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曲寺

白曲寺

白居寺位於江孜縣西北宗山腳下。藏語稱為“班廓德慶”,意為“吉祥輪大樂寺”。白居寺是一座塔寺結合的典型的藏傳佛教寺院建築,寺中有塔、塔中有寺,寺塔天然渾成,相得益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白曲寺
  • 地理位置江孜縣
  • 氣候類型:高原氣候
  • 門票價格:免費
白曲寺
其建築充分代表了十三世紀末至十五世紀中葉後藏地區寺院建築的典型樣式,也是其中唯一一座寺塔都完整保存且具有紀念碑性質的大型建築群。白居寺由大殿、吉祥多門塔扎倉和圍牆四大建築單元組成。
白居寺主要有兩大特色,其特色之一是一寺容三派,和平共處,相安無事。它原來屬於薩迦教派,後來噶當派格魯派的勢力相繼進入,各派一度互相排斥,分庭抗禮。最後,還是互諒互讓。於是,白居寺便兼容薩迦、噶當、格魯3個教派,因而寺內供奉及建築風格也兼收並蓄、博採眾長。
此寺的另一特色是菩提塔,它是白居寺的標誌。白居寺就是因為這座佛塔才格外富有魅力。這可不是普通的佛塔!是由近百間佛堂依次重疊建起的塔,人稱“塔中有塔”。塔內佛堂、佛龕以及壁畫上的佛像總計有十萬個,因而得名十萬佛塔。它的正名菩提塔人們倒不大提起。藏語稱這座塔為“班廓曲顛”,意為“流水漩渦處的塔”,這流水便是年楚河
寺內的措欽大殿是座14世紀末期至15世紀初的明代建築。殿高3層,底下是48根立柱的大經堂,立柱上掛滿了年代已久遠的絲織唐卡佛像。經堂西北有一尊強巴佛鎏金銅像,高有8米,據說是用1400公斤黃銅鑄成的。經堂的裡面還有佛殿,正殿供奉三世佛。它的兩側還有東、西淨土殿。因為要兼容花、白、黃三教,因而殿內塑像的風格也不同於別處,此殿最為明顯。措欽大殿的二層是拉基大殿,全寺最高級別的“拉基會議”就在這裡舉行。周圍還有幾間佛殿,覺登殿里的一尊直徑3米的立體壇城和東廂殿里的十八羅漢塑像,都是值得品味的明代珍寶。在三層,有座叫夏耶拉康的佛殿,殿內的壇城壁畫很有名氣,六菱圓形的蓮花藻井也屬罕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