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霜賦

《秋霜賦》是唐代崔損創作的一篇散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秋霜賦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體裁:散文
  • 作者:崔損
  • 作品出處:《全唐文》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秋霜賦
目長空以流思,偉繁霜之獨異,雖變露而成表,不憑雲以自致。向朝陽而既滅,逢夜晴而又墜,候暖而止,乘寒則飛。當鷹隼之始擊,值鴻雁之初歸。稜稜作氣,凜凜生威,比齊紈之顏色,奪楚劍之光輝。及其降池塘,被原陸,衰眾草,落群木,萎南澗之白𬞟,碎東籬之紫菊,梧桐為之失影,蕖荷為之銷馥。豈直若斯而已?徒美其威不妄作,動隨物情,因其死,者而死,保其生者而生,雕芝蘭而無怨色,拂松竹而不傷榮。譬大聖行刑,必順於時序;通賢用法,不害於堅貞。至若蒲海之居,桑河之汭,侵戰士之馬蹄,封將軍之狐毳,沾翠幕而生冷,凍朱旗而自脆,助陰氛之肅殺,壯堅冰之體勢。三冬閨閣兮貯相思,萬里江山兮苦留滯,不私於已,觸物而止。疑薄霧之初覆,似輕塵之未起,陵厲自然,嚴凝莫擬。故能發揮司寇,光揚御史,明忠臣之無事,承君子之所履。

作者簡介

崔損(?—803),(德宗朝宰相)字至無。唐博陵(今河北蠡縣南,屬博陵大房崔氏)人。代宗大曆十一年(公元776年)丙辰科進士,又登博學宏辭科。補校書郎,再授鹹陽縣尉,避親,改大理評事,累遷兵部郎中。德宗貞元十一一年(公元795年),遷有諫議大夫。裴延齡薦於德宗,貞元十二年(公元796年),以本官同平章事。逾年,進門下侍郎。十四年(公元798年),轉門下侍郎平章事。時昭陵宮為野火所焚,所司請修奉,遂以崔損任八陵修奉使.整修皇陵,共建七百餘問。俯首取容,無所建白。自建中後,宰相罕久任者,他以恭遜謹言,竟居相位八年之久,物議鄙之。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薨。贈太子太傅,謚日靖。《全唐文》錄其文12篇。《中國歷史大辭典》設有其人辭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