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珠胬肉攀睛

眼珠胬肉攀睛

胬肉攀睛指有一三角形脂膜胬起如肉,由眼珠眥角橫貫白睛,攀侵黑睛的慢性外障眼病。

基本介紹

  • 別稱:眼珠胬肉攀睛
  • 發病部位:眼部
病症描述,診斷要點,

病症描述

胬肉攀睛指有一三角形脂膜胬起如肉,由眼珠眥角橫貫白睛,攀侵黑睛的慢性外障眼病。多生於大眥,生於小眥或兩眥同時發生者較少見。病變進程緩慢,往往經過數月或多年始侵入黑睛,並逐漸遮蓋瞳仁,也有停止進展者。本病相當西醫之翼狀胬肉。

診斷要點

1.自眥角開始的白睛表層上生出胬肉,漸漸變厚,有赤絲相伴並高起,多呈三角形,如昆蟲之翅膀。其底稱為體部,自眥角開始橫貫白睛;其尖端稱為頭部,漸向黑睛攀侵。病變分為進行性和靜止性。進行性指胬肉頭尖高起,赤瘀如肉,發展較迅速,每可於數月或數年內攀侵黑睛中央而障礙視力;患者自覺眼澀痛流淚,異物感,重則刺痛羞明。靜止性則指胬肉頭部平而薄,色白或淡紅,多發展緩慢或始終停止在黑睛邊緣,不影響視力,無自覺症。
2.本病須與以下眼疾相鑑別:
(1)黃油障:於瞼裂部白睛表面,介於黑睛與眥角之間而不與眥部相連的淡黃色隆起,狀如脂膜,呈三角形,無赤絲攀附,無癢無痛,不侵及黑睛,類似於西醫學之瞼裂斑,可不必治療。但若有赤脈環繞,自覺眼澀痛流淚,則參照本節治療。
(2)流金棱木:指白睛與黑睛表面之間呈膜狀或條索狀粘連。多因外傷(尤其酸、鹼腐蝕傷)或黑睛邊緣生翳後形成。部位不定,無紅無痛,粘連廣泛者影響眼珠運動。因頭部常與黑睛粘連,故可用探針在其頸部順利通過。類似於西醫學之假性胬肉。若不影響眼珠運動或美容者,無須治療,否則可行手術醫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