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樓(范成大詩作)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秦樓》是南宋詩人范成大在出使金國途中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此詩第一、二句以寫實的手法描繪了相州寺的熱鬧繁華;第三、四句描繪了一個女真貴族女子的形象。詩中演繹了女真女性貴族的獨特美華,寫出鮮明的地域文化和民族特色。全詩運用寫實之法,言辭客觀冷靜,卻又暗藏著漢民族文化優勢的愛國情感。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秦樓
  • 創作年代:南宋   
  • 作品體裁:七言絕句
  • 作者:范成大   
  • 作品出處:《石湖居士詩集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整體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秦樓
在相州寺中,上有貴人,幕而觀使客,雲是郡主太守之妻也。大抵相台傾城出觀,異於他州
欄街看幕似春遊,斑犢雕車碧畫油
奚女家人稱貴主,縷金長袖倚秦樓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①秦樓:秦樓和翠樓是宋代相州城內最繁華的地方,建築精美壯觀,其中秦樓被譽為相州第一樓,三層高,建築雕樑畫棟。
②相州寺:寺為市。相州,宋代州名,治今河南省安陽市。
③春遊:古稱踏青,一般在上巳節,清明節出遊。
④斑犢:毛色黑白相間的小牛。
⑤奚(xī)女:即婢女。周代奴隸的一種叫奚。貴主:公主的尊稱。
⑥縷(lǚ)金:猶金縷。唐宋貴族婦女衣飾用物,多用金線盤押成各種花鳥紋飾,增加美觀,叫金縷。

白話譯文

在相州街市中,發現樓上有貴人,垂下簾幕觀看外來使者,說是這裡郡太守的妻子。在相州人們滿城出來觀看,有別於其他州
街市上觀看使者的盛況如春遊,眾多華美精緻的牛車駛過大路。
看秦樓上有位衫裙艷麗的長袖女人,婢女與家人都稱她為貴主。

創作背景

范成大於宋孝宗乾道六年(1170年)閏五月,出使金朝,沿途寫了七十二篇七言絕句和一卷日記《攬轡錄》,這首詩是其中第二十九首。行至相州,一入城,相州便出現“傾城出觀”“滿城歡”的盛況,更有“貴主”於秦樓上觀使,心有感觸,遂作此詩。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秦樓》一詩在范成大的使金組詩中別開生面,它以相州人氏傾城出迎宋使為背景,描繪了一個坐倚秦樓、服飾綺麗、落落大方的女真貴族女子的形象。
“欄街看幕似春遊,斑犢雕車碧畫油”,這兩句作者以寫實的手法描繪了人們在相州寺(市)爭先歡迎使者的熱鬧場面,描繪了街市的繁華,特別是“斑犢雕車碧畫游”句,照示了宋金時期城市的一般交通狀況。由於戰爭頻繁,馬匹多用於征戰,城市交通多仗牛、驢,而尤以牛車居多。從傳世的宋畫看,《清明上河圖》《西山行旅圖》《盤車圖》等,大多是牛車。牛車也雕琢的極為華美精緻,有的還佩掛香球,“香菸如雲”,而作者也用了“雕車碧畫油”寫牛車之華麗。
“奚女家人稱貴主,縷金長袖倚秦樓”,這兩句寫女真郡主盛裝倚樓,觀看市場繁盛擁擠熱鬧之狀。作者詩前作注,特地點明女子的身份——“雲是郡主太守之妻也”。與漢族女子循規拘禮、熱衷閨閣女紅相別,女真貴族女性拋頭露面,於大庭廣眾之前大膽率真,直面宋使,且縷金長袖、華服麗裝,凸顯出女真女性特異的服飾風采。從歷史來看,女真民族於興起之初在外在衣著服飾方面並沒有明顯的等級貴賤差別,而隨著漢文化對其影響的不斷深入,尊卑有序、上下有別的禮教等級文化也在服飾上逐漸體現出來,由早期的“吏員與士民之服無別”,向服飾等級化、符號化發展,體現在女性身上,則是服飾依“官誥”而定,其中郡主的服飾為“紅遍地瑞蓮濡錦漂,金蓮五色羅十五幅。”而此詩所描寫的恰是一位郡主,她長袖飄飄,衫裙艷麗,如花團錦簇,分外動人,有著一種別樣的美感。
一路行來,范成大是以一國使節的強烈使命感、責任感與史家的實錄精神的有機結合來表達他鬱積於骨子血脈里的深沉情感,他所擇取的景物對象往往具有深厚歷史文化內涵和象徵意義,成為他傾吐婉曲多樣愛國情感的有機對象。隨著中原漢人的北遷和女真人的南遷攻策的不斷推行,金朝統治對漢民族的禮教文化、生活習俗的接受日新深入,服飾等級即是其中之一。范成大在此詩中對女真郡主的衣著打扮予以描繪,既客觀冷靜,卻又處處傾瀉著在政治、軍事明顯劣勢基礎上的高揚漢文化優勢的濃烈情感。

名家點評

包頭師範學院教授王素敏《中國古代草原文學研究》:范成大《秦樓》一詩顯現了金人豐富而獨特的服飾文化,還將金朝城鎮的熱鬧繁華書寫出來,讀來使人有隔世之嘆。

作者簡介

范成大(1126—1193),南宋詩人。字致能,又字幼元、友生,號山中居士,又號石湖居士,蘇州吳縣(今屬江蘇)人。紹興年間進士,歷任知處州、知靜江府兼廣南西道經略安撫使、四川制置使、參知政事等職。曾使金,堅強不屈,幾被殺。晚年退居故鄉石湖,卒諡文穆。其詩題材廣泛,與陸游、楊萬里、尤袤齊名,稱“中興四大家”或“南宋四大家”。又工詞,文賦也享有盛名。著作頗富,傳世作品有《石湖居士詩集》《石湖詞》《桂海虞衡志》《吳船錄》《吳郡志》等,存詩1900多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