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可楨全集(第21卷)

竺可楨全集(第21卷)

《竺可楨全集(第21卷)》是2011年上海科教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竺可楨。

基本介紹

  • 作者:竺可楨
  • ISBN:9787542852922
  • 頁數:578
  • 定價:100.00元
  • 出版社:上海科教
  • 出版時間:2011-12
內容介紹,作者介紹,作品目錄,

內容介紹

《竺可楨全集(第21卷)》收錄1972—1974年的竺可楨日記。在這期間,美國總統尼克森訪華,出現華裔科學家探親訪問熱潮,圍繞加強基礎理論工作展開爭論,批判極左思潮,中科院成立黨的核心小組,中共召開“十大”,發動“反擊右傾回潮”。竺可楨修訂了科普著作《物候學》,並將論文《中國近五千年來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譯成中文在《考古學報》發表,這篇論文是竺可楨數十年深入研究歷史氣候的心血結晶,它的研究成果震動了國內外的學術界。他充分利用了中國古代典籍與方誌的記載,以及考古的成果、物候觀測和儀器記錄資料,進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研究,得出了令人信服的結論。

作者介紹

竺可楨(1890-1974)是中國氣象學家、地理學家,是中國近代氣象事業主要奠基人。他1890年3月7日生於浙江紹興東關鎮,1910年赴美,1918年以論文《關於颱風中心的幾個新事實》獲博士學位後回國。
竺可楨在開創中國氣象教育事業,籌劃組建早期的中國氣象觀測網,特別是創設高山、邊遠地區的氣象站,開展中國高空探測和天氣預報業務,組織編印中國氣候資料等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20世紀20年代,他創建了氣象研究所。30年代,竺可楨研究中國氣流的運行,特別是東南季風和中國雨量的關係。首先指出,夏季季風帶來的水汽,是中國大陸上雨澤的主要來源;又指出,季風強盛時,長江流域主旱,華北主澇,季風不強時則相反。他還研究物候和天氣的關係,組建中國物候觀測網,注意物候知識在農業中的套用。
竺可楨長期蒐集整理古代有關物候的文獻,並依據歷代物候記載,研究中國五千年來的氣候變遷,其成果對氣候變化研究有著重要貢獻。
竺可楨共發表論著270餘篇,屬於氣象方面的重要論著還有:《中國氣候區域論》《中國氣流之運行》《東南季風與中國之雨量》《中國氣候概論》《歷史時代世界氣候的波動》《論我國氣候的幾個特點及其與糧食作物生產的關係》《中國近五千年來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物候學》等。竺可楨196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作品目錄

前言 3關於竺可楨日記 9日記編例 13第21卷說明 15 1972年日記 1 雜記 272 剪報 305 書法 307 1973年日記 311 雜記 528 1974年日記 543 雜記 563附錄一 第21卷人名簡釋表 567附錄二 竺可楨家系人物表 571附錄三 張俠魂家系人物表 573附錄四 陳汲家系人物表 575附錄五 竺可楨日記中常見略語符號表 577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