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獅市實驗中學

石獅市實驗中學

石獅市實驗中學是石獅市委、市府居於石獅市教育發展的需要,於2014年8月更名的具有新校名的老學校,其前身為創建於1954年的石獅市華僑中學和整合於2006年的石獅石光華僑聯合中學國中部。現校址為原石獅市石光中學校址,教師的組成和學校管理制度則沿革於原石獅市華僑中學,學生主要來自於鳳里片區的國小畢業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石獅市實驗中學
  • 英文名:Shishi Experimental Middle School
  • 簡稱:實驗,實中
  • 校訓:自主學習 自由探索 自能發展
  • 創辦時間:2014.9
  • 類別:公立國中
  • 學校屬性:福建省素質教育先進校
  • 主要獎項:福建省教育科研基地校(生物科)
    泉州市教育科研基地校(數學科)
    泉州市信息化建設試點校
  • 現任校長:陳長坪
辦學歷史,教研動態,省級課題《電子書包的套用探索》結題,建設區域教育共同體,提升教育教研質量,推進精準教學和個性化學習,文化傳統,重視科技教育,呈現教學特色,推行“自選課程” 完善課程體系,

辦學歷史

石獅市實驗中學是石獅市委、市府居於石獅市教育發展的需要,於2014年8月更名的具有新校名的老學校。其前身為創建於1954年的石獅市華僑中學和整合於2006年的石獅石光華僑聯合中學國中部。現校址為原石獅市石光中學校址,教師的組成和學校管理制度則沿革於原石獅市華僑中學,學生主要來自於鳳里片區的國小畢業生。學校現有139名教職員工,1757名學生,36個教學班。學校獲得福建省素質教育先進校、福建省教育科研基地校(生物科)、泉州市教育科研基地校(數學科)、泉州市信息化建設試點校、泉州市科技教育示範校、石獅市文明學校、石獅市平安先行單位、石獅市教學常規管理先進校、石獅市國中教學質量評估優秀等省級、市級多項榮譽稱號。
石獅市實驗中學校區規劃圖石獅市實驗中學校區規劃圖

教研動態

省級課題《電子書包的套用探索》結題

探索電子書包深度套用,夯實“智慧課堂”建設基礎——在省普教室教研員張鋒老師、石獅市教師進修學校張翔主任的直接領導下,作為我校信息化建設的基礎工程——《電子書包的套用探索》於2015年月6月正式啟動,該實驗項目以生物科為主,輻射英語、數學等學科,先後經歷觀念轉化、理論學習、技能培訓、參觀考察、實踐探索、展示交流、整改提升、拓展推廣等階段,並於2017年5月圓滿結題,這表明了我校教研能力和教研水平再上新台階!作為石獅市教育的亮點之一,石獅訊息報、石獅電視台也對我校電子書包探索進行了宣傳報導。
本實驗的最大成果是探索了電子書包套用的基本特徵和模式的24字訣:“配終端,建空間,分時空,快反饋;倡自主。體個性,可分層,問度娘”。同時引領教學教研的轉型、師生具有初步的網際網路思維方式並初步改變教與學的方式、學生喜歡新的學習方式,樂學會學、教師專業化發展,實驗成果豐富,有7篇CN論文、8項獎勵、26個成功教學案例。同時也為我校“智慧課堂”建設的全面啟動提供豐富的實踐經驗和理論指導,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推進我校信息化建設步伐。

建設區域教育共同體,提升教育教研質量

建設教育教研共同體,實現區域教育的合作與共贏,是我校教研的特色之一。目前,我校區域教育教研共同體建設已成雛形,並發揮積極的作用。
在福建省內,為了能站在教育教學的更前沿,也為了應對中考省統考的新挑戰,進一步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我校與廈門蔡塘學校、廈門一中海滄分校、廈門外國語湖裡分校、廈門五中、廈門海滄中學、廈門湖裡中學、廈門第二外國語學校、廈門五緣第二實驗學校等廈門學校組成“九校教改聯盟”,借外力提升我校教研水平和質量。研究內容為前沿教育教學理念、課堂教學新模式、同課異構的有效實施、專項研究等。同時也為進一步構建“智慧校園、智慧課堂”提供合作交流平台。
在泉州市內,我校與泉州培元中學、晉江季延初級中學開展“三校協作”活動,已歷時10年,在泉州地面頗有影響。三所學校在“平等、合作、互助、共贏”的原則下,圍繞教育教學教研等工作,開展九年級中考備考研究、七八年級語數英聯合競賽、起始年段課堂教學研討等形式多樣的活動,在促進優秀學生的培養、教師的專業成長,教學教研質量的提升和促進泉州區域間的交流和合作等方面均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推進精準教學和個性化學習

歷經兩年多的電子書包、作業盒子、樂樂課堂、物理大師、盒子魚英語等教育信息化的實踐探索,我校順應“以教育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的教育大潮,積極探索大數據背景下的精準教學和學生個性化學習,並適時與石獅移動公司、科大訊飛有限公司、艾孚達科技有限公司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並於2017年2月正式啟動“智慧課堂”建設。
實踐至今,我們成功經歷智慧課堂軟硬體環境的建設、教師的理論培訓與理念更新、師生的信息化技能培訓、初期的磨課和試課、校內交流展示等起步探索階段,“智慧課堂”的教學已基本實現常態化。在這個階段,我們付出,我們收穫:陳長坪校長帶隊參觀考察科大訊飛合肥總部,並應邀參加2017年全國智慧教育系列觀摩研討活動;陳潤生副校長受聘中央電教館2015-2016年“1師1優課”數學科評審、辦公室呂小民副主任受中央電教館邀請在全國信息化骨幹教師培訓會上作《教育信息化需要先行者》的專題報告,並有呂小民、邱秀月、吳光鑫等老師撰寫的多篇相關論文發表於CN刊物。同時紀美清老師的智慧課堂與學本課堂融合展示課《在品味情感中成長》、黃美津老師的智慧課堂與主題班會融合課《靜能生慧》、許燕燕老師的智慧課堂與智學網融合課《數學試卷講評課》、陳萍萍老師的智慧課堂與智學網融合課《英語試卷講評課》等等課例多次亮相各級教育教學研討活動,並獲得好評如潮。
隨著智慧課堂項目的有序推進,我校將於近期全面進入“智慧課堂與學科的深度融合”、“大數據背景下的精準教學和減負增效”等“智慧課堂”建設的攻堅階段,同時我們也正積極爭取“智慧課堂”建設項目能作為石獅市教育綜合改革試驗區的辦學亮點加以研究、總結和推廣,為了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我們時刻準備著……我們也熱烈歡迎石獅2017屆國小畢業生及其家長能加入我校“智慧課堂”建設,共同見證大數據背景下的智慧教學,實現智慧發展、智慧人生!
在石獅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充分肯定和直接領導下,我校於2017年6月9日向泉州市兄弟縣市教育局、兄弟學校開展了《2017年石獅市“智慧課堂”現場教學觀摩》交流活動,“智慧課堂”建設發起人、科大訊飛副總裁、訊飛教育信息化研究院執行院長孫曙輝先生也蒞臨我校作專業引領,我校實驗團隊代表許佩琳、許燕燕、黃美津、李巧莉等四位老師以觀摩研討課的形式展示具有各學科特點的智慧課堂。辦學條件
學校現有三棟主教學樓、實驗樓、科學樓、圖書館等建築配備,並重修了科學樓、圖書館、教師宿舍樓。
石獅市實驗中學

文化傳統

重視科技教育,呈現教學特色

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我校在石獅市科協、石獅市教育局的關心和指導下,高度重視科技教育工作,科技創新教育成為我校一大教學特色,取得不錯的成績。2015年12月,我校被評為“泉州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先進集體”。2016年7月,成功申報“泉州市校園創新工作室”,2016年11月,被評為“泉州市青少年科技教育示範學校”。
實驗中學鳥瞰圖實驗中學鳥瞰圖

推行“自選課程” 完善課程體系

經過近兩年大力推行自選課程,我校開發了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校本課程,並初步形成一個較為完善的課程體系。課程體系涵蓋了基礎性課程、拓展性課程和綜合性課程三大方面,涉及德育類、語言類、科技類、體育類和藝術類等五大類。
我校把每周星期三下午第7、8節時間作為初一年學生“校本課程自選課”時間,把每周三下午第5、6節和每周四下午第7、8節時間作為初二年學生“體育藝術自選課”時間,實實在在地開展,並取得不錯的效果。
為了進一步檢驗校本課程的實際效果,我校編制了“校本課程評教問卷”和“體育藝術自選課評教問卷”,邀請學生和家長利用手機填寫問卷,客觀、公正地評價校本課程,幫助學校提高教學質量。問卷結果顯示,學生和家長對自選課程總體評價較高,並提出了一些富有建設性的意見。學生競賽多點開花,成績斐然
2016-2017年度參加教育主管部門組織的各級各類比賽:省級及以上獲獎總計11人次、泉州級以上52人次、石獅市級以上178人次。
特長生,構建學校特色,提升學校辦學品質。我校在2016年石獅市各校特長生招生考試中獲得佳績,其中錄取一級達標中學體育類(籃球、足球、田徑)11人,藝術類(音樂、美術)9人,約占全市一級達標高中特招生人數的三分之一。2017年總體態勢樂觀。
激發學習興趣、注重科學思維培養、開發和實施校本課程、建設學生社團、開展興趣小組活動、組織學科競賽是我校發現並培養特長學生的主要途徑。現開發少年拳、街舞、圍棋等30多門校本課程、建設榕韻文學社、科技社、圍棋社、動漫社等10多個學生社團供學生選擇與參與,同時有籃球、音樂、美術、舞蹈、田徑、電子製作和機器人等興趣小組活動。在此基礎上,學校常態化的組織了各科校本競賽、並在泉州地面與泉州培元中學、晉江季延初級中學舉行七(八)年級語數英聯合競賽。在這樣的土壤上,特長生脫穎而出,個性化、可持續發展,競賽成績捷報頻傳!
石獅市實驗中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