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核武器條約

禁止核武器條約

《禁止核武器條約》是一項多邊國際條約。

台北時間2017年3月20日,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經慎重研究,中方將不參加即將在紐約舉行的“禁止核武器條約”談判。 2017年5月22日,《禁止核武器條約》制定談判主席懷特(哥斯大黎加)在日內瓦召開談判參加國會議,首次公布了條約草案。2018年8月6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重申,日本不會加入《禁止核武器條約》。

2018年10月,俄英中美法簽署聯合聲明,反對禁止核武器條約,不會簽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禁止核武器條約
  • 外文名:Treaty on the Prohibition of Nuclear Weapons
  • 發布機構:聯合國
  • 發布日期:2017年7月7日
  • 實施日期:2017年7月7日
政策全文,內容解讀,相關信息,

政策全文

2017年3月28日,聯合國當地時間周一開始就禁止核武條約展開談判,超過100個國家派代表出席,唯獨是作為安理會5大常任理事國的中、英、美、法、俄缺席,美國駐聯合國代表直言,這份條約不切實際,故而帶領20多個國家抵制談判。中國早在今年年初通過外交部聲明表示不參與談判。
在會議的開幕式上,聯合國裁軍事務高級代表金垣洙(Kim Won-soo)強調,建立一個沒有核武的世界是所有國家的共同義務,呼籲擁有核武和無核武國家都參與到這項談判中來。
據估計,在2016年,全球仍儲存有1.5萬噸核彈頭。雖然這與冷戰期間的庫存相比大幅度減少,但近年來削減速度卻有所下降,而且出現了安全理論繼續依賴核武以及現代化改造核武器的計畫不斷增加的勢頭。
美國駐聯合國代表黑莉表示,美國希望世界沒有核武,但在以核武保護國民的同時,如何達到這個目標,需要面對現實。她說在實行已數十年的《核不擴散條約》美國已裁減約85%核武。白宮助理上周表示,特朗普政府仍在檢討是否確認全球零核武目標。
去年10月,面對朝核問題和美國新政府的不可預測性,奧地利、愛爾蘭、墨西哥、巴西、南非和瑞典等逾百個國家支持聯合國大會的決議,舉行禁核談判。然而,美國和其他核大國認為禁止是多此一舉,應採取循序漸進方法進行。

內容解讀

有記者問,根據去年聯大相關決議,“禁止核武器條約”談判會議即將於27日在紐約舉行。中國去年對該決議投了棄權票。現談判會議臨近,中國是否決定參加?
禁止核武器條約
華春瑩說,中國一貫主張並積極倡導最終全面禁止和徹底銷毀核武器,這與“禁止核武器條約”談判宗旨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同時,中方也認為,實現核裁軍目標無法一蹴而就,必須遵循“維護全球戰略穩定”和“各國安全不受減損”的原則,循序漸進加以推進;相關進程必須在現有國際裁軍和防擴散機制下處理。
她說,近期,中方一直就“條約”談判相關問題同有關方保持著坦誠、深入溝通。經慎重研究,中方日前決定不參加談判。中方這一決定系出於維護現有國際軍控和裁軍機制及堅持循序漸進推進核裁軍原則的考慮,體現了中方對維護全球戰略平衡與穩定的負責任態度。
“儘管不參與談判,中方堅定支持最終全面禁止和徹底銷毀核武器的立場沒有改變,願與各方保持溝通,繼續為建立無核武器世界而共同努力。

相關信息

2017年7月,聯合國大會通過《禁止核武器條約》,條約希望“禁止核武器的擁有、研發、儲存、轉移、試驗,或是威脅使用”,讓核武器“完全非法化”,要求各國銷毀所持有的核武器。作為唯一在戰爭中遭受過核武器打擊的國家,日本卻投下了反對票。
安倍對此解釋稱,儘管日本贊成禁止核武器的目標,但建設無核世界需要有核國家的參與。目前有核國家並未加入《禁止核武器條約》。安倍還承諾將在國際社會中促進加快有核國家和非核國家的對話。
2018年8月5日,朝鮮《勞動新聞》刊發了朝鮮亞太和平委員會4日發布的白皮書,對美國在核問題上實施“雙標”的做法表達不滿,譴責了美日兩國簽署的原子能協定在30年到期後自動延長的做法。
當地時間2018年8月6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出席廣島核子彈爆炸73周年紀念儀式。在紀念儀式後的新聞發布會上,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重申,日本不會加入《禁止核武器條約》。
共同社報導認為,日本政府一方面標榜自身“唯一戰爭核爆受害國”,另一面又追隨美國不加入《禁止核武器條約》,是一種十分矛盾的言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