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漢字)

端(漢字)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①用手平拿著:端飯|端茶|端勺。②規矩;正:端坐|五官端正|品行不端。③東西的一頭;事情的開頭:發端|開端|頂端。④方面;項目:事端|弊端|變化多端。⑤原因;起因:無端|禍端|借端生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端
  • 拼音:duān
  • 五筆:umdj
  • 筆畫:14
基本字義,漢字演變,更多信息,常用詞組,

基本字義

端 #duān
【端的】 duān dì
多見於早期白話
①的確;果然:端的不錯。
②事情的底細:未知端的。
③究竟:這人端的是誰?
〖例句〗武松讀了印信榜文,方知端的有虎。
【端詳】 duān xiáng
①仔細地看。
②端莊安詳。
③詳細的情形:說端詳。
〖例句〗
①他靜靜地端詳著照片,仿佛又回到了兒時。
②老人容止端詳,給人一種非常平靜的感覺。
【端正】 duān zhèng
①物體不歪斜:五官端正。
②正派;正確:品行端正。
③使端正:端正學習態度。
〖例句〗
①他的字寫得既端正又秀氣,老師常常誇獎他。
②經過老師的教育,小芳端正了學習態度,成績有了顯著提高。

漢字演變

端

更多信息

端 <;形>
(形聲。字從立,從“耑”(讀duān\zhuān),“耑”亦聲。“耑”本義為“輪廓線和緩起伏的山頭”、引申義位“圓弧形山頭”。“立”與“山而”聯合起來表示“站立於圓弧形山頭上”。本義:(在圓弧形山頭上)站得中正。引申義:(在平地上)站的直。說明:在圓弧上要站立,只有站在中點上,否則會歪斜倒下)。
同本義
端,直也。――《說文》。按:“立容直也。”
端,正也。――《廣雅·釋詁一》
以端其位。――《禮記·祭義》
端行頤霤如矢。――《禮記·王藻》
振書端書於君前。――《禮記·曲禮
又如:端行(端正身軀而快步行走);端拱(端正身子拱手);端偉(筆直壯大);端端(端正;不傾斜);端身(擺正身體)
端正。引申為正直。
水至平,端不傾。――《荀子·成相》
選天下之端士。――漢·賈誼治安策
又如:不端(不正派);好端端的(好好兒的);端一(端莊嫻靜);端士(端人;正直)
端 duān
①〈古〉一種禮服:~章甫,願為小相焉。(《論語·先進》)
②事物的一頭:筆~、末~。
③(事情的)開頭:開~。
④項目:不只一~。
⑤端正:~坐。
⑥雙手平舉著拿:~茶。
⑦姓。
⑧〈古〉布帛長度名稱。
例:申後佯為診脈,遂於枕邊,取出書信,囑咐星夜送至申國,不可遲誤。當下賜彩繒二端。-----明 馮夢龍 《東周列國志》
《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唐)肅宗文明武德大聖大宣孝皇帝下之下寶應元年:絳州諸軍剽掠不已,朝廷憂其與太原亂軍合從連賊,非新進諸將所能鎮服,辛未,以郭子儀為汾陽王,知朔方、河中、北庭潞澤節度行營兼興平、定國等軍副元帥,發京師絹四萬匹、布五萬端、米六萬石以給絳軍。

常用詞組

【端的】
①果然;確實。
②究竟。
③事情的經過;底細。
【端點】〈數〉射線開始一端的點叫做射線的端點;線段的兩端的點叫做線段的端點。
端方】端莊;正派。
【端倪】
①事情的眉目、頭緒。
②邊際。
【端詳】
①詳情:聽~。
②端莊安詳:舉止~。
③仔細地看:~了好久。
【端緒】頭緒。
【端莊】(舉止神情)端正莊重。
端zhuān 1.專一;專門。參見"端意"。2.專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