築後船小屋站

築後船小屋站的前身,是原本座落於築後市大字津島401番地的在來線車站船小屋,2011年3月12日配合九州新幹線全線通車,船小屋車站也向南牽址約500米以配合新幹線的路線。合併後的新車站是一個可在新幹線與在來線(鹿兒島本線)之間直接轉車的接駁車站,並同步改名為築後船小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築後船小屋站
  • 地區:築後市大字津島
  • 隸屬:新幹線部分的站區
  • 通車時間:2011年3月12日
簡介,車站構造,

簡介

在營運上,隸屬於新幹線部分的站區是JR九州直接經營的直營車站,但在來線的站區卻是委託由JR九州的子公司、九州交通企畫所經營的業務委託車站。
在築後船小屋停靠的新幹線列車,主要是以只行駛九州新幹線範圍的燕號列車為主,至於由新大阪發車的山陽、九州新幹線直通列車中,僅有一小部分的櫻號列車會在本站停車。至於在來線列車部分,在本站還沒牽址改名之前,船小屋車站原本只是個僅有普通列車停靠的小站而已,但由於目前肩負了兩系統間的轉車需要,行駛於鹿兒島本線上的快速列車皆會在此停靠。然而比較特殊的是,行駛於鹿兒島本線上的特急列車“有明”因為用途不同,並沒有在本站停車。
築後船小屋的站名是由“築後”與“船小屋”兩部分組成。其中前者是車站所在地、福岡縣南部地方在令制國時代的古國名、築後國,也是今日的市名。至於“船小屋”則起源於江戶時代,在矢部川的堤防上建有很多船庫(小屋),用來停放進行工事時使用的工程船,因而逐漸轉變為當地的地名

車站構造

築後船小屋站內有兩棟站房,其中一棟由新幹線專用,另一棟則是配合在來線路線修改而新設的在來線專用站房。兩站房之間相距約50米,設有新幹線檢票口作為區隔。
配合全線高架化的新幹線路線,新幹線站房采高架車站設計,站內設有一座單條乘車線的側式月台,與一座設有兩條乘車線的島式月台。為了安全考量新幹線月台上都設有月台幕門
至於在來線的部分則是設有一對相對式月台共兩線乘車線,月台之間以跨線人行天橋連結。在車站遷建之前,船小屋站內原本設有一膠囊式的簡易站房,是過去日本國鐵熊本鐵道管理局下轄的車站中一種很常見的設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