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粒酶療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端粒酶療法
  • 手段:抑制或激活端粒酶活性
  • 技術:反義核酸或核(ribozyme) 
  • 抑制:抑制端粒酶在抗癌方面
端粒酶療法:是以抑制或激活端粒酶活性為手段的基因療法。主要是用反義核酸或核(ribozyme) 技術,抑制端粒酶在抗癌方面;激活端粒酶在延緩人類體細胞衰老方面的套用。
端粒酶,又稱端聚酶。端粒酶是一種自帶RNA 引物的逆轉錄酶。生殖細胞造血幹細胞腫瘤細胞含有較高的端粒酶活性。其活性可用聚合酶鏈反應(PCR) 技術擴增其酶促反應產物(即TRAP 法) ,然後輔以銀染法測定之。端粒酶的存在使染色體末端得以完全複製。染色體端區(telomere) ,又稱端粒。端區消失可能是人類細胞喪失複製能力的原因之一。端區是真核生物染色體末端的特殊結構。人類染色體末端普遍存在端區結構。人類染色體端區由進化上高度保守的DNA 重複序列TTAGGG組成,由端粒酶合成。
端粒酶療法,主要是用反義核酸或核酶(ribozyme) 技術抑制端粒酶活性,誘導惡性細胞分化與凋亡;激活端粒酶在延緩人類體細胞衰老等方面各有套用價值。端粒酶療法在醫學中極為重要,目前,是國內外醫學界研究熱點。端粒酶療法對腫瘤防治、診斷和延緩人類體細胞衰老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