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水電站

百花水電站位於貴陽市烏當區朱昌鄉沙土平橋,距貴陽市城區26km。是長江流域烏江支流貓跳河上的第二個梯級,控制流域面積1895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39立方米/秒。該電站以發電為主,兼顧防洪、灌溉、供水、養殖、旅遊等綜合效益。樞紐包括大壩、溢洪道、放空底孔、發電引水系統及廠房等主要建築物。設計蓄水位1195m,水庫庫溶2.18億立方米,為年調節水庫;總裝機容量22MW,保證出力5.58MW,多年平均發電量0.804億kW·h。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百花水電站
  • 電站位置:貴陽市烏當區
  • 控制流域:1895平方公里
  • 年均發電:0.804億kW·h
工程概況,工程進展,

工程概況

攔河壩由鋼筋混凝土斜牆堆石壩和鋼筋混凝土碎石壩組成,最大壩高50.22m,壩頂長320m,壩頂寬8m,最大壩底寬111.1m。引水發電系統設於右岸,由兩條直徑3.6m、長度分別為150m和146m的隧洞至壩下游約150m岸邊設廠發電。溢洪道位於壩線下游300m處的右岸黃家山埡口,為兩條開敞式溢洪道,長分別為320m~325m。水庫放空兼施工導流洞位於右壩肩,洞徑3.0m,洞長150m。
放空底孔由導流洞改建而成,進口位於右岸發電引水隧洞左側,進口底板高程1153.5m,洞徑3m,長202m,在死水位1188.0m時可泄流量99立方米/秒。
電站廠房為地面式,裝機2台(10MW+12MW)。

工程進展

大壩始建於1960年,原設計為粘土心牆堆石壩,防洪標準為百年一遇洪水設計、千年一遇洪水校核。由於當地陰雨綿綿、土壤含水量大,心牆不易壓實,工程進展緩慢,致使在1963年發生特大暴雨時,施工中的大壩被部分沖毀。
隨後將壩型改為鋼筋混凝土面板堆石壩,於1965年12月開始蓄水,1965年12月水庫開始蓄水,機組試運行。
1966年6月建成。大壩壩頂高程1196.7m,壩頂長320m,壩頂寬8m,上游鋼筋混凝土面板的壩坡為1:0.6;面板後是乾砌石,乾砌石體頂厚2.5m,下游坡為1:0.05;乾砌石後是堆石體,其下游坡由2m寬的馬道分為4級,壩坡分別為1:1.4、1:1.5、1:1.5、1:1.5。
1966年7月1日正式投產併網發電。
為提高水電站的防洪標準,於1989年,大壩及副壩加高了1.52m,同時擴建了兩條開敞式溢洪道。溢洪道為岸邊胸牆式,進口底板高程1183.0m,設有3孔6m×7m的弧形閘門,泄槽的寬18m、長171m。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