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標利潤管理

目標利潤是指企業在一定時間內爭取達到的利潤目標,反映著一定時間財務、經營狀況的好壞和經濟效益高低的預期經營目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目標利潤管理
  • 外文名:無
  • 詞性:名詞
  • 拼音:mu biao li run guan li
管理內容,管理重點,

管理內容

目標利潤管理是目標利潤原理和方法在利潤管理中的具體運用,目標利潤是確保公司經營需要、投資增長、股利分配的一個利潤數額,它公司經營層面所達到的一個具體數額。圍繞這個經營目標所開展的工作,都屬於目標利潤管理的範圍。
1、確定目標利潤。
2、測算為實現目標利潤的具體收支計畫。
3、組織目標利潤的實現。為保障目標利潤的實現所採取的措施。
所以,目標利潤管理的核心是:目標利潤的制定、分解、控制及考核。這是一個連續的過程。

管理重點

目標利潤管理的重點是測算分析控制。“最佳化測算、強化分析、深化控制”三位一體,使公司全面實現年度利潤目標。
1、利潤最佳化測算方面
目標利潤的測算是一個很嚴肅、重要的預算過程、預計過程、估計過程。主要採取三種方式:一是“順序遞推法”,二是“兩點控制法”,三是“滾動遞延分解法”。順序遞推法:就是根據預測的產品市場價格和成本水平,來推算既定產銷方案的盈利能力。具體步驟:
l)先安排市場產品,即根據資源狀況、市場銷售情況、裝置性能等因素,最佳化產品結構,確定投入產出方案;(從數量方面)
2)在產銷平衡的前提下,根據銷售情況和有關政策,先預測產品的銷售價格,再推算銷售收入;(從價格方面)
3)根據原油市場行情,確定採購成本;
4)根據歷年水平和當期的具體情況,分別確定加工費管理費用財務費用銷售費用、其他業務收支、營業外收支及投資收益等;(涉及主副營業成本應分別確定)
5)根據上述預測的數據,順序遞推當期收益水平。
(1)兩點控制法:就是根據目標利潤來推算既定產銷方案的原料和產品的保利點保本點。保利點是指在單價和成本水平確定的情況下,為確保預先確定的目標利潤能夠實現,而應達到的銷售量和銷售額的統稱。為此,保利點也稱實現目標利潤的業務量,具體包括實現目標利潤銷售量(保利量)和實現目標利潤銷售額(保利額)兩項指標。
(2)保本點是指能使企業達到保本狀態時的業務量的總稱(BEP又稱盈虧臨界點、盈虧平衡點、夠本點)。即在該業務量水平下,企業的收入正好等於全部成本;超過這個業務量水平,企業就有盈利;低於這個業務量水平,企業就會發生虧損。保利點與保本點的測算並不難,困難的是關於在測算過程中資料的歸類。因為,這樣的測算,要求成本按照其習性進行分類——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此分類是測算保利點和保本點的前提。此分類從理論上講簡單,但實際操作上卻不是很清楚,不容易劃分。所以說,兩點控制法測算過程較麻煩,但卻很有必要。因為,我們的管理者需要掌握企業的銷售底線和盈虧平衡點。
基本作法是:假定利潤為零和利潤為目標利潤時,先分別測算原材料保本採購價格和保利採購價格;再分別測算產品保本銷售價格和保利銷售價格。
(3)滾動遞延分解法:是滾動計畫和滾動預算的具體套用。該方法是在上述測算方法的基礎上,對全年利潤進行滾動測算,每月結束後,根據該月的完成情況,對次月至年底的效益進行測算,並按年、季、月、旬進行分解,步步為營,從而推動全年目標利潤穩步實現。
特點:隨時調整實現目標利潤過程中所出現的差異,給上下的安排留有一定的餘地。因此,具有一定的操作性。同時,將測算的利潤成本費用指標分解到各二級單位,進行跟蹤考核。
2.強化經濟活動分析,加強協同管理
健全了分析反饋制度,加強了部門協同運行能力。計畫部門是龍頭,生產部門是創效的主力軍,銷售部門是市場和銷售收入實現的前沿陣地,而財務部門則是利潤、成本費用等價值管理的中心,我公司把這四個部門作為重點加強管理,科學地協調運行,形成了一個信息快速反饋系統。
3.深化控制,確保實現利潤目標
公司按照“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原則,完善模擬市場目標利潤責任制的指標體系和考核體系,加大成本否決和費用考核力度,不斷挖掘可控費用的潛力。
整個考核控制體系分為兩大部分,即對子公司等利潤中心實行目標利潤考核和對各廠、中心、處室等成本中心實行成本費用考核。這是本案例的成本管理特點,尤其是:對於成本中心,把重點放在“兩耗“(能耗物耗)、“三率”(綜合商品率、輕油收率、加工損失率)、“五費”(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單位加工費、修理費、招待費)上,進行分類分項管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