那就是奶奶講故事的時候必須面朝我,是的,必須,如果我躺在她的左邊,她就得把臉轉向左邊。”奶奶不僅能講星星的故事,還能根據星星判斷時間,奶奶總能看著星星把鐘點說得相當精準。另外,奶奶的花圃也培養了米吉卡對植物的興趣。米吉卡覺得自己對細微事物的觀察力、天馬行空的想像、細膩的情感都來自奶奶的饋贈。另一個對米吉卡影響較大的人是爸爸。米吉卡從小見爸爸最常做的兩件事便是看書和寫毛筆字,但米吉卡對這兩件事都意興闌珊。好在爸爸從沒逼迫女兒去做這些,不過他會在晚飯後媽媽收拾桌子的這段時間把他看的書講給女兒聽。一開始米吉卡聽得有一搭沒一搭,後來覺得有趣,便天天纏著爸爸講。爸爸看的書很雜,於是米吉卡聽得也雜,歷史故事、名人傳記、詩歌、經典名著……什麼都聽。從上國小開始,爸爸每次帶米吉卡出去玩便有了附加條件,就是回家要寫一篇日記。儘管米吉卡的日記寫得偷工減料,但爸爸的評價卻常常是 “有進步”、“很不錯”、“非常棒”,可能正是這些鼓勵的字眼讓米吉卡慢慢覺得寫東西有意思起來。於是從課程表里有“作文課”這個項目起,米吉卡開始習慣老師拿著她的作文當範文來讀了。
因為喜歡小孩子,米吉卡後來讀了幼兒師範,如願地成為一名幼稚園老師。她必須給小孩子們講故事。最初她會講書上的故事給孩子們聽,當講到自己都不耐煩的時候,便開始編故事。有時候是事先編好,有時候是看到什麼就即興地編,偶爾自己也會被這些胡亂編出的故事吸引。在幼稚園工作了近四年,米吉卡突然辭職了。不是因為什麼不愉快,相反,那時她剛剛被評為“優秀幼兒教師”。她的辭職原因在別人看來匪夷所思——她將一批孩子從小班一直帶到大班,跟他們的感情非常好,他們要升入國小了,米吉卡很捨不得,很難過。這是一部分原因,“另一方面,我一直覺得自己應該試著做點兒別的什麼,可能這是80後的通病,就是想讓自己能多體驗一些東西,我想去做任何我沒做過的事情。辭職後具體要做什麼,腦子裡一點兒譜都沒有,卻莫名其妙地有信心。好在我爸媽對這事的反應並不是很強烈,或者說,在他們還沒反應過來是怎么回事的時候,我已經興高采烈地辭職了。”辭職後她原想給自己放一段假,可是因為好玩寫了幾個小童話貼在論壇里後,從此就一發而不可收拾。她記得她寫的第一個故事是《太陽感冒了》,那些日子總是陰天下雨的,就替太陽擔憂寫了這個故事。故事貼出去沒幾天,收到《小溪流》一個編輯的郵件,問能不能把這故事發在他們的雜誌上。米吉卡稀里糊塗回復了兩個字:“好的。”於是,《太陽感冒了》在五月號《小溪流》上發表出來。那時是2006年5月,我的新人作品展示區剛剛開張。
我原以為,辭職在家寫童話,對一個新手來說應該壓力不小的。沒想到米吉卡的狀況完全不在我的經驗範圍。她寫童話順利得像童話。每天可寫一兩篇童話,貼到網上便被編輯要了去。接下來便開始接受約稿了,甚至不久她就拿到了書稿預付款。不過,各方面的鼓勵使她對從事這份工作漸漸嚴肅起來,執著起來,不像開始時只是玩玩的態度。
我除了欣賞米吉卡的寫作才華,還佩服她始終堅持兒童文學的品質。我知道有些青年人在跟書商合作,一本一本地“做書”,甚至是“攢書”。可是請你訪問這個以寫作為職業的女孩的部落格,你會時時不由莞爾,因為你讀到的是真正的、純粹的、一流的兒童文學。我隨手點擊,取出她的兩篇佳作公諸同好。一篇叫《眼睛裡的小雨嘩啦啦》。把流淚比作下雨,太沒有創意啦,可她確實寫得十分可愛。豆豆第一天上幼稚園,淌眼淚了,小朋友問他為什麼哭,他說我不是哭,是眼睛裡下小雨了。小朋友們有的請他給花澆水,有的請他給玩具青蛙洗澡,有的請他用眼淚敲小鼓。最後大家問:怎么不下雨了?豆豆說:晴天了!還有一篇叫《別怕》,是首充滿童真、溫馨、想像力和機智的詩。兩個聲音反覆對話,一個老是說(說了19次)“我怕,夢裡黑”。另一個答以形形色色的安慰:“別怕,我會把燈籠點亮掛在你夢裡,再大的風也沒本事把它吹滅”;“我會把遊樂場裡的木馬拉到你夢裡,你想騎多久就騎多久”;“我會把一大摞故事書搬到你夢裡,上面寫的全都是你認識的字”;“我會把正午最溫暖的一片陽光引進你夢裡,你可以用它曬著腳底板睡覺”;“我會把成群的雲趕進你夢裡,讓你在軟軟的世界裡摔跤也不會疼”;“我會把最大的那支冰淇淋帶到你夢裡,放心它還一點兒都沒有化”;“我會把電視機安在你夢裡,每一個台播的都是卡通片”……最後害怕的聲音說:“我還是怕,夢裡黑。”安慰的聲音就說:“別怕,我,會到夢裡陪你。”
米吉卡的部落格上不僅有她的作品,還有她寫作之外的精彩生活。她告訴我:“開始時由於一下子沒有完全適應全職寫作的狀態,時間上也不太會安排,所以有段時間被稿子壓得有點兒喘不過氣來。現在已經完全調整過來了,每天我會安排三個小時以內用於寫作,不會讓自己感到累,其餘時間可以無組織無紀律自由支配。正是這樣的安排,讓我可以看更多書,塗鴉,看動漫,逛街……也讓我更愛寫作。”她的意思好像是——要是寫得太累就會厭煩寫作了。我不由喟然輕嘆:同樣是專職寫作,50後就不如80後瀟灑啊。我是一天寫到晚,只用座機不用手機的。有一次一個小學生以記者口吻問我:“您是不是把工作和娛樂結合在一了?”我吃驚地回答:“是這樣的!”我確實覺得每天的寫作給我帶來了足夠的快樂,我早已習慣了在寫作中玩了。那么,對比年輕朋友的豐富多彩,我會不會覺得自己可憐呢?倒也不。各有各的活法。我會為年輕人欣喜。看看米吉卡部落格上的琳琅滿目吧。除了展覽她新買的好書,給自己的童話故事畫的封面,還會有一些奇奇巧巧的小玩藝兒。她花了不少時間縫製了一隻人見人愛的小蝸牛。有一次她給大家看一盆核桃,說本來是邊砸邊吃的,後來就成了為砸而砸,“根本是在迷戀核桃碎裂時喀嚓喀嚓的響聲。”她甚至會買個短髮頭套拍張照片逗逗網友,讓大家對她被誤殺的長髮產生惋惜。大雪後她拍了一組雪景,配上詩。一叢雪中枯枝,詩曰:“我都不記得它們春天的樣子了,不知道它們自己還記不記得。”雪地一行足跡,詩曰:“誰的腳印忘了帶回家。”她說她禮拜天去教堂,覺得唱詩班領唱的女子穿著白袍挺好看。她說她找到一間很漂亮的冰果店,點了最大盤的冰淇淋,吃到吃不下為止。她說她的眼睛不舒服,媽媽要她每天吃一根胡蘿蔔,她拒絕道:“兔子倒是愛吃胡蘿蔔,你看它把眼睛吃成什麼樣了都!”她說有個朋友半夜打電話來講他夢裡想到的故事,但她早上醒來已毫無印象了。剛想打電話問朋友,那朋友的電話又來了,問她是否記得他遺忘的故事,於是那故事便成了永遠的謎。米吉卡通過網路結識了很多朋友,平時不光聊兒童文學,還包括旅行、動漫、手工、古董、星相、布袋戲、美術鑑賞……等等等等。於是她建立了一個名叫“半隻餅乾”的群。為什麼叫這名字?她說大概當時餓了吧。大家在群里毫無保留地表達自己,也會得到毫無保留的關心,共享資源、靈感和放鬆。米吉卡說:“或許半隻餅乾以後還會以其他各種形式呈現,但我們永遠是一群熱愛兒童文學的孩子。”
染指兒童文學兩年來,米吉卡在各報刊已發表了三百餘篇童話故事,出版了《小巫仙》、《我是個壞心眼的女巫》、《繡球花田》、《米米熊快樂認知叢書》。還有幾套繪本在做插圖,即將問世。正在寫作的是兩套校園小說。會有一個標題為“奇幻米吉卡”的專欄開闢出來。我們等著米吉卡在她的盤子裡變出更多的紅紅綠綠的好東西。

觀點三

“感人的詩意童話”
——讀《想念月亮的夾心餅乾》 《中國校園文學》2009年第4期/譚旭東
譚旭東,北京師範大學文學博士,現為中國傳媒大學藝術學博士後、北京北方工業大學中文系副教授。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寓言文學研究會副秘書長。曾獲得北京師範大學勵耘學術獎一等獎、全國寶鋼教育獎、冰心兒童圖書獎和北方十二省市文藝圖書評獎二等獎。)
我最喜愛閱讀童話了,可以說每天都在閱讀童話,家裡有很多兒童雜誌和報紙,也經常收到出版社或童話作家寄來的新書。米吉卡是這兩年冒出來的童話新秀,她的作品我讀到了不少,而且也非常喜愛。我覺得也是那種能夠寫出非常優秀的童話的作家,而且她的文字里散發出來的美感與詩意是一般作家所難以達到的。《想念月亮的夾心餅乾》可以說是少有的好作品,它的可以讚嘆之處至少有三處:
第一,我覺得這篇童話的構思非常精巧。看得出來,作家很聰明,而且她是真正理解了童話的要義的。童話是一種幻想文體,而幻想也是人類的夢想性的敘事,所以作品的開頭,盒子裡的夾心餅乾就在議論月亮是個什麼樣子,然後到了睡覺的時間,夾心餅乾開始了真正的夢想。故事情節到了這裡,已經非常自然,而且也把夢想與現實結合起來,給讀者打開了一扇明亮而輕盈的童心世界。而作家的藝術智慧正在這裡體現出來,她讓夾心餅乾遭遇到了老鼠的劫持。眼看著一場災難要來了,因為一旦落進了老鼠之口,夾心餅乾想看月亮的願望就無法實現了。故事的轉折點來了,作家讓夾心餅乾和老鼠之間的對話很自然地進行,於是敘述的藝術坡度形成,最後老鼠讓夾心餅乾完成了自己的夢想,而夾心餅乾也心甘情願地把自己給了老鼠吃。可以說,整個故事非常自然,又富有戲劇性,給人驚喜,同時也讓讀者感受到一種溫暖的情愫。這就是藝術的完整性給讀者的審美享受。
第二,我覺得這個童話的敘述角度非常好,故事始終是以主人公夾心餅乾的心理變化作為情節推進的線索的,於是故事就具備了一般童話所沒有的情感性。很多作家寫童話時,很用心去編故事,對情節過分重視,或者說特別重視童話主人公的行動性,而不太用心於童話主人公的情感的表達,尤其是童話的情感氛圍的營造,這就是今天很多童話熱鬧有餘,但詩意不足的一個重要原因。其實僅僅蹦蹦跳跳、熱熱鬧鬧是不夠的,尤其是以為加一點小小的幽默,就可以把讀者的心抓住,這種想法未免有些簡單。人們閱讀童話,不僅僅是為了享受故事的快樂,還需要情感的滿足,尤其是願望的實現。當然,童話給予人的願望在現實生活中難以達到,但童心是人類生命最本質的部分,而童心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夢想,有願望,有許多想要表達的沒有功利目的的情感,童話貼近童心,貼近人的內心世界最深的底部。如果沒有童話,人會失去很多快樂,至少會少了一份空靈。米吉卡的這篇童話,給予我們的正是這種貼近心靈的美好的情感世界。
第三,我覺得這個童話的語言非常輕靈,而且富有情感張力和藝術美感。兒童文學界過去有人提過“詩意童話”的概念,金波、張秋生等老作家確實也寫過一些很優秀的詩意童話,可惜的是,後來很多青年作家都朝“熱鬧童話”上靠。米吉卡的童話不隨波逐流,堅持藝術化,走的是正路子,我覺得孩子們最終會認可這樣的詩意童話。而且我也覺得這樣的童話才可能成為所有讀者認可的作品。
兒童文學創作並不難,誰都可以變成作家、詩人,但要做一位優秀的、藝術上卓爾不群的作家,可不是一件易事。祝福米吉卡,願她的童話越來越美,願越來越多的讀者能夠讀到她的佳作!

觀點四

“成長的溫情”
翻看米吉卡的新作《豆豆龍》系列後,內心當中涌動著一種莫名的感動。豆豆龍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一隻可愛的龍寶寶以及陪孩子們一起探索發現身邊的世界的童真,更重要的是故事中所流露出的對於兒童的尊重以及故事所給予孩子情感上的體驗。米吉卡不是簡單的帶孩子們認識世界,而是借豆豆龍帶孩子們一起走進了童年的世界一起閱讀世界,閱讀生命。美國詩人惠特曼有一首詩:《有一個孩子向前走去》。詩里說:有一個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看見最初的東西,他就變成那東西,那東西就變成了他的一部分……給孩子一個怎樣的童年他就會有一個怎樣的人生。從這個角度上來說,這是一套相當奇妙的圖畫書。在認識世界的同時豐富孩子的內心世界和情感體驗,這本身是何等美妙的一個遊戲!和豆豆龍一起飛吧!

觀點五

“鬼靈精怪的米吉卡”
唐兵
有時候年輕是一種資本,米吉卡很年輕,又活潑,寫出來的東西恣意隨性,自有一股清新新奇的味道。現在,她最新的作品——《二米哈皮日記》4本出版了,包括《別把我當小孩兒》《拉鉤上吊一百年不變》《再跟你說話是青蛙》《找呀找呀找包子》,寫的是一個叫二米的一年級小女生的故事,碎碎的,一篇一篇,長長短短,看似平淡無奇,讀起來卻天真稚氣得可愛,將小孩子那種小小的心思和心性描繪得淋漓盡致。
比如二米嫌老師布置的功課太多了,就在日記上寫道:“我不想寫作業!我不想寫作業!我不想寫作業!我不想寫作業!我不想寫作業”一共28遍,呵呵,怨氣衝天,你完全能感受到她的不滿和牢騷;當然,剛上一年級的二米還有許多煩惱和歡喜,比如她第一次參加班長競選,雖然只得了區區三票卻快樂無比,因為一想到班上有三個人支持她,她就渾身來勁兒;比如她很想把老師教的新歌練好,下課後回家後都在練,連在浴室里洗澡也練,沒想到二米發現她在浴室里唱出的聲音要比平時好聽一百倍,於是二米立刻打電話給音樂老師,爸爸媽媽勸她說太晚了,明天上學再唱給老師聽,可是二米不答應,她說學校里沒有浴室,所以她得請音樂老師馬上來家裡一趟!哈哈,讀到這兒不禁噴飯,我們的二米就是這樣天真任性,無知無畏兼沒心沒肺,大人都拿她沒辦法。可是這樣自由自在的天性在米吉卡筆下卻備受寵愛,你能感覺到作家那種豁達寬容的呵護之情,她讓二米恣意地展開自己的心性,比如二米說長大後想做一隻狗,為什麼呢?因為做狗有許多好處,她可以和包子(二米的寵物狗)一起玩,躲在沙發下面睡懶覺,不用上班也不用上學,汪汪叫嚇唬陌生人,吃好吃的狗餅乾……再比如二米決定離家出走5分鐘,因為爸爸媽媽包括包子都對她不理不睬,沒人拿她當回事,於是二米決定離家出走,讓他們知道她有多生氣!二米走出家門,走到街上,覺得在外面呆了挺長時間,大概有5分鐘,她想夠了,爸爸媽媽一定在為失去她痛哭流涕,還有包子,他們因為對她不理不睬感到後悔。嘿嘿,他們一定是後悔了,當她重新回到家的時候,一切都不再是剛才的樣子,包子跑到二米腳邊拚命搖尾巴,爸爸說真抱歉,剛才他在算一些煩人的賬目,媽媽則端出了香噴噴的飯菜,啊哈,二米又得到了大家的重視!當然,二米也有糾結的時候,比如她打碎了牛奶杯卻不敢告訴媽媽,這一天她過得如此提心弔膽,為了掩蓋“罪行”不斷撒謊,最後她覺得快受不了了,隨時都有可能因為心跳加速暈過去,於是為了恢復正常心跳,她決定坦白,沒想到媽媽早已看穿她的把戲……
這些故事不知道有多少是米吉卡小時候的,其筆調之溫存幽默,心態之跳脫豁達,描述之豐富生動,讀來都讓人會心暖心。米吉卡的書寫可謂自由靈動,隨意不拘,有點自我有點鬼靈精怪,總讓人非常好奇和期待,這也顯示出作者的藝術年輕。也許很多作家在寫作時對作品人性層次的展現有深邃深刻的要求,但米吉卡似乎沒有這個包袱,她就是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聞所見點點滴滴地記錄下來,雖然略顯瑣碎,但因為作者不自覺的美好心性和寫作天賦,使她萃取到了幼小的兒童天性中最幽微最嬌嫩也是最為甜美的那層薄霜,令人驚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