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洞鎮(四川遂寧市安居區轄鎮)

石洞鎮(四川遂寧市安居區轄鎮)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石洞鎮,位於四川遂寧安居區,地處川中丘陵地帶,位於安居區西南部,幅員面積56.3平方公里,距安居城區22公里,東毗鄰會龍鎮、安居鎮,南與東禪接壤,西緊靠白馬鎮、北鄰觀音鄉

著名景點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梵慧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石洞鎮
  • 地理位置:四川遂寧安居區
  • 人口:34042人
  • 幅員面積:56.3平方公里
行政區劃,自然資源,經濟發展,人文旅遊,石洞古橋,梵慧寺,

行政區劃

石洞鎮地處川中丘陵地帶,位於安居區西南部,幅員面積56.3平方公里,距安居城區22公里,東毗鄰會龍鎮、安居鎮,南與東禪接壤,西緊靠白馬鎮、北鄰觀音鄉。全鎮共轄20個行政村和1個社區,255個村民小組,總有9617戶34042人,全鎮共有勞動力16559人。建制鎮面積1.25平方公里,場鎮常住人口2112人,其中有鎮機關幹部30人。全鎮路網有縣鄉道路17公里,村級公路66公里。聯通、行動網路覆蓋全鎮。
白安河穿境而過,全長29.3公里,分別經過東方寺村、亭子壩村、老廟村、譚家壩村、楊家壩村、油房壩村、浸水灣村、明覺寺村、草鞋埡村、高灘村。有兩個梯級電站:河灣電站和高灘電站。年發電量70萬千瓦時。
石洞鎮梵慧寺石洞鎮梵慧寺

自然資源

石洞鎮位於安居區西南部,屬川中淺丘,地勢西北高東南底,平均海拔312米,氣候溫和,四季分明,無霜期長,熱量充足,雨量充沛,屬盆地亞熱帶濕潤季風性氣候區。土壤類型為紫色土、水稻土、沖積土,土地肥沃。全鎮森林面積13270.5畝,森林覆蓋率15.7%。“遂八”路穿境而過,鎮內交通四通八達。
全鎮農副產品種類繁多,盛產水稻、玉米、小麥、紅苕、油菜、花生、二精條海椒、榨菜、豇豆等糧經作物。黃金梨規範化種植面積達3000畝,進入盛產期黃金梨1200畝。勞動力資源豐富,屬市、區勞務輸出基地鎮,常年勞務輸出1萬餘人。全鎮水力資源豐富,白安河由西向東流經石洞場鎮全長29.3公里,其支流4條,水產品豐富。場鎮建設初具規模,功能配套齊全,農貿市場、綜合市場已建成使用,自來水廠、車站、餐飲住宿等服務設施齊全。

經濟發展

本鎮特色農業:優質水果黃金梨種植面積3000畝;腳板苕種植面積500畝;榨菜500畝;二荊條海椒4000畝;養殖天府白鵝10000隻。

人文旅遊

石洞古橋

石洞古橋,據說建於明朝,是成都至遂寧古驛道必經之路。

梵慧寺

遂寧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梵慧寺摩崖造像及石刻位於遂寧市安居區石洞鎮高灘河村和尚坡南麓,始建於唐代,現有32龕造像及石刻碑記,共有造像數百餘尊,題記5通,鑿刻於南北長280米、高5米的崖壁上。
梵慧寺摩崖造像南龕山岩峻峭、石龕重疊。南龕造像以供養窟為主,刻佛教故事的極少,以觀音菩薩像最多,各種佛像精巧玲瓏,姿態各異,氣質渾厚,端莊豐滿,神情瀟灑,典雅大方。站在南龕造像下,抬頭發現造像身軀健美,面容豐滿,衣飾富麗,如最大的毗盧舍那佛像,身高4.45米,鐵紅加躍坐,頭戴華玉的花冠,身著袒右肩袈裟,面容飽滿,唇潤臥豐,身軀健美,表情莊嚴肅穆,充分表現出令人皈依的藝術魅力。
梵慧寺梵慧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