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雲谷(山西平順縣東寺頭鄉宑底村)

白雲谷(山西平順縣東寺頭鄉宑底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白雲谷位於山西平順縣東寺頭鄉宑底村,四周被高大峻峭的群山環抱,白雲谷抬頭見樹,低頭見草,到處被植被覆蓋,一片鬱鬱蔥蔥。 白雲谷地處特殊的地理環境,雨水較多,小雨、中雨、大雨、暴雨,輪番上陣!雨多,山中的雲霧也多,雨後的白雲谷峽谷中的雲霧會迅速升騰,頓時山中的雲霧忽聚忽散,忽濃忽淡,上下翻騰、變化萬千!故得名“白雲谷”,白雲谷與河南林州市王相岩景區接壤,景區全長30多華里,占地面積約35平方公里,因四周被絕壁環抱,其形如井,又因村莊坐落谷底,人們便自然的叫它宑底村。白雲谷自然就成了宑底村代名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白雲谷
  • 地理位置:位於山西平順縣東寺頭鄉宑底村
  • 占地面積:35平方公里
  • 俗稱:宑底村
  • 著名景點:掛壁公路 懸崖居 祥雲湖等
景點概況
白雲谷坐落在太行山深處,是太行山的一處旅遊勝地。谷中依山傍水。祥雲湖的狹長碧澈,宛若玉帶環繞於群峰之中。站在觀湖亭上遠眺,祥雲湖的水如翠玉般青碧;走近湖面,其水清澈見底,可見水中的魚蝦在搖尾捋須;俯身掬一口湖水,清冽甘甜。泛舟其上,小艇行在水中,激起道道漣漪,驚得湖面碎銀蕩漾,仰望兩側,峭壁猙獰,奇峰、怪石、綠葉、飛瀑,緩緩掠過,美景令人目不暇接。
谷底現存最早的殘碑是龍門寺碑,刻有“明德”字樣,據此估計在明朝正德年間(1506—1522)以前,這裡就有人類居住了。根據穽底村現存周、元、桑、李、秦、段六大姓家譜記載,現有住戶的祖先大約是17世紀中葉從山西襄垣、河南林州遷徙到此定居的,逐步形成了現在的分散村莊。
谷底房屋依路而建,屋舍高低錯落,以石為材。石頭街、石頭牆、石頭樓板、石頭房,石磨、石碾、石臼、石桌、石凳、石水缸等成為這裡極富特色的建築形式。尤其是屋頂的材料,就地取材不規則的石板均為褐紅色,厚度相差無幾,但形狀各異,用於屋頂不僅自然漂亮而且廉價。 村後峽谷中修建有水壩,聚了一泓碧水,水深數尺,水靜無波。水映山村,多少給這小村平添了些許江南水鄉的味道。壩底深谷幽潭,涓涓溪流傍著陡峭的山峰沿山谷流淌,清風徐來,沒有涼意,只有舒爽的感覺。沿石階尋路而下的岩壁上現出一層層紅褐色的石板,原來一座座青障般的大山就是由這種紅褐色的岩石托起來的,風化後的岩石變成了平整的石板呈現在我們面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