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茅根散(中藥)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白茅根散,中醫方劑名。出自《太平聖惠方》卷十七。主治熱病,噦逆不下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白茅根散
  • 藥品類型:中醫方劑
  • 出處:《太平聖惠方》卷十七
  • 主治:熱病,噦逆不下食
組成,用法用量,主治,文獻摘要,

組成

白茅根(銼)一兩(30g),百合一兩(30g),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一兩(30g),葛根(銼)一兩(30g),人參(去蘆頭)一兩(30g)。

用法用量

1.古代用法:上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2.現代用法:每服15g,水煎服。

主治

熱病,噦逆不下食。

文獻摘要

方論選錄:
《簡明方劑辭典》:“白茅根散《太平聖惠方》治熱病,噦逆不下食方。白茅根、陳皮、百合、人參、葛根各一兩。研為散,每服五錢,水煎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