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龍橋(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白龍橋)

白龍橋(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白龍橋)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白龍橋位於蘇州吳江區盛澤鎮壇丘白龍橋村,建於清康熙初年。被列為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白龍橋
  • 位於蘇州吳江區盛澤鎮壇丘白龍橋村
  • 建於:光緒三十四年(1908)
  • :3.80米
古橋簡介,歷史背景,地圖信息,

古橋簡介

白龍橋位於蘇州吳江區盛澤鎮壇丘白龍橋村,其東為蜆子墩,西為小牛盪,所跨河面開闊。清康熙初年建。光緒三十四年(1908)重建,至宣統三年(1911)告竣。南北走向,三孔拱型結構。拱券以縱聯分節並列法砌置,全用花崗石構築,為抗波、防坍,兩頭築有泊岸。寬3.80米,長40.60米,中孔矢高5.60米,跨徑9.90米。兩次孔小於中孔,使橋形變化多姿,猶如長空雁序。橋頂面石和拱券龍門石分別刻有“筆錠如意”、“瓶升三戟”和“雲龍”、“太極”等吉祥圖案。 橋上共鐫有四副對聯,其中一副為:“風送萬機聲,莫道眾擎猶易舉;晴翻千尺浪,好以飲水更思源。”形象地描繪了盛澤紡織業興盛的圖景,當年水鄉的富庶可見一斑。
壇丘白龍橋壇丘白龍橋
1986年7月1日,白龍橋被市政府列為第二批吳江市文物保護單位。2012年9月,由於吳江行政區劃變更,調整為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背景

明清時“咫尺往來、皆須舟楫” 的水上絲綢業,早已留在了過去。但盛澤的白龍橋,還在橋洞與橋樑間記憶著古鎮經濟的繁華。此橋當年是入吳水咽喉,遠道而來的商賈在盛澤購得綢緞,由水路運往地北天南,必經此橋,便有“日收生絹千萬匹,半處申江半入吳”的說法。
壇丘白龍橋壇丘白龍橋

地圖信息

地址:蘇州市吳江區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