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雲熊膽丸

白雲熊膽丸

“白雲熊膽丸”顧名思義,“熊膽”或“熊膽汁”是該藥的主要成分。熊膽,哺乳綱熊科動物黑熊和棕熊的膽囊。入藥史載於《唐本草》的“熊脂”項下。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白雲熊膽丸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本草綱目
  • :唇形科
明《本草綱目》亦有詳細論述。乾燥熊膽呈扁卵形,上部狹細,下部膨大,一般長10-20厘米,直徑5-8厘米,色黑或棕綠色,顯光澤,囊皮薄,有皺褶,質堅硬,破開後,斷面纖維性。囊內藏有乾燥的膽汗,呈塊狀、顆粒狀或稠膏狀,通常以顏色金黃、明亮、味苦回甜者為佳品。 熊膽味苦,性寒,無毒。有清熱、解毒、明目、止痙作用。用於治療熱黃、暑瀉、小兒熱盛驚風等症。外用治痔瘡、目赤雲翳。
今人取熊膽(確切說是膽汁),是將黑熊圈養,於其腹上開一小口,以一膠管插入,再以器材從其腹腔內抽取膽汁。據稱:養一頭熊一年可取膽汁乾品1-2.5公斤以上,相當於捕殺一百多頭熊所得的熊膽。此法雖節約成本,也不至於殺生,但其殘忍程度遠勝於一刀結果了黑熊。要取一熊膽,勢必殺一黑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