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傳3

立傳3

《立傳3》以傳記為主要媒介形式,以當代中國各個領域的優秀人物以及未來中國思想文化的創造者和探索者為關注對象,通過新傳記形式來書寫優秀人物身上的積極因素,通過具體的人物故事的書寫,進而達到弘揚民族文化精神的目標,高揚人文精神和人性的力量,講述創業人士的艱辛之路,傳達各個領域的探索成就,樹立中華民族在21世紀必然造福於人類的自信。

基本介紹

  • 書名:立傳3
  • 出版社:新華出版社
  • 頁數:355頁
  • 開本:16
  • 品牌:北京京聯圖
  • 作者:李健健
  • 出版日期:2012年3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01199044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立傳3》中所提倡的人物傳記,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史料為主的年譜式傳記,更不是新聞體的人物報導、淺層次的人物採訪和娛樂性的八卦小道訊息,而是用文學筆法寫真實的人物,敘真實的事件,傳真實的思想,強調當代中國的民族精神和積極因素。“世界歷史是偉人們的傳記。”復旦大學傳記文學博士後李健健主編了這套短篇傳記文學叢書,《立傳3》倡導以文學手法真實記錄當代各領域的英雄偉人,以此溫暖激勵人心,使“無力者有力,悲觀者前行。”

作者簡介

李健健,山東濰坊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中國傳記文學學會會員。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蘭州大學攻讀博士期間,專題研究傳記文學;復旦大學博士後期間,深入研究了傳記文學。

圖書目錄

卷首語
遊走:從少年到青年——張煒自述
從蘆青河走向高原——關於張煒
張煒和貓
當代花木蘭列傳
“鑄劍”的花木蘭——李賢玉
“執教”的花木蘭——李莉
“伐謀”的花木蘭——朱小莉
溫暖的朋友——史鐵生
六十六年文學路——陳遼自述
關於自傳
我有一個夢(代後記)

後記

第一次見趙澤華,她說起在美國剛剛研究生畢業的女兒,要攢錢為她買高級一點的義肢。我為她有這么優秀、孝敬的女兒深感欣慰的同時,油然升起一片淡淡的惆悵。
時間過去了兩個月,愁緒竟然越來越濃,變成務期實現的夢想。
這期《立傳》趙澤華又奉上《溫暖的朋友——史鐵生》,文中,女兒又對她說:“有些痛,無論多么愛你,都無法替代你。但在你承受的時候——寶貝,我比你還痛一萬倍。”這是用愛心滋養的另一顆愛心!
我又跑去找趙澤華。在她家門口打電話,好一會她才開門讓進我去,輕輕笑著說:“剛才,我又摔了一跤。”“怎么回事?”上次,就聽她說家中拆洗窗簾,都是她爬上爬下。“拖地,滑了一跤。坐那半天,還以為起不來了。”
依然是提前泡好的茶,還有糖果、瓜子。腿上又被蓋上大衣。對她說了我的夢想,她說別這樣!不行!女兒、丈夫都為她在準備。我說,你有沒有想過剛剛畢業的女兒,在異國他鄉謀生很不容易。她還是搖著頭,微笑著。
我轉移話題,開始神聊。她說起《三月風》編輯部組織他們去北戴河度假,丈夫、女兒跟她同行,面對大海,她激動地哭開了,非要下海。丈夫怎么勸都不行,她說: “我這么愛大海,都到她身邊了,還不能親近她!”嗚嗚……丈夫無奈地說:“那好吧。”她撩起裙子,從左腿根卸下義肢,丟在海灘上,附近游泳戲水的人大驚失色。她穿著裙子咯咯笑著與大海親近了。
有一次,她多管閒事給人去送藥,一腳踩空,從9層沿樓梯滾到8層,久久不能站立,右胳膊疼痛難忍,不知過了多少時辰,趙澤華一瘸一拐來到樓下啟動自己的電動三輪車,她左手扶把,右胳膊耷拉著往回奔,引來路人無數好奇目光。開門,女兒一驚,不認識媽媽了!正發燒臥床的丈夫馬上拉她去醫院。臨出門,她去照鏡子,腫脹的臉滿是血跡與塵土,她笑著說:“死,也得死在家裡。”
《三月風》編輯部去郊區爬山,趙澤華不去,同事們執意拉她,主編石厲和同事把輪椅里的她推上峰巔。站在高高的山頂,極目湛藍遼遠的天空,放眼千溝萬壑、層巒疊嶂,趙澤華的心像鳥兒鳴唱、春風拂煦。下山時,她想,如果有來世,她將再次登臨,感恩、感念過往的美好。
趙澤華曾夢到她在細雨中奔跑,嬉笑。可是,現實中,身體所有的重量都落在右腿上,右腳掌生出厚厚的老繭,疼痛難忍,她不得不像馬一樣不停地倒蹄。
我說,能看看那腿嗎?她解下腰間的寬皮帶,那腿的頂部空著,周圍有可移動的小棉墊。我一隻手提起,很重,而且上半部破損了,貼著膠布,穿著黑絲襪。她說第一隻義肢73元,這隻朋友照顧,一萬多點,跟以前的沒什麼區別。
前一段,我讀到一篇英文,介紹美國一名膝蓋以下截肢的33歲美女艾美。慕林斯,裝上了輕盈的義肢,能模仿自然的步伐,能彈起能跳躍,成為身兼紐約模特、女星和演說家的公眾人物。
那一刻,我就想,趙澤華要是擁有一條輕盈的義肢該多好啊!她能為我們領來更多的溫暖朋友!
當代中國,出現各種名目的公益基金、慈善機構,另有大的財團、公司和企業,也都有貢獻社會、服務大眾的人道精神,我希望這種精神蔭蔽趙澤華,還她一條“健康”的左腿,讓她邀游於碧海藍天之間。
願我的夢早日實現!
李健健
2012年2月6日

序言

新世紀以來,中國經濟高速發展、和平崛起於世界已經成為一個事實,但是離作為一個世界性的強國還有不小的距離。其原因之一,作為一個世界性的強國,除了有高度發展的經濟作為基礎以外,同時還必須承擔起人類各個領域的重大責任,培養一批世界著名的領袖人物,輸出具有民族特色的思想文化造福於全人類。沒有偉大人物的偉大民族是不可想像的。
騰飛前的中國是一條潛龍,它從身處深淵到騰雲駕霧,必然會拖泥帶水,翻天覆地,近百年來民族經歷的苦難屈辱和內亂外患所造成的積習沉渣都會洶湧泛起,形成今天社會的種種問題和矛盾,但是我們相信,中華民族如果不是潛藏著巨大生命能量和人性積極因素,絕不可能在短短的30年內獲得如此快速的發展。目前,世界注視著中國,中國也必須有一種新銳的眼光來發現和發揚自己民族的優秀、健康和陽剛因素。這也是民族精英在改革開放30年裡脫穎而出的關鍵所在。
本書以傳記為主要媒介形式,以當代中國各個領域的優秀人物以及未來中國思想文化的創造者和探索者為關注對象,通過新傳記形式來書寫優秀人物身上的積極因素,通過具體的人物故事的書寫,進而達到弘揚民族文化精神的目標,高揚人文精神和人性的力量,講述創業人士的艱辛之路,傳達各個領域的探索成就,樹立中華民族在2l世紀必然造福於人類的自信。
本書所提倡的人物傳記,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史料為主的年譜式傳記,更不是新聞體的人物報導、淺層次的人物採訪和娛樂性的八卦小道訊息,而是用文學筆法寫真實的人物,敘真實的事件,傳真實的思想,強調當代中國的民族精神和積極因素。
本書面向高端,整體展現當代中國優秀的頭腦、前沿的思想和尖端的信息;本書立足普及,通過文學的描述、勵志的事跡、人性的傳達以及審美的形式,將民族的優秀人物事跡呈現給大眾,將中國未來的美好理想介紹給世界。力求各階層讀者都可以從中獲得勵志榜樣和人生啟迪,海外華人讀者可以從中了解中國的現狀和未來。
2011年10月10日於上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