磚茶型氟中毒

磚茶型氟中毒(Brick-Tea Fluorosis)是近十餘年來發現的一種氟病新類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磚茶型氟中毒
  • 外文名:Brick-Tea Fluorosis
  • 類型:氟病 
  • 流行地區:我國西部少數民族地區
簡介,磚茶高氟原因,動物實驗,預防與控制,

簡介

磚茶型氟中毒(Brick-Tea Fluorosis)是近十餘年來發現的一種氟病新類型,流行我國西部少數民族地區,流行病學調查以及動物實驗表明,長期飲用含磚茶的酥油茶或奶茶,以及食用加入磚茶水的食物(如青稞粉拌磚茶水的藏族人食物糌粑)可導致機體氟中毒。
磚茶是中國西部很多少數民族的生活必需品,它的氟含量是普通商品茶的幾十倍甚至幾百倍。具有飲磚茶習慣的地區包括西藏、內蒙古、新疆、青海等八個省、自治區,占中國版圖的約50%,累計十餘個民族,約四千餘萬人。

磚茶高氟原因

茶樹是一種富氟植物,它能選擇性地從土壤、大氣中吸收氟,在體內貯存,貯存時間越長,氟含量越高,有實驗證實了茶樹的這一生物學特性,在茶樹根部施以氟、砷等微量元素,一段時間後採摘茶樹葉片作氟含量測定,結果發現茶樹葉片中的氟含量與所施氟化物成正相關,而砷等微量元素則檢測不到。生長期長的茶樹葉片十分粗老,自中國北宋以來,磚茶便是用這種粗老葉片和枝條加工而成。而普通市售茶葉是以嫩芽嫩葉為原料,氟含量十分低。有研究表明,磚茶的任何一個加工工藝並不會提高磚茶的氟含量。

動物實驗

對飲含氟245mg/L磚茶水的Wistar大白鼠(清潔級)在飼養期的30、60、90天內進行了攝氟量、尿氟、糞氟、血氟、骨氟以及氟斑牙的動態觀察,以飲用245mg/L氟化鈉水動物作為陽性對照,成功複製出了磚茶型氟中毒的動物模型。磚茶型氟中毒大鼠切牙符合大鼠氟斑牙臨床病理特徵。病理觀察顯示,大鼠的骨、肝、腎以及精子形態均受到嚴重損害。

預防與控制

大量的流行病學報告已經證實,高氟含量的磚茶導致了磚茶型氟中毒的流行,控制這一氟病新類型的最有效方法應該是降低磚茶的氟含量。我國於1995年開始進行降低磚茶氟含量的研究,現已研製成功氟含量為180-210mg/Kg的低氟磚茶(市售普通磚茶氟含量在400-1100mg/Kg之間)。兒童飲用低氟磚茶食物前和一月後的總攝氟量檢測分析表明,各年齡組兒童每人每日總攝氟量由飲用市售高氟磚茶時的4.48-8.25mg降至1.15-2.12mg,表明低氟磚茶可使兒童攝氟量達到安全水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