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桌

石桌

石桌,又做石棹,是中國台灣的一處地名,位於台18線64公里處,距離嘉義市約50公里。當地出產茶葉,尤以珠露茶為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石桌
  • 地理位置:中國台灣省嘉義縣
歷史沿革,地理特徵,經濟狀況,

歷史沿革

石桌是鄒族活動範圍,漢族最早開墾石桌的時間已無考究供明確記載。起初入墾的漢人,看見鄒族人在守護神前放置一塊石桌,做為族人外出返家可供答謝守護神祭祀之用,就習以此地稱“石桌”。

地理特徵

石桌全境海拔,就以茶區而言是介在1200~1600米,呈鞍部地形,與奮起湖同為八掌溪集水區上游。石桌與奮起湖不僅海拔高度相近,氣候型態也是如此,降雨量呈夏季多雨,冬季少雨的不均勻分配,年雨量5972釐米,因此茶農利用灑水器,在乾季啟用自動灑水。在夏季受西南風帶來水汽,處於迎風面的石桌,中午過後經常起霧,全年平均濕度90.4%,是符合茶樹在此生長的條件,並且全年平均溫度不超過攝氏20度,即使是全年最高溫的八月,月均溫只有攝氏20.1度,與位居平原地帶的嘉義市攝氏28.8度相較,僅次於七月,七月的月溫差為全年最高達攝氏9.3度,如此溫差會使人明顯感受到寒意。

經濟狀況

石桌原本經濟作物是采竹筍與種佛手瓜、金針做為山產,透過阿里山森林鐵路運下山與平地交易,1980年引進青心烏龍茶栽種,起初並不受居民接受,藉由竹崎鄉農會推廣,1981年便有居民逐漸地試著種植,栽種面積逐年地擴增,受到種植茶葉影響,加上公路的便利,期間吸引外來人口來此種茶,至1987年止,石桌戶數趨於穩定,總株數隨著謝東閔命名“珠露茶”快速地攀升,直到1980年代末,石桌耕地幾乎飽和,從海拔1300米~1500米呈現茶園景觀,並且沿路兩旁開設茶行、茶廠,原本經濟作物就成了居民的副業。在石桌的東北方有片完整天然林海,是居民成立400公頃的生態保護區,海拔高度1600米,位在茶園的耕作上限,園內是孟宗竹林、杉木林,每年逢1月~3月是采竹筍的產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