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定類型心絞痛

穩定類型心絞痛是心臟疾病的一種。

治療原則,發作期治療,緩解期治療,輔助檢查,發病機制,附錄,

治療原則

改善冠狀動脈的血供,減低心肌的耗氧量,動脈粥樣硬化。

發作期治療

立即停止活動安靜休息(不需臥床休息,可以從事一般的體力活動)2去除誘因 3藥物治療:舌下含服作用較快的硝酸酯類劑,如硝酸甘油(0.3~0.6mg 服用後1~2分鐘起效)、硝酸異山梨酯(5~10mg 3~5分鐘起效)

緩解期治療

(1)一般治療 :避免各種誘發因素;積極治療相關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控制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貧血、一次進食不要過飽,戒菸戒酒;調整日常生活與工作量;減輕精神負擔。
(2)硝酸脂製劑:可套用硝酸異山梨酯、単硝酸異山梨酯。
(3)β受體阻滯劑:可套用普萘洛爾、美托洛爾、阿替洛爾等。
(4)鈣拮抗劑:可套用維拉帕米、硝苯地平等。
(5)調整血脂藥物:可套用洛伐他丁、吉非貝齊等。
(7)經皮冠狀動脈做介入治療:經皮冠狀動脈內形成術、冠狀動脈內支架置入術等。
(8)外科手術:實行主動脈-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

輔助檢查

X線檢查可無異常發現,心電圖檢查在心絞痛發作時,絕大多數患者有典型缺血性心電圖改變,表現為R波為主的導聯,ST段壓低≥0.1mV和T波倒置,發作緩解後恢復,不發作時的心電圖檢查約有半數患者是無異常心電圖改變。24小時動態心電圖及心電圖負荷試驗可發現不發作時的心電圖正常患者的心肌缺血。放射性核素檢查及選擇冠狀動脈造影用於不典型患者診斷和考慮實施介入治療或外科手術治療。

發病機制

心絞痛最常見的病因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如果有一支及以上的冠狀動脈主支管腔直徑面積減少 〉75%以上,與其相應的心肌血液供應與需求之間就失去了平衡。這類患者在休息時,心肌血供尚能滿足需要,但體力活動或情緒激動等心肌耗氧量增加時,心肌對血供需求就增;或冠狀動脈痙攣時,冠狀動脈的血流進一步減少,引起心肌急劇的短暫性的缺氧缺血,使心肌內積聚過多的代謝產物,如乳酸、丙酮酸、磷酸、多肽類物質,刺激心臟內自主神經的傳入纖維末梢,經1~5胸交感神經節和相應的脊髓段傳入大腦,產生痛覺,這種痛覺反應在自主神經進水平相同脊髓段的脊神經所分布的區域,即胸骨後及兩臂的前內側和小指,尤其是在左臂,而多不在心臟部位。

附錄

臨床症狀:
(1)症狀以發作性胸痛為主的臨床表現,主要在胸骨體上中段的後方,可波及前心區,範圍如手掌大小,甚至橫貫前胸,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前側達小指和無名指,少數可放射至頸、咽或達下頜部。常為壓迫緊縮性胸痛,發作時,患者往往不自覺的停止原來的活動。常因體力勞動、情緒激動、飽餐、寒冷、吸菸、心動過速、休克等誘發。發作期多數歷時3~5分鐘,很少超過15分鐘,
(2)體徵:表情焦慮痛苦肢體發冷或出汗,心率加快,血壓升高。平常一般無異常體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