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式等效應力

範式等效應力

範式等效應力(Von Mises Stress)是一種屈服準則,屈服準則的值我們通常叫等效應力。Ansys後處理中"Von Mises Stress"我們習慣稱為Mises等效應力,它遵循材料力學第四強度理論(形狀改變比能理論)。

von Mises準則是馮·米塞斯於1913年提出的一個屈服準則。von Mises準則是一個綜合的概念,其考慮了第一、第二、第三主應力,可以用來對疲勞,破壞等的評價,是彈塑性力學裡的一個力學概念。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範式等效應力
  • 外文名:Von Mises Stress
  • 提出者:馮·米塞斯
  • 提出時間:1913年
  • 套用學科:物理學
  • 適用領域範圍:脆性材料,鑄鐵、石料、混凝土
介紹,屈服準則概念,屈服準則,

介紹

stress intensity(應力強度),是由第三強度理論得到的當量應力,其值為第一主應力減去第三主應力。Von Mises是一種屈服準則,屈服準則的值我們通常叫等效應力。Ansys後處理中"Von Mises Stress"我們習慣稱Mises等效應力,它遵循材料力學第四強度理論(形狀改變比能理論)。
一般脆性材料,如鑄鐵、石料、混凝土,多用第一強度理論。考察絕對值最大的主應力。
一般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產生塑性變形,以流動形式破壞時,應該採用第三或第四強度理論。壓力容器上用第三強度理論(安全第一),其它多用第四強度理論
von mises stress的確是一種等效應力,它用應力等值線來表示模型內部的應力分布情況,它可以清晰描述出一種結果在整個模型中的變化,從而使分析人員可以快速的確定模型中的最危險區域。

屈服準則概念

A.受力物體內質點處於單向應力狀態時,只要單向應力大到材料的屈服點時,則該質點開始由彈性狀態進入塑性狀態,即處於屈服。
B.受力物體內質點處於多向應力狀態時,必須同時考慮所有的應力分量。在一定的變形條件(變形溫度、變形速度等) 下,只有當各應力分量之間符合一定關係時,質點才開始進入塑性狀態,這種關係稱為屈服準則,也稱塑性條件。它是描述受力物體中不同應力狀態下的質點進入塑 性狀態並使塑性變形繼續進行所必須遵守的力學條件,這種力學條件一般可表示為
又稱為屈服函式,式中 C 是與材料性質有關而與應力狀態無關的常數,可通過試驗求得。
屈服準則是求解塑性成形問題必要的補充方程。

屈服準則

馮·米塞斯(Von.Mises)屈服準則
數學表達式
在一定的變形條件下,當受力物體內一點的應力偏張力的第二不變數 J2' 達到某一定值時,該點就開始進入塑性狀態。即
用主應力表示為
式中σs為材料的屈服點;K 為材料的剪下屈服強度
與等效應力比較可得
所以,馮·米塞斯屈服準則也可以表述為:在一定的變形條件下,當受力物體內一點的等效應力達到某一定值時,該點就開始進入塑性狀態。
物理意義
Von Mises 應力是基於剪下應變能的一種等效應力,其值為
其中
分別指第一、二、三主應力。其大概的含義是在一定的變形條件下,當材料的單位體積形狀改變的彈性位能(又稱彈性形變能)達到某一常數時,材料就屈服;即當單元體的形狀改變比能達到一定程度,材料開始屈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