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蓮河鄉

白蓮河鄉

白蓮河鄉是湖北省黃岡市羅田縣下轄的一個行政村,位於羅田縣東南部,南與浠水縣白蓮河鎮一橋相連,東與英山縣隔河(庫)相望,北與鳳山鎮匡河鎮接壤,西鄰駱駝坳鎮。鄉政府駐白蓮河。全鄉下轄19行政村189個村民小組,共20085人(2017年),全鄉版圖面積101.63平方千米(2017年),其中山林9100畝,水田12638畝,旱地1758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白蓮河鄉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湖北省黃岡市羅田縣
  • 下轄地區:19行政村
  • 電話區號:0713
  • 地理位置:羅田縣南部
  • 面積:101.63平方千米(2017年)
  • 人口:20085人(2017年)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車牌代碼:鄂J
  • 行政區劃代碼:421123200
  • 村級區劃單位:21個
概況,沿革,行政區劃,交通,經濟概況,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自然資源,水利,水利資源,農業資源,林業資源,動物資源,社會事業,基礎設施,鄉鎮建設,教育,衛生,著名景點,地圖信息,

概況

羅田縣轄鄉。位於縣境南部,與浠水縣白蓮鎮隔河相望。面積101.63平方千米(2017年)。常住人口20085人(2017年)。轄1個社區、20個行政村。鄉政府駐白蓮河,距縣城25千米。318國道橫穿全境。

沿革

1958年屬古廟河公社……1987年設白蓮河鄉。1996年,面積96平方千米,人口2.4萬人,轄華家沖、尤家嘴、張八塘、鄔家鋪、香木河、大坳沖、白蓮河、白楊坪、牌形、里半街、上馬石河、歸雲山、張家山、覆鐘地、茅栗洲、黎明灣、月山、葉家沖18個行政村。
2004年,鄉政府駐白蓮河,人口24887人,面積102.3平方千米,轄華家沖、尤家咀、張八塘、鄔家鋪、香木河、大坳沖、上馬石河、土庫、黎明垸、月山、葉家沖、歸雲山、白蓮河、白楊坪、簰形、里半街、張家山、覆鐘地、李家灣19個行政村。
【2013年代碼及城鄉分類】421123200:~001 210白蓮河社區 ~200 220白楊坪村 ~201 220歸雲村 ~202 220牌形村 ~203 220里半街村 ~204 220上馬石河村 ~205 220張家山村 ~206 220覆鐘地村 ~207 220李家垸村 ~208 220土庫村 ~209 220華家沖村 ~210 220鄔家鋪村 ~211 220尤家咀村 ~212 220張八塘村 ~213 220香木河村 ~214 220大坳沖村 ~215 210白蓮河村 ~216 220黎明垸村 ~217 220月山村 ~218 220葉家沖村 ~219 220葉家沖新村

行政區劃

交通

白蓮河鄉交通十分便利。與縣城僅有22公里路程,距黃岡市70公里、武漢市142公里,離京九浠水站30公里。
總道、蘆總公路從境內穿過,通過15公里縣級公路與318國道相連,交通較為方便,道觀河大崎山旅遊公路與318國道相連,

經濟概況

綜述

2005年,全鄉農村經濟總收放1.35億元,人均純收2400元,財政收入25萬元,鄉鎮企業總產值1.2億元。

第一產業

白蓮河鄉除糧、油等主要產品外,主要農副產品有茶葉菸葉藥材板栗柿子等。白蓮河素有天然苦荊茶鄉之稱,主要名優產品有黃岡名曬煙、苦荊茶等。

第二產業

白蓮河鄉現有企業8個,其中野生蔬菜加工廠以天然色野生蔬菜為原料,主要產品有竹筍蕨菜荊芥松毛菇等乾、鮮兩大類32個品種,市場前景廣闊。投資100萬元的竹膠板廠正在建設中。
白蓮河鄉竹筍白蓮河鄉竹筍

自然資源

金礦鐵礦、大理石礦、花崗岩石礦,有供電公司、發電公司等骨幹企業,企業多為加工型、資源型企業。

水利

水利資源

投資37億元的國家大型水電工程建設項目——湖北白蓮河抽水蓄能電站於2005年3月18日正式成立項批准,並在該鄉境內的月山、葉家沖村建設。轄區內還有白蓮河水庫管理處、白蓮河水力發電設備廠兩個縣處級大型國營企業。

農業資源

家養:鴿
蔬菜類:蘿蔔、白菜、胡胡蘿蔔、菠菜芹菜、茄子、莧菜茼蒿甘藍萵筍、萵麻、韭菜蕹菜、菜苔、黃花、胡椒、扁豆、豇豆、西紅柿、大蔸菜、芋頭、菱白(灰苞)、洋蔥、大蒜、香蔥、生薑、馬鈴薯(又名土豆或洋芋)、甜菜、臭菜。瓜類:黃瓜南瓜、西瓜、冬瓜、省瓜、香瓜甜瓜苦瓜瓠瓜、菜瓜、地瓜、葫蘆、八方瓜。果類:柑桔葡萄枇杷白果
白蓮河鄉

林業資源

:楊、柳、楝、槐、榆、楠、椿、構、桉、樟、桑、梓、杉、松、柏、柘、喜樹、杏女貞、棕櫚、重陽樹梧桐烏桕、楓櫟、俄腳板、意楊

動物資源

野生:狗獾豬獾、黃鼠狼、野兔野貓、老鼠、刺蝟、蛇、蝙蝠、壁虎、螞黃、青蛙、蟾蜍、蜈蚣水獺喜鵲、烏鴉、麻雀老鷹斑鳩、畫眉、黃鶯、啄木鳥、野雞、野鴨、八哥、白頭翁、鷂鷹。
白蓮河鄉

社會事業

基礎設施

鄉內有郵政支局,電話交換機容量1000門;移動通信基站已經開通,農電網改造已經全面完成,實行城鄉同網同價。

鄉鎮建設

白蓮河鄉重點抓好鄉鎮企業、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實現鎮域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各項事業的新一輪騰飛。主要措施:(1)依靠科技,抓好三大產業基地建設,烤菸面積穩定在6000畝,黃姜1.5萬畝,桑園5000畝。依靠科技提高效益,著力培育村產業大戶,使土地向大戶集中,延長產業鏈條,積極探索公司十農戶、企業十基地十農戶的生產購銷模式,實行“訂單”生產,減少市場風險;(2)狠抓基礎設施建設,做好集鎮開發文章。按照“能人進鎮,窮人下山”的原則,結合參與式扶貧,吸引鎮內外能人參加集鎮開發,配套完善集鎮功能。使白蓮河鄉實現硬化、綠化、亮化、美化,樹立對外良好形象;(3)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促使鄉鎮企業上台階。重點圍繞農產品加工、建築建材。小農具生產和礦產開發,通過公私齊上,大小並舉,內引外聯,形成一批具有白蓮河鄉特色,體現產業特色,帶動作用大的龍頭企業;(4)加大開放開發力度,牢固樹立“你發財,我發展”的思路,利用優惠政策,築巢引鳳,吸引外地客商前來投資,改制現有集體企業、新上新的項目、開發礦產資源,使白蓮河鄉真正成為縣對外的視窗;(5)創新幹部管理體制,轉變幹部作風。建立健全乾部競爭機制、獎懲機制、激勵機制,充分調動鎮、村幹部積極性,轉變政府職能,增強為農服務意識,形成抓落實的合力。 白蓮河鄉地處交通要衝,基礎設施條件優越,發展機遇較多,己成為羅田縣矚目的投資熱點。白蓮河鄉17個村通路、通電、通電話行動電話覆蓋白蓮河鄉,電話用戶達到1300多門。
白蓮河鄉水庫白蓮河鄉水庫

教育

白蓮河鄉中國小名錄
白蓮河中學是1992年新建的一所農村中學,坐落在香木河畔,臨近“三一八”國道。現有校園面積21800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9260平方米。17個教學班,學生1100餘人,教職工58人。在上級的關懷下,學校不斷發展壯大,1995年國家貧困地區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工程立項興建學生宿舍樓,建築面積1400平方米。1999年鄉政府、學校自籌資金56萬元,建成面積為900平方米的師生食堂、餐廳。2001年興建教工宿舍樓1棟,教師住房條件得到改善。2003年國家二期危房改造工程啟動,又立項興建面積為1400平方米的第二棟學生宿舍樓。2005年爭取到國家“遠程教育工程”專款40萬元,學校自籌5萬元,配置46台微機,建起了微機室、多媒體電化教學室,為師生提供較完善的信息服務。至此,學校初具規模,配套設施比較齊全。
白蓮河中學白蓮河中學
在校長范義峰的領導下,學校以“載德、厚學、勵志、創新”為宗旨,堅持“以人為本,科學和諧發展” 的辦學理念,樹立“學校的前途靠教師,教師的前途靠學生,學生的前途靠發展”的思想。始終堅持以教學為中心,十分重視教科研工作,把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放在首要地位,在鼓勵教師在職進修、提高學厲的同時,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分期分批組織教師到外地參觀考察學習,開闊教師的視野,更新教師的教育觀念,著力打造科研型教師隊伍。2005年以來,承擔的省級課題《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體系研究》和“國家十五”科研課題《素質教育與校園文化研究》,其成果得到交流與推廣。先後獲市級科研成果評比一等獎3人,二等獎8人,三等獎8人。有150多篇論文在各級各類論文、案例評比中獲獎。其中獲國級論文、案例評比一等獎2篇、二等獎3篇、三等獎5篇;省級一等獎5篇,二等獎12篇,三等獎27篇 。還有87篇學生作品在各級報刊發表。與此同時,學校注重開展德育工作和和諧校園文化建設,從看得見、摸得著的視覺文化和環境文化抓起,從一點一滴的細微處入手,校園內的美化、綠化、淨化、亮化得到改善,師生的精神面貌發生了變化。清除了空洞的口號,換上了貼近學生生活、符合學生認知、利於學生成長的人性化標語、警句、格言,讓學生身臨其境、潛移默化中受到感染。深得師生和社會各界的好評。先後被評為“德育工作先進單位”、“教育科研先進單位”、“校園綠化先進單位”。
白蓮河鄉中學白蓮河鄉中學

衛生

白蓮河鄉衛生院按區域分片設有3個衛生所,按行政村建有7個衛生室。兩個衛生院有兩個門診大樓,建築面積5160平方米(團風衛生院3860平方米,王家坊衛生院1300平方米),建有職工宿舍7500多平方米(團風衛生院5370平方米,王家坊衛生院2130平方米),設有病床100餘張,都配有X光透視機,B超、萬用手術床、雷射治療儀、心電圖機、深化設備等高級醫療設備。現有幹部職工145人,主任醫師26人,技師20人,士級職稱60人,有村級衛生人員55人。

著名景點

柳仙觀坐落在湖北省羅田縣白蓮河鄉張家山村境內,是一座有著八百多年歷史的道教寺觀,主要供奉有柳仙和真武大帝。秀美的自然風光,悠久的歷史人文景觀,優美的神話傳說,孕育了一種原生態地方文化——柳仙文化。在這片熱土地上早已深入民心,膾炙人口,沉澱數百年。如今欣逢盛世,國運昌隆,柳仙文化在這裡不斷傳承發展,柳仙遺留下的那壋美酒,已生機勃勃,歷久彌香。柳仙為天庭七星宮之一,柳仙位居第一。相傳很久以前,柳仙觀放生池原有一口水塘,塘里有一岩石,石上有個象臉盆大的石壋,壋中長年泉水不竭,四季不乾不溢。一天,一位樵夫砍柴路過此地,一陣酒香撲鼻,他饑渴暢飲,頓覺酒味甘醇,滿嘴留香,昏昏欲睡,夢見一位自稱柳仙的長者,端座石壋,醒後頓感精神倍增,多年的老殘腿痊癒,挑擔背柴行走健步如飛。訊息傳開,村民相繼取泉飲酒,飲後百病消除,益壽延年。傳說柳仙在此臨壇顯聖,恩賜“神水”,消災解難,於是村民自發建柳仙廟供奉。從此後,人們習慣稱此塘叫“酒塘”,叫該石為“酒泉壋”。柳仙觀供奉的真武大帝,又稱萬法祖師,說起來還有一段遠古傳聞。相傳昔靜樂國王無子,善勝皇后夢吞月光而懷孕,十四月後,於開皇元年十月五日喜得皇子,聰靈神勇,辭別父皇母后,入武當山修行四十二載,功德圓滿得道升天。玉帝聞奏降旨以鎮北方,統領真武之位,救民於水火,斬殺天下妖魔,共享太平盛世。為紀念祖師功德,塑真武金身供奉。每年10月5日為祖師聖誕,沿襲至今。柳仙觀大規模開發建設,源於2002年,廣大信眾自發出工捐款捐物,在縣民宗部門和道教協會的領導下,得到當地政府和民眾的大力支持,前後歷經12年,總投資2300多萬元,占地14.7畝,建築面積6300平方米,是一個集休閒、養生、觀光、旅遊於一體的道教景點。

地圖信息

地址:湖北省黃岡市羅田縣白蓮河鄉政府(香白公路東)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