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王陽明(1472-1529)

知行合一:王陽明(1472-1529)

《知行合一:王陽明(1472-1529)》是度陰山創作的普及讀物類書籍。

基本介紹

  • 書名:知行合一:王陽明(1472-1529)
  • 作者:度陰山
  • ISBN:9787550230002
  • 類別:普及讀物
  • 定價:36.00元
  • 出版社: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 出版時間:2014-07-01
  • 著作權方:上海讀客圖書有限公司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叢書信息,

內容簡介

“知行合一”,習近平主席推薦6次的哲學理念。《知行合一:王陽明》,唯一深入解讀知行合一及其創始人王陽明的通俗全傳。暢銷書《帝王師:劉伯溫》作者最新力作;通過講述王陽明的輝煌傳奇,為你剖析知行合一的無邊威力,道破天機!以“知”促“行”、以“行”促“知”、知行合一。――習近平主席2013年7月11日至12日在河北省調研指導黨的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時強調。 “知”是基礎、是前提,“行”是重點、是關鍵,必須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做到知行合一。――2014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黨的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第一批總結暨第二批部署會議上強調。 中國人講“知行合一”,法國人講“打鐵方能成鐵匠”,都強調要把思想轉化成為行動。――2014年3月25日習近平主席發表在《費加羅報》的署名文章。在蠻荒的龍場,王陽明悟出了“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即人人皆有良知。而在血腥的沙場和險惡的朝堂,讓龍場悟道實際發揮作用的,是“知行合一”,即遵循內心的良知,便能達到寧靜於內、無敵於外的境界。如果心學是聖賢功夫,那么知行合一則是俗世智慧。知行合一併非得自頓悟,而是在磨難中不斷反思、修練,最終砥礪出的生命境界。在經歷了當眾廷杖的奇恥、下獄待死的恐懼;流放南蠻的絕望、瘟疫肆虐的危險;荒山野嶺的孤寂、無人問津的落寞,直至悟道的狂喜、得道的平靜後,王陽明不但求得了內心的安寧,而且逐漸通過“知行合一”擁有了足以改變世界的力量。憑藉知行合一的強大力量,王陽明率文吏弱卒,蕩平了江西數十年巨寇;憑藉知行合一的強大力量,王陽明以幾封書信,一場火攻,三十五天內平定了寧王之亂;憑藉知行合一的強大力量,王陽明從根本上掃清了困擾明政府多年的廣西部族匪患……本書通過講述王陽明的輝煌傳奇,為您剖析知行合一的無邊威力。

作者簡介

度陰山,中國人民大學史學碩士,暢銷書《帝王師:劉伯溫》作者。大學時便反覆誦讀王陽明的《傳習錄》,至今已可倒背,深信王陽明事功與“良知”和“知行合一”之間的因果關係,遂以近十年之功,厚積薄發,著成這部唯一從“知行合一”角度闡釋王陽明人生的通俗全傳。

目錄

序 章 心學誕生的前夜
心學橫空出世
心學誕生的前夜
第一章 為什麼悟道的是王陽明
何謂第一等事
兩件荒唐事:新郎失蹤和格竹子
彷徨和痛苦是天才的共性
有一種無趣叫仕途
轉捩點
未經審視的人生不值得過
劉瑾風暴
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釋厄路
做自己的主人
新朋友和新敵人
心學的政治力
朱陸異同
貴人王瓊
第二章 王陽明如何做到知行合一之南贛剿匪
人性無法改變,卻可以引導
橫掃詹師富
勝敗由心,兵貴善用
制心一處,無事不辦
金龍霸王池仲容
池仲容也會用計
定力的交鋒
只怕有心人
心學入門課——大學問
風雨又來
第三章 王陽明如何做到知行合一之平定寧王
不被待見的寧王
朱宸濠一直在努力
針鋒相對
寧王革命了
安慶保衛戰
決戰朱宸濠
費心為哪般
真誠的權變:最難不過斗小人
致良知
偉大的楊廷和
不許來京
再見,楊廷和
第四章 王陽明如何做到知行合一之廣西戡亂
萬人齊捧王陽明
李福達案
有請王陽明
走在成聖的路上
謝謝諸位
平定思田
雷霆掃穴
追憶祖先
賞還是罰,這是個問題
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王陽明的另一面
第五章 心學對我們有什麼用——強大內心的終極武器
我是自己的上帝
只俯首於自己的心
去心中賊之私情
去心中賊之私慾
閒思雜慮也是私慾
人生在世,不可拘泥常規
我們該追求什麼
如何對付惡
不要操心
獲得幸福的方法:不要和外物對立
第六章 知行合一的修煉法門
格物致知
心即理VS性即理
心外無理
萬物一體
心外無物
心外無事
心即理的立言宗旨
為何說知行是合一的
古人為何單獨提知行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一念發動便是行了
實踐出真知
良知就是判斷力
如何光復良知
致良知:聽從第一感覺
致良知:聽從內心的聲音
後記

叢書信息

讀客·這本史書真好看文庫 (共41冊), 這套叢書還有 《知行合一王陽明(2)》,《知行合一王陽明2:四句話讀懂陽明心學》,《帝王師:張居正》,《唐太宗政變24小時》,《華杉講透孫子兵法》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