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音碑亭

知音碑亭座落在鐘子期墓前,為水泥結構仿木建築,通高6米、長5.2米、寬4.2米,亭座為青石壘砌而成,座面鋪35厘米見方的青片石,4根仿木水泥圓柱支撐著青灰色的歇山式飛檐迴環亭頂,柱礎為鼓形。鴟吻魚吻俯仰對峙,兩對瑞獸頭分別觀山望水,筒瓦板瓦上下扣連,附有獸絞的溝頭滴水組成二方連續圖案簇擁在亭檐四周,碑亭中央矗立著高2米、寬1.3米、厚0.20米的重刻青石碑碣,墓亭正面鐫刻著“楚隱賢鐘子期之墓”幾個篆書大字,背面為重修碑記。

碑記為著名歷史學家、中國歷史文獻研究會會長、華中師範大學教授張舜徽先生撰文,全文620餘字,為文言文體,其內容記墓地形勢、方位、沿革、故事由來始末,有考據、有論證、兼或推理議論,文辭殷切,慎密謹嚴。字為鄂籍著名書法家、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王遐舉先生所書,書體為隸書,筆道老辣凝鍊,遒勁雄渾。整個碑亭的設計造型具有濃郁的荊楚地方特色。1995年,本著“修舊如舊”的原則,對其墓又進行了東擴加堆維修,並增建了墓冢至碑亭間墓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